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世潤 石 俠
(1吳起縣植保植檢站 陜西 吳起 717600;2吳起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 吳起 717600)
玉米全膜雙壟溝播種技術是旱作農業領域一帶有突破性的創新技術,其集膜面集雨、覆蓋抑蒸、壟溝種植為一體,將地面蒸發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保蓄自然水,特別對早春5~10 mm的微小甚至無效降雨能夠有效攔截,使其就地入滲于作物根部,改善土壤耕層水分狀況,滿足旱地農作物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求。該技術具有集雨保墑、增溫增光、抑草防病、增產增收的作用,一般比半膜覆蓋玉米增產20%~30%。在海拔2 300 m以下、年降雨量250~500 mm的半干旱和半濕潤偏旱區推廣這項技術,將對旱作農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吳起縣位于陜西省延安市西北部,海拔在1 233~1 809 m之間,為黃土丘陵溝壑區,屬于中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區,具有明顯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征,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干旱多風,夏季旱澇相間,秋季溫涼濕潤。全年平均氣溫7.8℃,無霜期146 d。年平均降雨量483.4 mm,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層深厚,適合玉米全膜雙壟溝種植。群眾種植地膜玉米不但歷史悠久,而且經驗豐富。吳起縣推廣玉米全膜雙壟溝種植3年來,增產效果明顯,得到了干部群眾的認可。其種植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選用優良品種是獲得高產的根本保證,根據3年來的種植情況和產量來看,榆單9號、鄭單958兩個品種產量穩定,適合在該縣推廣種植。榆單9號(生育期125 d)適合在吳起縣北面鄉鎮種植,鄭單958(生育期135 d)適合在吳起縣南面鄉鎮種植。畝用種量3 kg左右。
最好選農用機械覆膜,既省時又省工,且種植規范。最好用15馬力小型機械覆膜。南面一般在3月15~25日覆膜,北面在3月20~30日覆膜。畝用膜量6~7 kg,覆膜1周后在溝內每隔50 cm打30 mm滲水孔,有雨可滲入增墑。
不同肥料具體施肥情況:一是畝施農家肥1 500 kg作基肥,無機肥畝施磷肥50 kg、碳銨75 kg(二銨60 kg);二是畝施農家肥1 500 kg作基肥,配方肥畝施60 kg(北面鄉鎮適合氮∶磷∶鉀為25∶10∶10;南面鄉鎮適合氮∶磷∶鉀為25∶8∶9);三是畝施農家肥1 500 kg作基肥,玉米復合肥參照肥料使用說明。
為防止地下害蟲的為害,起壟覆膜時畝用40%辛硫磷乳油0.5 kg加細沙土30 kg,拌成毒土撒施,或兌水50 kg噴灑。雜草危害嚴重的地塊,整地起壟時用50%乙草胺乳油100 g兌水50 kg全地面噴霧,然后覆地膜。
最佳種植時間是當地表5~10 cm土壤溫度達到10℃~12℃時。南面一般是在4月15~20日,北面在4月20~25日。梯田地密度為3000~3300株/畝,株距26.7~33.3 cm;川臺、澗、壩地密度為3 800~4 100株/畝,株距23.3~26.7 cm;有灌溉條件的密度為4 000~4 500株/畝,株距20~23.3 cm,播種深度3~5 cm,每穴下籽2粒。在播種后每穴撒上少量濕土覆蓋,一方面起保墑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春期風沙較大,防止大風掀膜。
6.1 查苗補苗,及時定苗。在玉米播后10 d左右,就要及時查苗,發現缺苗應及時催大芽補種。3~4葉期間苗,5~6葉期定苗。
6.2 灌水、追肥。根據墑情適時灌水和追肥。當玉米進入大喇叭口期,即展開葉片達到10~12片時,追施壯稈攻穗肥,一般畝追施尿素15~20 kg。追施方法:用玉米點播器或追肥槍從兩株間打孔,深施或將肥料溶解在150~200 kg水中,制成液體肥,用壺每孔內灌50~60 ml。
6.3 如發生病蟲及時用藥噴防。要加強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發現病蟲害,要及時防治,特別注意粘蟲、玉米螟以及玉米黑粉病的防治。
6.4 適時收獲。根據天氣情況適時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