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超
摘 要:將“欺騙”藝術引入課堂提問,可以使課堂提問更有效。文章從錯誤引導的“欺騙”藝術、錯誤答案的“欺騙”藝術、配合“欺騙”藝術的教學觀、運用“欺騙”藝術需注意的問題四方面入手,探討如何在課堂提問中運用“欺騙”藝術。
關鍵詞:課堂教學;“欺騙”藝術;課堂提問;錯誤引導;錯誤答案;教學觀
中圖分類號:G424;G633.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20-0026-01
課堂提問的目的是驗證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和引導學生參與,啟發學生思維。什么樣的提問才更有效,才更能使學生積極主動思考?本文作者通過實踐與研究,總結出一種“欺騙”式提問策略。將“欺騙”藝術引入課堂提問,可以使課堂提問更有效,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現結合教學案例對此進行探討。
一、錯誤引導的“欺騙”藝術
判斷式的提問最難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因為學生對判斷式提問回答起來比較容易,再加上教師的情緒、語氣等的引導,學生很容易得到正確答案,會造成學生對知識掌握得很好的假象。以電場強度E這一課為例,教師向學生提出這樣兩個問題:“F=Eq,所以當E增大的時候,F也……?”學生答:“增大。”“E只與本身性質有關,所以E與q有沒有關系?”學生答:“沒有。”聽起來學生回答得很整齊,貌似對知識都了解了,但其實這樣的提問是無效的。教師如果換一種提問方式,結果就會完全不同,比如:“E只與本身性質有關,所以E與q沒有關系,那么當q增大時,E也一起?”很多學生回答:“增大。”對于往正確方向引導的提問,學生很容易找到正確答案,也最容易松懈;對于中立的提問,學生往往在出現錯誤后關注正確答案是什么,而不是為什么;對于往錯誤方向引導的提問,學生則最容易暴露問題,也最能集中注意力,唯恐有什么陷阱。
二、錯誤答案的“欺騙”藝術
1.沒有答案的選擇題
通常,課堂提問中的選擇題是一種“不求甚解的題目”,答案往往不需要計算,不需要深入思考,或者學生通過對比得出。學生想,“這個選項看起來比其他選項更像正確答案”,然后對于其他選項就會自動停止思考,如果選錯了,就再馬上換一個答案。那么學生為什么換答案?是發現了錯誤的原因,還是只是選擇了相反的另一個答案?教師不得而知,無法對學生的真實水平有準確了解。如果備選答案中有“全錯”或“全部正確”的選項,并且被學生選擇了,那么就暴露出學生對知識的認知處于差不多、大概、可能的含混狀態。因此,在課堂提問中,要求學生說明為什么選擇該選項,效果會更好。
2.假裝露出錯誤答案
在選擇題的四個選項中,B是藍色的,A、C、D是黑色的。學生看到選項顏色不同,會選擇哪一個?是B嗎?不對的話就是A、C、D?其實,選項的顏色與答案無關。在一道計算題中,貌似有一點提示,學生則非常容易順著提示求解。殊不知,那提示恰恰是經典錯誤解法。這就是告訴學生不要被錯誤引導,只有認真思考、仔細探究,透徹掌握知識,才能找到正確答案。
3.問題不是問題
“一腳把一個500g的足球踢出10m遠,已知力為100N,求人對球做了多少功?”這道題看似要計算功,其實是在考查力與位移的對應。當學生在計算后發現這是錯題,就會產生被欺騙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記憶得格外深刻。如果這是選擇題,選項里有一條“條件不足,無法計算”,那么雖然很多學生會選擇此項,但是在以后解決此類題的過程中仍會出錯。
三、配合“欺騙”藝術的教學觀
教師運用“欺騙”藝術提高教學效果,就需要掌握相應的配合“欺騙”藝術的教學觀。“欺騙”學生的目的是告訴學生:別想用任何偷懶的辦法找到答案,只能認真思考,積極動手,做題要嚴謹,每一個步驟都要弄清楚。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能直接幫助學生解決,而是讓學生說自己分析到了什么,怎樣處理,為什么要這樣處理,在哪里遇到了什么問題……往往學生說著說著就找到了問題所在。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應是:在教師沒有看到題目的情況下,學生通過描述使教師明白此題的考點,而不是學生在沒有認真思考的情況下,教師就幫他解決了問題。
四、運用“欺騙”藝術需注意的問題
1.“欺騙”藝術的運用時間
“欺騙”式的提問比較耗費時間,尤其是故意給出錯誤答案的情況下,學生會因思考或做題時間過多而影響效率。所以,教師“欺騙”的次數不宜過多。實驗證明,學生往往在一個月后會完全忘記這種提問方式,因此教師可一兩周運用一次,讓學生始終保持警醒的狀態。
2.“欺騙”藝術的適用范圍
學習物理科目的班級通常有三類,這三類班級學生的水平差距比較大。實驗證明,對不同班級采用“欺騙”手段的效果差距也很大。在最好的班級,學生會很快發現提問中的陷阱,打斷教師的提問,使得“欺騙”無法開展下去。在最差的班級,學生會迅速出現兩極分化,而且成績退步的人數較多,他們會停止問問題,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分不清答案的對錯。所以,“欺騙”式的提問最適用于中等水平班級。
3.其他問題
“欺騙”方式的運用,會導致學生出現以下問題:一是學生在考試的單選中選了兩個答案,甚至四個答案,二是學生在筆記上記錄了錯誤的過程和錯誤的答案。解決以上問題的辦法:一是加強學生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二是教師及時強調黑板上的解題思路哪些是錯誤的,并及時擦除。
參考文獻:
[1]王德勛.課堂提問時機及提問方式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8(08).
[2]高佳.有效課堂提問的策略與反思[J].教育探索,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