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豪
(四川路橋華東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200)
拱橋拱肋在吊裝施工中,扣掛系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臨時施工結構。它是拱肋合攏前最主要的承力結構,保證了懸臂拱肋的結構穩定,并且通過索力的調整和分配,達到拱肋所需線型,進而實現拱肋的無應力合攏,保證后續施工的順利進行。
而以往拱肋的扣掛系統的設計,幾乎都為一節段一組扣索的方式來進行設計。要滿足拱肋的無應力合龍的要求,只需要合攏節段兩邊的彎矩、剪力、軸力都為零既可達到,而要使合攏點內力為零,理論上來講,只需要不少于兩組扣掛索既可完成。鑒于此,本文就扣索組數上的選擇來做出對比分析,證明多節段少扣索的扣掛索系統在拱肋吊裝施工中的可行性。
G4216線仁壽經沐川至屏山新市(含馬邊支線)段高速公路犍為岷江特大橋橋址位于犍為縣縣城下游,大橋需跨越岷江和馬邊河,橋梁全長 2782.6 米。跨越岷江主橋采用中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拱橋長 457.6 米,主跨 400 米,該拱橋橋位呈 E~W 向展布,與岷江正交,單邊為7個節段,最大節段重151.99t。
扣索、背索張拉端錨箱布置于索塔頂部,背索錨碇布置于索塔后方209m處;每組扣索索力的大小通過滿足設計安裝線性來確定,每組背索索力通過控制索塔塔頂順向位移滿足設計規范來確定。拱肋錨固端布置在節點處,扣、錨索均采用Φj15.24(Rby=1860MPa)鋼絞線。扣、背索塔端采用群錨體系。扣、背索鋼絞線按對應的扣、背索的施工期間最大索力進行控制設計。
扣掛索設計采用兩種方式設計,一種為從二節段開始一節段對應一組扣索,即需設計6組扣索;另一種為從三節段開始隔一節段一組扣索,即3節段、5節段、7節段各一組扣背索,共需要3組扣索。
錨箱由扣索張拉端箱體、背索張拉端箱體、錨梁三部分組成。
拱上扣錨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P錨、耳板及加勁肋。
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進行拱肋吊裝施工過程中的扣掛索懸模擬計算。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兩種扣索模型
多扣索流程:索塔基礎及拱座施工→壓塔索施工壓塔索系統安裝→對稱吊裝第一到第二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2#→對稱吊裝第三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3#→對稱吊裝第四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4#→對稱吊裝第五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5#→對稱吊裝第六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6#→對稱吊裝第七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7#→吊裝合龍段。
少扣索流程:索塔基礎及拱座施工→壓塔索施工壓塔索系統安裝→對稱吊裝第一到第三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3#→對稱吊裝第四節段拱肋、第五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5#→對稱吊裝第六節段拱肋、第七節段拱肋→布置張拉扣背索7#→吊裝合龍段
根據線型控制以及索塔偏位控制后,兩種方式確定的索力如下表一所示:

表一:少扣索和多扣索的索力情況:
小結:從表中索力可以看出少扣索的單根索力比多扣索的單根索力大,但是多扣索比少扣索最大總索力大了 300t。少扣索懸拼的單組索要比多扣索懸拼的單組索承受多一節段的自重,所以少扣索懸拼的單根索力會比多扣索懸拼的單根索力要大;而在保證拱肋同樣線型的前提下,多扣索比少扣索提供了更多的彈性支撐,對拱肋線型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貢獻,導致多扣索懸拼時總索力會更大。
少扣索系統和多扣索系統的工程數量表統計及對比如表二所示:

表二:少扣索和多扣索的鋼絞線用量情況:
小結:從兩套系統工程量的對比中可以看出,少扣索的扣索的鋼絞線總量比多扣索扣索的鋼絞線總量少11t左右,而少扣索的背索的鋼絞線總量比多扣索背索的鋼絞線總量少3t左右,所以少扣索系統的鋼絞線總量比多扣索系統的鋼絞線總量少15t左右。
少扣索系統和多扣索系統最終線型如圖2所示:

圖2 線型對比(前為多扣索后為少扣索)
小結:從多扣索系統和少扣索系統的線型可以看出,多扣索系統所調整出的線型曲線更加圓滑流暢;而少扣索系統調整出的線型成波浪型。這是因為少扣索系統相對于多扣索系統扣點更少,支撐點就更少,在拱肋沒有扣點的位置,拱肋在自重的作用下會下陷。多扣索系統調整出的拱肋線型相對于安裝線型(拱肋不加工線型)最大變形為1.1cm,而少扣索系統調整出的拱肋線型相對于安裝線型最大變形為4.06cm。
從上文多扣索系統和少扣索系統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少扣索系統的施工步驟更少,工期可以大大的縮短,并且的少扣索系統的總索力更小,相應的鋼絞線用量就更少,更加節約成本;雖然多扣索系統能夠得到更好的拱肋線型,但是拱肋吊裝整體線型控制并不是絕對的控制量,關鍵式在于能實現拱肋的無應力合攏,少扣索系統雖然線型不如多扣索系統調整出的線型,但是也能滿足工程需要的精度,并且能實現拱肋的無應力合攏的目的。綜上所述,從施工工期、成本、施工效果上來綜合評價,少扣索系統是可行的并且值得推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