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龍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國家加大工程建設,建筑物的高度越來越高,體型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房屋建筑結構的抗震設計變得更加具有挑戰(zhàn)性,本文結合工程實踐,對有關房屋建筑結構抗震概念設計進行總結,對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進行研究和探討,以期對于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房屋建筑;結構設計;抗震設計
1、引言
近些年來,地震災害頻發(fā),房屋建筑的結構抗震設計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地震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自然災害,特別是房屋建筑,一旦發(fā)生地震,則有可能使得房屋倒塌,給人們生命及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為了降低地震災害所產生的不利影響,達到建筑物抗震設計要求,要加強對房屋建筑結構方面的抗震設計,以此促進房屋建筑結構整體抗震性能的提升。本文對有關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2、房屋建筑結構抗震概念設計
房屋建筑結構抗震概念設計,具體是指可以解決建筑、材料以及構造等方面的一個整體性的策劃,主要目的是要可以起到建筑物設定抗震性能的作用。概念二字,具體是總結了建筑抗震設計師本身的專業(yè)知識及經驗。我國在結構理論方面,已經經過了諸多發(fā)展環(huán)節(jié),從經驗估算到目前的極限狀態(tài)計算等,到目前為止采用的是概率極限狀態(tài)理論。現(xiàn)行的標規(guī)中是采用概率論為前提下的結構極限狀態(tài)設計標準,確保建筑結構設計的先進性、安全性以及經濟性。地震具有很強的隨機性、復雜性以及不確定性,要準確把握房屋地震特性及參數,這是有一定困難的。而且從結構方面進行分析,如果不用考慮結構空間作用、材料時效、報告等多種因素,同時也表示不確定性。所以,結構工程抗震問題不可以只依賴于計算設計。要立足長遠,從概念設計方面著眼于總體地震反應,從而有效運用抗震設計原則,全面解決設計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3、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3.1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1)平坦的房屋表面,橫向剛性結構,為使其分布稍微有些改變,從而先調整地震內力的分布狀態(tài),造成結構層發(fā)生變化,在垂直方向出現(xiàn)薄弱層,給房屋結構留下安全隱患。(2)主體地震進行分析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也導致不易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震分析模型,無法對地震進行準確估計并進行處理,根據我國通用法規(guī),處理填充墻以此加大結構側向港東,往往是理解為減少振動周期的行為,從而認作是一個問題,卻忽略了地震作用下平面及垂直填充墻的布局和結構是否是合理的。(3)填充墻設計出現(xiàn)問題,很容易對建筑物主體構造影響一種不好的影響,容易留下安全問題。(4)框架結構房屋在任何一層都進行填充墻的設置,一般會由于框架柱填充墻會出現(xiàn)裂紋,為了避免損失擴大,需要檢查位移飄逸角度,并對其進行限制。(5)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地震作用下可以保持很好的形狀,而不會發(fā)生變形,一旦發(fā)生地震時要依靠自身結構而吸收地震能量。
3.2砌體房屋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城市住宅磚房建設過程中,小高層房屋超高和超層現(xiàn)象層出不窮,特別是現(xiàn)代建筑層數也是越來越高。底層還需要設計停車場。(2)公用建筑進行砌體,為了保障其空間,底部及頂部使用的組合式建筑方式。底部和頂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頂層大多使用混合建筑方式,底部則注重構造柱及圈梁的框架結構局部增加,從而造成防震抗震功能下降的危險。(3)砌體住宅建筑一般是追求空間,需要有大空間、大開間、大門洞等,墻之間的厚度僅僅為240mm,大大降低其抗震性能。(4)多層砌體建筑進行抗震設計,大部分是女性,為了追求建筑的美感,往往在設計的抗震功能方面是最好的體現(xiàn)。一些設計人員缺乏一定的經驗,對多層磚混砌抗震設計強度,也沒有涉及經驗。對于多層砌體抗震構造柱以及圈梁之間的區(qū)別,則沒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大部分人設計時都缺少抗震連接措施,多數設計不完整或或者暫時沒有清楚抗震的方式,設計方面對于建筑樓梯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一些樓梯設計的比較狹較窄,一些對設計的樓梯位置靠近建筑物兩側,這些都是不利于地震后逃生的位置。
4、房屋建筑結構抗震設計
4.1建筑場地的選擇
一旦發(fā)生地震,會對建筑物產生很嚴重的破壞,地震地質運動是導致建筑結構破壞的主要因素,因此對地震預防中需要對場地進行認真選擇。(1)地理條件好,地勢開闊、地質堅硬,降低地基土沉陷,避免建筑物坍塌。(2)有效避開對抗震不利的環(huán)節(jié),比如說與實際不符合的地質地段。(3)無法在危險地段建造房屋建筑物,其中危險地段是有可能出現(xiàn)滑坡、地陷等自然災害。
4.2地基及基礎設計
(1)建筑整體結構的抗震性,加強建筑物剛性,增強其整體抗震性。房屋建造時,同一個建筑單元不可將其建設于不同性質的地基上,智能用天然地基的方式。
(2)房屋建筑物基礎埋置要有深度,如果埋置過淺,則會導致建筑物嵌固作用太小,使得建筑物振幅偏大,極易出現(xiàn)震害。
(3)基礎及上部建筑從而構成房屋建筑的整體,為了加強建筑物的整體性,也就是在室外地板上,進行內外交圈的基礎圈梁。
5、結語
近幾年來,我國地震次數不斷,人們對于房屋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能尤為關注,房屋建筑抗震技術已經成為現(xiàn)階段建筑設計的重要技術。一是要加強對建筑的選址,盡可能的選擇而有利因素對房屋進行建造,加強施工質量,假如是地基土層較軟,還要注意基底布置圈梁,同時對房屋高寬比及整體情況進行嚴格控制,減少發(fā)生地震時出現(xiàn)扭轉的情況,最后還要減少房屋重量,使得房屋建筑滿足抗震設計要求。
參考文獻:
[1]李香福.地質勘查技術在房屋建筑中的應用探討[J].科技與企業(yè). 2017(13):23-24.
[2]余北蔥.淺析力在房屋建筑上的應用及對建筑的危害與預防[J].中國科技信息. 2017(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