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商銀行資產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勁松就下一階段商業銀行理財的發展趨勢,從三個方面談了自己的觀點。首先,是對過去13年銀行理財歷史的定位。應該說,從2004年首個人民幣理財產品誕生到現在,商業銀行的資管業務已經走過不平凡的13年。截止到201V年上半年,整個銀行業的理財規模已經達到28.4萬億,銀行理財已經深入到實體經濟、金融創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成為社會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的金融業態之一。
其次,商業銀行理財面臨新的環境。近年來伴隨著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緩慢,黑天鵝頻發,貨幣寬松拐點出現新的變化、新的條件,銀行理財面臨資產荒、資金荒交替出現雙重壓力。整個資產管理行業也暴露出了交叉投資、放大杠桿、同業套利、脫實向虛等一系列的問題。
此次一行三會制定的關于規范金融業務的指導意見,也拉開了資管行業統一監管的大幕。同時,我們也看到新規對銀行理財的挑戰,即如何平穩推進金融模式的轉變,推動預期收益型產品向凈值型產品的轉型,逐步打破剛性兌付。
最后,新時代銀行理財轉型的趨勢,就是推進市場的統一規范管理。法律上建議給銀行理財法律地位,應統一準入標準,使得理財產品能夠享有其他資管產品的開戶權利,通過消除監管套利空間,有效抑制多層嵌套;二是產品轉型。要建立更加規范的估值定價體系,將投資端的收益映射到產品端的凈值過度,由產品期限定價轉向資產風險收益定價;三是在客戶營銷上加強投資者的管理和教育,合適的產品銷售給合適的客戶;四是提高投研能力,堅持大的資產配置,防止凈值大起大落,為客戶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五是堅持簡單、透明、可控的風控原則,實施底層資產穿透式管理,把握實質性風險;六是國際化發展上,商業銀行要發揮海外布局的優勢,逐步對接全球市場與國際標準,更好的支持金融對外開放的“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