徐燕燕
摘要:新課標認為,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是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載體。要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就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巧設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問題引導教學法是依據教師設計的問題,在問題引導下組織學生進行學習的教學活動過程。
關鍵詞:問題引導;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思維障礙
化學是高中理科教學中較重要的一門學科,涉及到的概念和原理較為抽象,增加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難度,以至于部分學生會逐漸失去學習化學的信心。所以采用問題引導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問題引導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老師經過充分備課,根據課程教學內容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觀察和分析全面掌握課堂內容,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1-3]。問題引導教學法的優點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并得到提高。
在問題引導教學法的運用過程中,我們要遵循創新性、趣味性、實用性、科學性、層次性等原則[4-5]。下面結合具體的教學案例淺談這些原則在問題引導教學法中的應用。
一.創新性
問題的提出要有新意,要讓學生覺得有意思。例如,在《基本營養物質》這節,筆者設計如下問題,問題1:如何檢測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問題2:怎樣把油脂轉化成肥皂?于是,學生懷著極大的好奇心認真學習糖類、油脂和蛋白質的性質,剛剛提出的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當然,問題也可以設置在課堂快結束時。如講完《原電池》之后筆者設計以下問題:如何把橙子設計成原電池?你可以選用哪些材料?講完《金屬的腐蝕》之后提問:家里有一顆鐵釘,哪些方法可以加速它腐蝕,腐蝕后鐵銹又如何除去?設計家庭小實驗。這些創新性的問題都可以很好地引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從而化被動為主動,迅速攻克重難點。并且也真正實現了“化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二.趣味性
傳統的教學方法最大的問題就是“滿堂灌”,枯燥乏味,問題若過于直白簡單,也不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所以在踐行問題引導教學法時還應注意所提問題的有趣性。
例如,學習《乙醇》這節,就可以在課堂開始時提出問題1:人為什么會醉酒?醉酒后人為什么會頭昏腦漲,格外難受?(學生精神高度集中,通過實驗模擬乙醇在人體內的反應,知道原來是乙醇在體內發生催化氧化,生成了有毒的物質乙醛)。問題2:酒量大的人為什么不會太難受?(學生情緒高漲,原來酒量大的人體內醇脫氫酶和醛脫氫酶的含量高,代謝功能齊全,最終乙醛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問題3:如果你是交警如何檢驗駕駛人是否酒駕?基本原理是什么?然后通過實驗探究,讓學生知道檢驗采用的試劑是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將乙醇氧化的同時自身轉化成了Cr3+而呈灰綠色。這樣,趣味性問題的提出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也使課堂教學一氣呵成。
三.實用性
提出的問題要讓學生感覺有用,而不偏離實際,所以問題教學法實施過程中要遵循實用性的原則。如:在講《乙烯》時,可以提問1:如何讓生硬的獼猴桃快速變軟?帶著問題大家共同學習乙烯的性質,最后得出結論:乙烯是一種生長調節劑,成熟的水果可以釋放出乙烯,所以我們可以把生硬的獼猴桃與成熟的香蕉或蘋果放在一起,促使獼猴桃能快速熟軟好吃。再如:在學習《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理論之后,可以提問1:寒冷的冬天,在北方,燃煤為什么用蜂窩煤而不用大的黑炭塊?提問2:為何要將食物放在冰箱中?提問3:人們常把固體試劑溶于水配成溶液后再進行化學實驗,原因是什么?再如:學習《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時,筆者設計如下問題:問題1:缺鐵性貧血很普遍,市面上有很多補血劑,這些補血劑中鐵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呢?Fe2+還是Fe3+?(筆者結合問題,投影展示各類補血劑圖片)。問題2:補血劑的使用說明書中大多都會提示最好與抗壞血酸(即維生素C)一同服用,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這一問題的提出,提高了學生探討問題的熱情,甚至有的學生還說要回家告訴自己的父母),所有這些問題都取材于生活,能夠給學生帶來一種親切感,提高了學生探究問題的熱情。
四.科學性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不僅有自己完整的知識體系,還有一套系統的科學研究方法,所有的化學理論都有與之對應的實驗事實為支撐,因此真實、嚴謹是化學學科的基本特點。在設計化學問題時,所涉及的情境必須真實可靠并且符合化學的科學規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渲染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也必須是正確的,以便使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念。
五.層次性
不同的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先要結合學生的化學基礎水平設計比較簡單的化學問題,當學生在理解這部分的化學知識之后,再設計一些具有一定難度和挑戰性的問題,促使學生的拓展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鍛煉。
另外,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應充分發揮現代互聯網資源的優勢,整合先進的、前沿的化學教學資源和研究成果,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從而加深對基礎知識點的掌握。
總之,問題引導教學法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符合學生認知能力的有趣、實用的科學的問題,使這些問題成為學生思維活動的指揮棒,促進學生對新舊知識的整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合理質疑、實驗探究和對知識深度加工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當然,教師對問題設計進行打磨的過程正是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必將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孫芳芳.淺談“引導-探究”式教學法在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建立及其運用[J].科技信息,2010(25).
[2]黃桂香.論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教育,2011,23:88-89.
[3]王智洪.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探究[J].文理導航(中旬),2014,05:49
[4]柳向芬.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6,72:146.
[5]張曉霞.問題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教研),201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