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對父親的心理健康,我總感覺有幾分焦慮,想和您說一說。今年五一,我又買票回家看望父親了。我和父親一起出門逛街,默默地走在他身旁,看著他步履蹣跚的身影,真真切切地感到他老了,我覺得他過得不快樂。
我是獨生子女,已經四十多歲了,成家并有了孩子。和所有的獨生子女一樣,我的幸福因無兄弟姐妹分享而無法加倍,悲傷也因無法分擔而不能減半。我必須習慣自己面對各種紛繁復雜的情況,自己倔強地對抗著生活中的種種難題。
畢業后,我遠離家鄉,不在父母身邊工作。早些年,父母互相依靠,互相扶持,不但讓我放心,他們還有精力幫我。前幾年我有了孩子,還把爸媽接過來照顧孩子,很感激他們的分擔。但母親過世后,我不得不面對父親的養老問題。
如果父親生病住院,我就得拋下工作,往返上千公里回家照顧。可把父親接到我身邊,除了房子狹小外,主要是他不適應大城市的生活。在老家有鄰里熟人,到北京,他的方言別人聽不懂,連個說話的人都找不到。父親不愿意住在我這兒。加上我在北京,父親在陜西,異地醫保報銷政策還不是特別到位,看病開藥得自費,父親不舒服常忍著,不去看病,這對父親的健康沒有一點兒好處。
人老之后,弱點會放大,父親變得越來越固執,讓我接受起來并不舒服。可是想一想他在老家,一個人一天天熬過那些冷清的歲月,我很是揪心。
上次父親單位體檢,查出他心臟有毛病,存在潛在危險。父親備了硝酸甘油。他把這事當成笑話告訴我,但是這件事卻給我留下了深深的陰影。如何才能幫助老父更好地安度晚年,我似乎總也想不好。
紅英 紅英:您好!
很理解您的心情,希望父母能安度晚年,這是許多兒女的強烈愿望。但是,這件事安排起來并不容易。別太著急,找一找最適合你們的能接受的方式吧,以下三點不妨加以考慮。
破除無形的壓力
一般男性在遇到壓力時,礙于面子,很少會去宣泄或與他人交流;總覺得男人嘛,得有個男子漢的樣子,不向別人倒苦水。上了年經格外不想示弱,更不可能去尋求專業心理輔導。如果遇上退休之后,兒女不在身邊,加上喪偶,心情會很不好,又不肯輕意宣泄,長期硬撐著,會憋出病來。
告訴你父親,盡量忘掉年齡,忽略性別,怎么舒服就怎么來,哪有樂兒,就往哪兒湊,學會自己找樂,心情會好一點兒。如果不能這么做,自己想不開時,不易解脫,男性更容易選擇自殺。比如美國,男性每年因心理問題而自殺身亡的人數是女性的三四倍。總想著男子漢該如何如何,這種“社會期待”其實有些害人。如果想要長壽,就應該像孩子一樣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才會比較容易讓自己心理健康。這點你不妨委婉地告訴父親。
合理地安排生活
男性的生活方式常常不夠科學,也不夠健康。比如,有些老頭兒喜歡抽煙、酗酒,久坐不動等等。甚至生病了也不愿去醫院,自己默默硬撐著。其實,不必追求什么硬漢做派,不舒服就去檢查一下,那些不介意自己年齡,對生活滿足感較強的男人更容易長壽。無論男人女人,有一份良好的心態十分重要。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知足常樂,就不易生病。
在很多場合,微笑是社交的重要手段。但讓微笑好看的前提是得有健康的牙齒,清新的口氣和放松的心態。心情決定行動。您作為女兒,不妨從關心父親的小節做起,甚至提醒他洗牙護牙。盡量做一個讓人喜歡的老頭兒。千萬別因為健康意識淡薄,加上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無規律的生活、經常熬夜、久坐等,讓他身體素質繼續下降。
告訴您的父親,一個人不開心時,也別大發雷霆。發脾氣時,身體產生的壓力激素,足以致死小鼠,如果人是快樂的,大腦就會分泌多巴胺等“益性激素”。益性激素讓人心緒放松,產生快感,這種身心都很舒服的良好狀態,可使人體各機能互相協調、平衡,促進健康。開心不僅僅是心理感覺,而且可以是一種表達。你開心,別人可以從你的臉上讀到微笑。
如果你父親有什么一技之長,比如修理家電、簡單的木工活兒,可以主動幫幫街坊四鄰,這樣也可以多結交些朋友。開心是可以自己主動找的,讓開心變成一種習慣,可以讓快樂常伴人左右。快樂不僅能治病,還能使大腦皮層形成一個特殊的興奮灶,使其他區域被抑制,從而使大腦得到放松,消除煩惱,抑制疾病。
老人喪偶后最大的苦惱是孤獨。您不在老父身邊,不能給他長期的陪伴,如果能幫他再找一位貼心的老伴兒,有利于減少孤寂無助。如果你父親能夠保持對異性的興趣與關注,不妨尋機再覓佳偶。
當然這會遇到住房、財產、生活開支之類的實際問題。如果彼此收入相差并不懸殊,道德水平接近,以感情需要為前提,加上運用婚前財產分割等手段,協商處理好兩個人的不一致,就不是問題了。況且,暮年光陰不長,結伴同行一段,半路夫妻亦可能勝過遠方兒女。
不論您父親在哪兒生活,若能享受好每一天,珍愛存在的一切,珍視身邊的朋友,就能充實地生活。這樣,你也就比較釋然了。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