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

40年來,中國以3000萬教師隊伍完成了13億人的教育,消滅了全世界最大的文盲群體,提供了數以億計的工業勞動力,為中國的產業轉型奠定了基礎。
2008年9月1日,中國實現城鄉義務教育全部免除學雜費,受此政策惠及的有1.6億在校學生。
義務教育是兒童的一項權利,也是國家應盡的義務。在中國,所有適齡兒童有書可讀,有學可上。中國義務教育改變的不僅是個人命運,更是一個國家的脫胎換骨,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壯舉!
在云南昭通玉碗鎮一所小學,207名學生坐在明朗的教室朗誦詩詞。鄧春梅是學校六年級學生,她的父親不久前出了車禍,家里沒有了勞動力,生活十分艱難,但她仍然能繼續讀書,這得益于國家免費的義務教育。校長欣慰地說:“山區學生入學率100%,國家兩免一補,上學不收一分錢,貧困家庭每月補助50塊錢。”義務教育今天扎根于這個遙遠的西南邊鎮,孩子們每天從大山趕到學校,他們用功讀書,憧憬著比前輩們更輝煌的明天。
“不識字不知道大事情,舊社會不識字,糊里糊涂受人欺,睜眼的瞎子怎么能行。”著名作曲家馬可創作于延安時期的秧歌劇《夫妻識字》,曾經在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風靡一時。新中國成立之初,面對全國80%人口都是文盲的現狀,毛主席進行了“四次全國性掃盲運動”,體現了“再窮也不能窮教育”的理念。公立小學承擔了七成以上平民子女的教育任務,填補了私塾之外的大片空白。
1949年到1964年,先后有一億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無數人的命運因此而改變。而在此之前,教育是貴族化的行為。公學的大門只向上層階級敞開,非富即貴的學生們在這里被培養成紳士和淑女,然而,這種少而精的教育遠遠不能滿足工業時代的需求。
仇玉林是一位揚州市邗江區實驗小學的普通小學教師,1971年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退休整整40年。他說,從鄉村孩子上不起學,到9年制義務教育的全面實施、學雜費全免,改革開放讓義務教育真正做到了“一個不能少”。
一張1976屆全體畢業生的合影照片,仇玉林指著照片里一個小男孩說,這個小男孩的姐姐到了入學年齡時,卻沒有能夠來讀書。當時每個孩子的學費還不到1塊錢,但仍然有不少孩子上不了學。老師的收入也不高,公辦教師也少,不少人是從鄉村選拔來的民辦教師。民辦中學的老師每個月工資是24塊錢,民辦小學的老師工資只有21塊錢。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的春風吹到教育界,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確認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但在義務教育實行之初,當地還是有部分漁家孩子因為學費上不了學,仇玉林經常和其他老師一起,上門做家長工作。“有些家長把孩子藏在船艙里,不讓老師看見,但孩子還是很想上學”。
直到200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規定:“實施義務教育,不收學費、雜費。”這意味著,從精英到大眾,我國的義務教育,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義務”教育。
21世紀初,中國絕大部分地區都已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在西部地區還有410個縣,因地處深山,環境惡劣,辦學成本高,教育觀念薄弱,“孩子是等不起的,教育是等不起的!”于是,2008年9月1日,在16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進行試點后,全國所有城市免除義務教育學雜費。這個終將被歷史銘記的日子,在幾十年前甚至幾年前,許多人連想都不敢想。
短短3年,我國義務教育事業發展實現了從農村到城市,從試點到推廣,全面免除城鄉義務教育學雜費的“四大步跨越”。幾千年前孔子“有教無類”的民族之夢正在成為現實。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政府拿出數百億資金先后實施了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國家工程,由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的“希望工程”,在20年的時間里共募集了60億元人民幣,救助了346萬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建成了16000多所希望小學,開辟了一條動員社會力量協助政府力教育的成功之路。
自2003年開始,投入上百億元人民幣,通過光盤播放、衛星收視、計算機教室等三種模式,實施全國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解決了好教師很少,合格教師不多以及農村教育質量不高的問題,大山再也擋不住知識的傳播了。
然而,九年義務教育解決了國民文盲問題,但并沒有真正解決農村教育之痛。教育,依然是農村三大痛點之一。眾所周知,我國農村家庭收入普遍不高,孩子從高中到大學的費用,無疑是巨大的,況且多數農村家庭還不止一個孩子上學。
2017年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統一城鄉義務教育學生“兩免一補”政策。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我們要發展人民滿意的教育,以支撐國家現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據悉,國家預計2020年全面實行12年義務教育,湖北、河北、廣東等地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已開始實行12年義務教育。這意味著,在這些地區,高中教育已被納入義務教育的范疇。2017年12月1日,新疆地區率先實行15年義務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肩負著振興國家的重任,肩負著社會文明建設的重任。或許不久,我們將和實行多年的九年義務教育說拜拜,相信更長年限義務教育的到來,必然將國民整體水平提升一個新臺階。
40年來,中國以3000萬教師隊伍完成了13億人的教育,消滅了全世界最大的文盲群體,提供了數以億計的工業勞動力,為中國的產業轉型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