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水英 夏國華 甘麗紅 林麗 程紅梅
摘 要:近些年來,在三集五大的逐步推進下,無人值守變電站的增多和值班人員陸續減少,讓本來就緊張的巡視工作更加捉襟見肘。針對目前變電站值班人員少,依靠運維班日常巡邏、周期排查占用人員精力大,小動物防范容易不到位的情況,本文提出了一種變電站全方位防小動物的方案,通過超聲波主動驅除、器械設備連續捕捉、電子設備周期巡檢感應、自動短信告警的方式,實現了對變電站小動物主動驅逐、連續捕捉、自動告警的目標。
關鍵詞:防小動物;主動驅除;連續主動捕捉;自動告警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志碼:A
0 引言
近些年來,三集五大在逐步推進,電網的各環節都在向著智能化與自動化方向發展。變電站作為電力系統中承擔電能轉換、聯絡各電壓等級電網的角色,隨著電力設備的日趨精密和小型化,由于小動物入侵對其造成的影響也愈發嚴重。
1 現有手段的不足
變電站防小動物工作雖然是一項簡單的維護檢查工作,但是其具有特殊性、長期性和復雜性。以往變電站的防小動物多采用毒餌、封堵和粘鼠板,并輔以人工巡視的措施。
(1)毒餌。由于毒餌并不能令小動物即死,小動物在毒發時容易因不適而到處亂竄,甚至損壞設備;小動物尸體常難以找到不易清理,很多情況下都是發現異味才找到尸體;另外毒餌在運輸、存放、使用的過程中,也會對人產生危害,曾出現過致人中毒的事故。因此,該種方法弊端較多,目前使用較少。
(2)封堵。門窗和電纜溝出入口完善封堵是目前常見的防小動物措施。一般是采用在窗戶外加裝小眼鐵絲網,在出入口通道安裝防鼠板、防鼠墻,用沙包或水泥堵死電纜溝出入口。封堵工作有時因為年久損壞;二次施工挖開未及時填補或填補不完全;被小動物打洞挖開等原因,導致封堵失效。
(3)粘鼠板是常用的捕捉手段,而粘鼠板因易積灰塵或受潮而失去作用,放置于設備室有時也會被施工人員無意中踩到而失效。有的變電站采用了捕鼠夾等捕捉設備,但在捉到了小動物后不能及時提醒清理,在值班人員巡視發現與清理之前,捕捉設備處于無法再次捕捉狀態。
2 全方位小動物防范方案
針對目前變電站值班人員少的現狀,除了依靠運維班日常巡邏、周期排查的以外,讓變電站的小動物防范與捕捉工作自動化與智能化變得更加重要。
本文研究了一種通過超聲波主動驅除、器械設備連續捕捉、電子設備周期巡檢感應、自動短信告警的方式,實現了對變電站小動物主動驅逐、連續捕捉、自動告警的目標。
(1)超聲波主動驅除
變電站的小動物大多數是從大門、圍墻或電纜溝侵入站內,因此,“拒之以門外”應當是變電站防小動物的第一道屏障。以往的處理辦法僅僅是周期巡視變電站大門及圍墻,發現明顯有小動物活動的痕跡,才暫時投放毒餌加強巡邏,這種措施只能算是“亡羊補牢”。
隨著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在市面上已經能找到通過聲波或震動的方式,進行小動物驅趕的電子設備,其原理是通過周期發射超聲波的方式驅趕鳥、鼠、黃鼠狼,通過埋入地下的設備周期震動驅除周圍的蛇類。將這些電子驅逐設備,部署于變電站大門、圍墻、電纜溝內,就能主動驅逐靠近變電站的小動物,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圍墻及電纜溝內的驅逐設備,設計為通過太陽能板配合可反復充電的鋰電池供電,這樣只需將太陽能板固定于空曠位置,無需再敷設電源線路,沒有安裝及電源取電的限制,更加隨意和節能。
(2)器械設備連續主動捕捉
相比粘鼠板,機械捕捉設備更具備反復使用條件,更加耐用,因此,變電站內的小動物捕捉應當采用機械捕捉設備。
單純使用一般的機械捕捉設備,如鼠夾、觸發式鼠籠等家用捕捉設備,并不適合在變電站內的長維護周期情況下使用;高壓電擊捕捉設備由于安全性問題,同樣也不適合在變電站使用。相對適合變電站使用的是滾動水桶、單向門捕捉籠設備,這些設備都具備在捕捉到小動物后自動復位,準備下一次捕捉的功能,適合在變電站周期巡視的環境下使用,巡視人員未能及時發現所捕捉到的小動物時,捕捉設備仍可以持續連續捕捉。上述設備都屬于被動陷阱,只有在小動物完全進入陷阱后才能正常捕捉不具備主動捕捉功能。
綜上所述,可以在單向門捕捉籠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對陷阱進行延展,在單向門捕捉籠外,加設帶電動門、鎖扣插銷、雷達感應開關、聲光驅逐器的陷阱通道。陷阱通道的設計可以讓小動物從外部進入通道后,通過關門,聲光驅逐的方式,把小動物趕進單向門捕捉籠。
具體步驟如下(如圖1所示):
通道陷阱開機自檢,雷達感應開關巡檢通道內是否有小動物,如沒有則控制電機轉動打開通道的入口活動門;
日常運行過程中雷達感應開關一旦感應到通道陷阱內有活動物體,立即控制電機轉動,關閉通道的入口活動門并扣上鎖銷,避免小動物推門逃離,同時,在通道入口的聲光驅逐器啟動,將小動物向單向門捕捉籠方向驅趕。小動物被聲光驅趕,慌亂中推開單向門進入籠子,籠子的門只能從外部推開,從內部無法推開,這樣就避免了小動物逃脫的可能。
在活動門關閉期間,雷達感應開關持續感應陷阱通道是否仍有小動物,如有則保持活動門關閉插好鎖扣,防止小動物逃離。直到雷達感應開關感應到陷阱通道內沒有活動物體,才控制電機轉動,解開鎖扣并打開活動門,為下一次捕捉做準備。
單向門捕捉籠與陷阱通道做分體設計,可在簡單解扣之后,單獨提出單向門捕捉籠,帶出變電站后做掩埋或放生處理。
(3)加入自動短信提醒功能
單向門捕捉籠雖具備連續捕捉,但不具備滅殺功能,如加入毒餌、電擊等功能,不但增加了危險性,也會增加維護工作內容,因此在現有捕捉設備的基礎上可以加入短信提醒功能。
具體做法是:在單向門捕捉籠內加入紅外感應開關,感應熱源物體,通過獲取紅外感應開關的信號,來判斷籠內是否有小動物。一旦紅外感應開關確認捕捉籠內有小動物,則將此告警信號通過短信模塊向預設聯系號碼發送警示短信。巡視人員可以在收到警示短信后再前往短信所警示的變電站,對觸發報警的捕捉設備進行單獨維護,這樣可以大幅提高小動物捕捉后處理的準確性與及時性,讓巡視人員目的性更強,把巡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一次設備的巡視檢查上,節省人力物力,降低巡視勞動強度。
結語
本文所講述的變電站全方位小動物防范方案,在某220kV運維站做試運行,從2017年9月完成安裝調試,至今運行良好,目前站內未發現小動物,在做小動物入侵測試時設備正常運行,小動物靠近驅逐設備時明顯有不適與遠離現象,連續自動捕捉功能和短信提醒功能均可靠觸發,多次測試成功率99.9%。
參考文獻
[1]麥寧杰.配電自動化關鍵技術及其發展探討[J].機電信息, 2014(3):90-91.
[2]華北電業管理局.變電運行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