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小羊

在超市碰見女兒小美的幼兒園老師,我打個招呼就去挑水果了。小美親熱地拉著老師的手說個不停。
都說為母則強,我在生完孩子以后,還是很慫。在家長群里不敢說話,一見孩子的老師就斷片。
我這種慫,被閨蜜批評為天真。她覺得我雖然做了母親,卻沒有跨越由少女到女人這道成長的屏障,所以不知道怎么跟孩子同學的媽媽聊天,見到孩子的老師低眉順眼,像被叫到辦公室罰站的女學生。
我很崇拜能為讓孩子取得一個好學校的入學考試資格,人肉排隊三天去報名的媽媽;也很佩服中考前,為了陪讀,在學校附近租個小房子,與丈夫同城分居的媽媽。做她們的孩子,真的很幸福,因為她們可以為了孩子,做任何困難的事情,孩子是她們的信仰。
我曾經誠惶誠恐地問兒子,你覺得媽媽自私嗎?他說:“反正你肯定做不到像誰誰誰媽媽那樣。”他說的那個同學,是他們班的學霸。從幼兒園開始培優,上初中以后,他媽媽就全職陪讀。在中學旁邊租房子,嫌房租貴,只租了一居室,孩子爸沒住過來。
在中國當下的教育環境里,要培養出一個學霸,父母,尤其媽媽,一定要有這種臥薪嘗膽的勇氣。我不行。有時候想想,我就是太自私了,無論是誰,都沒有辦法讓我完全放棄自己的追求,去成全他們的夢想,包括我的孩子。
好在兒子對我要求不高。從小學開始,他對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去他的學校要打扮漂亮。作為考試成績千年中游的他,經常把我教訓得一愣一愣的,我心里不滿,卻說不出“你先把學習搞好再來指揮我”這樣的話。
我總覺得,學習差點又不會死人,但親人之間的彼此傷害與傷心,好像會死人的。
在懷女兒小美的時候,我暗下決心,要改掉自己的慫。女兒兩歲多,我就給她報了英語早教班,努力站在成功媽媽的團隊里,聽她們的言傳身教。可我并沒有變成一個虎媽,而是更慫了。
上課的時候,很多媽媽會認真地把水果切成小塊,小保溫瓶里的水不冷不熱,我帶瓶礦泉水,跟孩子搶著喝。課間休息,媽媽們講昨晚起床給孩子蓋了幾次被子,今天要去一個遙遠的超市買鱈魚,因為那里的鱈魚最好。我如坐針氈,悲哀地發現,別的媽媽已經走得很遠,我恐怕坐著火箭也趕不上了。
兒子初一就自己坐高鐵,去另一個城市見他最好的筆友。后來他把這次旅行寫了一篇作文,在全班同學面前朗讀,同學說他吹牛,你媽怎么可能讓你一個人去外地。
兒子回來自豪地跟我講。我說主要因為媽媽太慫,害怕見生人,又很自私,放不下自己喜歡的那點兒事,不能陪你去。兒子豪氣地拍拍我的肩膀,說你這樣挺好。
我也只能這樣了。既然每個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雖然深感抱歉,我也樂得孩子們認命。也許正如王菲說的,每個任性不懂事的媽,總能生出溫順明理的女兒。人生實苦,大多數時候,他們只能靠自己,沒有一個超人媽媽可以擋在他們面前,為他們規劃人生,鋪平道路。
人生如此漫長,連我自己,尚有許多沒有完成的夢想,沒有解決的困惑,實在沒辦法底氣十足地指導孩子的人生。
我能提供給他們的,只有適可而止的經濟贊助,最大限度的尊重與愛。
(辛普森摘自微信公眾號“艾小羊生活會”圖/麥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