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強
摘 要:隨著我國公路施工技術水平的提升,公路施工質量有了顯著提升。隨著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長,公路后期保養和維修工作成為現代化公路管理的重點研究內容。本文就我國公路小修保養現狀進行了分析研究,并且提出了若干解決小修保養問題的策略。
關鍵詞:小修保養;公路工程;對策
中圖分類號:U418 文獻標志碼:A
0 前言
我國在政治、經濟、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其中經濟建設中公路事業養護管理也逐漸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就目前來看,城市和鄉村也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但是公路雖然完成了建設,后期的保養工作卻很難順利執行,降低了公路的使用壽命,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不便。
1 我國小修保養工程的分類和現狀
小修保養工程可以分為一般小修工程、保養工程和重點小修工程3種,這是由工程施工性質、施工規模以及工程技術的復雜程度決定的。小修保養工程主要是針對施工路面、綠化、工程路基、隧道等附屬性設施進行保養和修補工作。小修工程指公路以及公路沿線的設施有輕微損壞時進行的修護。保養工程即對公路施工建設范圍內的路段進行維護,這種維護工作是由專門的養護工人進行的日常基礎維護。重點小修工程是指對公路及公路沿線中損壞的部分進行及時的修護,或者是專業性較強的項目作業。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網線的不斷完善,高速養護管理迎來了發展的關鍵階段,建立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規律相關的高速公路養護機制是實現與時俱進的重要途徑。小修保養工程在逐漸發展適應社會變化的同時出現了很多問題。公路養護管理水平不到位、養護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工程養護成本不夠等都是當前小修保養工程所暴露出來的問題,對此我們必須要深刻認識到小修保養工作的重要性,改革管理方式,解決當前問題。
2 小修保養工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傳統的運作模式與現行的經濟制度的沖突
隨著市場化建設制度逐漸完善,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公路養護工作資金問題成為公路養護發展的重要問題。公路養護工作資金由傳統財政直接撥款轉變為當前自負盈虧的資金模式,有很多公路養護企業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國家會保護養護企業利益,所以在養護管理中忽視了對成本的控制,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并且國家財政撥款的資金和現有改革后的經濟制度之間存在明顯的矛盾,造成了運作模式與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之間的不協調因而影響了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
2.2 管理制度混亂,管理機制落后
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數量的增加,社會各項設施設備逐漸完善,但是在完成建設后后期養護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了設施設備使用壽命的縮短,使得大量資源被浪費。當前在公路養護管理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競爭力、政企不分、養護管理效率低下。在養護管理方面,我國依然采用事業型管理體制,政府撥款的方式。這樣就給養護管理人員一種錯誤的認識,認為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只重視社會效益,不需要考慮經濟效益。這種思想就阻礙了公路養護管理的發展,不利于公路養護工作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同時因為沒有經濟效益,公路養護和養人之間矛盾增加。養護管理人員忽視了養護先進技術的引入,導致在養護工作中,技術水平低,管理效率差,嚴重制約了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公路管理體制矛盾逐漸加深,經濟改革后這種矛盾徹底暴露出來。公路養護管理工作因為缺少合適的管理制度,科學的運行模式,發展舉步維艱。
2.3 資源的嚴重浪費和對成本控制的不夠重視
隨著公路建設速度的加快,傳統的養護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化高速公路建設和發展需求。傳統管理人員對公路養護缺少正確的認識,公路使用壽命不能達到理想水平。并且因為管理手段落后,公路維修養護過程中忽視了對資源成本的節約,造成了公路養護維修資源的浪費。因為公路養護單位資金有限,只有加強對成本的核算,才能保證養護工作的順利開展,但是現有養護成本管理制度缺乏,針對管理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信息記錄不全,這就導致成本核對資料不準確,難以實現對成本的有效控制。
3 為提高小修保養工程質量而采取的對策
3.1 制定科學的資金使用計劃
資金短缺是現有公路養護工作的難題,公路養護單位應就養護資金制定一個有效的使用計劃,使其在后續的養護作業中,資金有效分配。完善的資金使用計劃依賴各項規章保證制度,這樣才能實現成本管理的有效進行。同時加強對工程款項的回收,降低資金的成本。在成本控制方面還需要細化成本控制內容,成本控制可以分為施工人員成本控制、施工材料控制、施工機械設備成本控制、工程施工方法控制、施工方案控制。對施工人員的控制可以從精簡管理人員入手,將養護工作中的具體工作內容分配到個人;施工材料可以選擇招標的方式進行采購,同時考慮材料供應產地的運輸費用;針對施工機械的成本控制可以加強小型機械的采購數量,降低機械租用量;施工方案方面應保證施工方案的計劃性和預見性,針對公路養護產生的各種垃圾和廢棄材料回收利用。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控制,單純依靠部門內部的努力是行不通的,必須要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才能實現成本的有效控制。
3.2 建立科學的公路養護管理機制
養護管理體制是養護管理權限的劃分以及管理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必須要在科學、合理的制度指導下才能保證公路養護工作的高效、保質、低成本完成。隨著公路里程的不斷增加,原有的養護管理制度已經落后,建立現代化公路養護管理制度刻不容緩。新的公路養護管理制度應該從節約人力、物力角度出發,就各個管理部門的權利和義務進行明確劃分,提高各個部門負責人的責任意識,強化施工過程中的監督控制手段,加強對工程后期的驗收質量檢驗,保證所有工作的開展有序、規范的進行。必須要完善管理體制,才能提升管理的效率,才能保證公路法的順利實施,針對我國現有管理體制中的弊端進行改革,加快對新的公路養護條例的制定,實現養護管理內容的規范、科學,推動我國小修保養工程的不斷進步。
3.3 要建立相應的信息管理數據庫,實現對資源的信息化管理
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計算機信息科學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對資源管理的效率。通過建立信息管理數據庫,對公路養護管理中所需的各項資源使用情況進行明確的記錄,就資源的取用以及使用量都有明確記錄。信息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養護管理的工作效率,實現公路養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公路養護信息化管理包括道路結構、管理現狀、技術工藝、養護質量,綠化情況、管線布局、隸屬關系和管理人員的詳細情況說明及養護檢查考核記錄等認真檢查,在檢查過程中產生的各項數據信息都記錄在信息數據庫中,同時和其他地方公路管理部門建立數據庫網絡,實現信息的共享,為后續的其他的公路養護提供借鑒方案和依據。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公路養護工作的開展對保證公路質量,保證人們的平安出行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必須要深刻認識到在當前公路養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加強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降低資源的浪費出發,保證公路養護質量。同時還需要提高公路養護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充分認識到公路養護工作的重要性,從而轉變思想,切實提高公路養護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加強公路的養護和管理水平是實現公路優良性能的重要環節,我們必須要深刻認識到當前存在的不足,并且努力改正,才能推進公路養護管理工作的發展,促進國家的經濟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段星星.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科技資訊,2017,15(17):80-81.
[2]鄧國專.公路養護工程問題及解決措施[J].山西建筑,2017,43(1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