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茂奎
綠意盎然,城清氣爽,是凱里留給人們的第一印象。
凱里市去年城市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市環境空氣優良率為96.7%,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5.94%,建成區綠地面積為1437.59公頃,綠化覆蓋面積為1610.48公頃,綠地率為33.43%,綠化覆蓋率為37.4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8.45平方米。凱里市先后榮獲“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全國綠化先進集體”“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貴州省園林城市”等榮譽稱號。有省級生態鄉鎮5個,省級生態示范村32個。
“空氣越來越好,環境越來越美,城市越來越舒服。”“生態凱里”建設紅利的不斷釋放,得到凱里不少市民的贊許。
“現在天氣漸漸熱了,來這里玩的人很多。”在巴拉河邊開農家樂的潘老板說。
“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凱里市以“斷腕”的決心淘汰落后產能,治理河流污染。
凱里市特別重視飲用水源保護,金泉水庫、里禾水庫、普舍寨和龍井水廠4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已劃定,并經省政府批復;保護區界樁、界碑、警示牌和隔離防護網的建設已完成;同時定期開展清水江下司斷面、車務段斷面水質監測,并將監測數據及時進行公示。
通過治理,清水江、巴拉河如今已是清澈見底,水中游魚可見。
355天。這是凱里市一年之間的空氣優良天數,也是凱里市實施“藍天工程”的結果。
凱里市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正確處理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凱里市大力治理工業廢氣,對城區大氣環境進行整治,對污染企業,明確整改(取締)時限,整改方法,整改措施等。讓藍天明媚,白云悠悠。

①情郎苗寨梯田。(凱里市委宣傳部供圖)
通過規劃建綠、就地增綠、拆墻透綠等措施,凱里,已是綠意濃濃。

②南花苗寨游人樂在其中。(熊順才 /攝)

③下司古鎮水上碧波漾,游人爽。(龍文芳 /攝)
凱里市始終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以建設綠色大凱里為核心,以“宜居、宜游、宜業”的三宜城市為目標,多形式、多視角、多層面為城市增綠、補綠、添綠。通過實施公園廣場建設、生態景觀帶、裸露山體植被恢復及拆圍建綠等有效措施,開辟了城市綠化空間,增加了城市綠地面積,城市生態明顯改善,人居環境明顯提高,城市更加靚麗宜居。
天藍了,地綠了,水清了,氣凈了,景美了。“生態凱里”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