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釗 宋萬杰 任新杰
廣東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 廣東順德 528333
矢量控制算法驅動壓縮機的基本算法原理[1]是通過無位置速度估算求出轉子位置與運行速度,根據目標速度與期望速度通過PI調節(jié),得到期望的D、Q軸電流;采集壓縮機相電流,通過Clarke+Park變換得到反饋回來的D、Q軸電流,根據目標D、Q軸電流與反饋回來的D、Q軸電流進行PI調節(jié),得到D,Q軸電壓,最終輸出6路PWM信號,控制壓縮機[2]。
其中有兩路電流環(huán)PI結構,常規(guī)的Idref(期望的D軸電流)設置為0,在進入弱磁后,通過控制電壓矢量輸出,給定相應的Idref,變相達到弱磁提速的目的。在如今電機設計反電動式這么高的情況下,過深的弱磁必定會引起壓縮機效率的大大損失,而且弱磁后頻率運行也不是很穩(wěn)定,壓縮機容易跳機。因此本文進一步分析壓縮機在弱磁后不穩(wěn)定的情況,通過過調制達到極限后,再進入弱磁,弱磁方法由傳統(tǒng)的控制電壓矢量輸出變成單PI方式,進一步加強弱磁后的頻率穩(wěn)定性。
永磁同步電機D、Q軸的方程為:

其中,Te為永磁同步電機的電磁轉矩,Pn為永磁同步電機的極對數,φf為永磁體磁鏈,Iq為Q軸電流,Id為D軸電流,Lq,Ld為D,Q軸電感。R為相電阻,p為微分算子,ω為電角速度,Ud和Uq分別為D軸電壓和Q軸電壓。
若考慮弱磁的影響,在傳統(tǒng)矢量控制的基礎上,通過電壓矢量控制得到Idref給定D軸電流。達到期望的目標轉速,其控制公式為:

其中,Udc為母線電壓。VSmax為端子間電壓最大值,KH為弱磁系數(一般設置在0.92~0.95之間), 為電壓誤差量,PI為PI控制環(huán)路增益。
實際使用中往往公式(4)改寫成:

在弱磁時直接從公式(1)分析,去除微分量。可以得到:

在恒功率區(qū)域,Uq被限制在VSmax*KH的附近。D、Q軸電流不能獨立通過電流環(huán)節(jié)求出,他們是互相耦合的。傳統(tǒng)的雙電流環(huán)方式畢竟會導致系統(tǒng)的不穩(wěn)定。
為此我們提出了D軸電流環(huán)PI控制解決D、Q軸互相耦合的問題。
單D軸電流環(huán)PI控制框圖是由速度環(huán)PI直接決定了D軸電流的給定,Q軸電壓直接給成定值VFWC。
這樣的好處有:更簡單的系統(tǒng);不用解耦和分析D、Q軸電流環(huán)節(jié);D、Q軸電流環(huán)控制沒有相互競爭。
但是從原來的雙電流環(huán)節(jié)切入現在的單D軸電流環(huán),其需要解決的問題有:何時從雙電流環(huán)切入換成單電流環(huán),切入瞬間的平滑處理,VFWC的給定,何時切出從單電流環(huán)變化成雙電流環(huán)。
為此我們提出改進型弱磁方法,在SVPWM中計算T1+T2時刻;
SVPWM中T1,T2的計算方法:

歸一化總體時時間為1(每載波周期所消化時間),這樣在不進入過調制時,總有如下關系存在:

我們選取低通濾波后的值作為開啟模式,這樣就解決了切換時刻的問題;
公式(2)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有恒定轉矩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單PI輸出的Iqref(Q軸電流參考)必須為正值,如果改成單D軸電流環(huán),其輸出的Iqref(D軸電流參考)必須為負值。這樣正負切換,必然會帶來很大的速度環(huán)輸出超調。
為此我們需要對速度環(huán)做出改良:
傳統(tǒng)的速度環(huán):

改良后的速度環(huán):

同時將積分增益重置為0;
在速度環(huán)調整的同時,電流環(huán)也要調整,
限制Ud的輸出,使Ud的輸出波動在可控范圍內,并且限制PI環(huán)的輸入;這樣切入瞬間就會平滑,無重大頻率抖動。
在降速時,弱磁程度會降低,甚至會沒有弱磁,這時需要退出單PI電流環(huán),變成雙PI電流環(huán)。我們只需要判斷速度環(huán)輸出的Iqref是否大于0,基本上可以判定是否退出單PI電流環(huán),同時切換瞬間參考切入瞬間的解決方法即可。
過調制其實最基本的目的是提高母線電壓利用率,提高三相輸出最大電壓基波[3],基波的提高意味著Vsmax*KH的提高,根據公式(6)可以看出Ud,Uq允許輸出更高。就可以在不弱磁的情況下,大大提高運行頻率。我們在使用過程中,KH的調整就是我們過調制的控制目的。

圖1 仿真SVPWM輸出的歸一化調制比

圖2 仿真過調制端子間電壓

圖3 仿真Ud、Uq過調制單PI波形

圖4 仿真相電流波形,速度波形,與轉矩波形
傳統(tǒng)的矢量控制算法步驟必須在電流采樣成功后才執(zhí)行無位置運算,由于大多數壓縮機驅動是單電阻采樣,在過調制時刻有時會導致電流采樣的失敗,按照傳統(tǒng)的做法,電流采樣不成功則無位置運算,這樣在過調制瞬間會導致壓縮機找不到位置而運行不穩(wěn)定甚至失步,所以需要改進算法運行結構:
若將電流采樣、Park+Clarke變換與無位置運算并行,無論電流采樣成不成功,都不會影響磁鏈的估算或者其他無位置估算算法的執(zhí)行。這樣確保在過調制階段的位置準確性,就可以執(zhí)行過調制算法。
雖然過調制可以提高母線電壓利用率,推后弱磁頻率,但是我們壓縮機的頻率要求至少達到120Hz以上,只靠過調制提高運行頻率是往往不夠的,我們還是需要弱磁提速。但是弱磁是以犧牲電機效率為前提的,過調制并沒有犧牲電機效率,所以我們的控制策略為:在過調制到達極限時才進入單PI弱磁。盡量用到過調制再用單PI弱磁。
我們使用MATLAB/SIMULINK作為仿真軟件進行仿真運算。
如圖1所示是從開環(huán)到閉環(huán),然后到過調制時的整體占空比圖形展示,中間經歷了單PI電流環(huán)與過調制的切換。
如圖2所示是壓縮機端子間電壓波形,可以看到這時的電壓波形中間已經沒有載波,電壓基波提高較大。
如圖3所示是壓縮機Ud和Uq的電壓波形,在進入單PI時Uq電壓被鎖定,Ud隨負載和轉速變化而變化。
如圖4所示是單PI環(huán)切入瞬間的電流波動與過調制情況,可以看出在切入過調制后轉矩脈動變大了一些,但是還是在可控范圍內。壓縮機相電流并沒有提升很大。
本文通過對傳壓縮機矢量控制算法分析,提出了新的過調制單PI弱磁算法,推導了壓縮機在弱磁時雙電流環(huán)PI的不穩(wěn)定性的問題。在使用單D軸電流環(huán)PI后解決。同時結合過調制,提高了電壓利用率,減小了壓縮機運行相電流,提高了壓縮機的高頻能效。從原理到仿真再到實際試驗都驗證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壓縮機高頻弱磁驅動算法中有良好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