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映宇
這是愛書人的節(jié)日,無論驕陽似火,還是臺風帶來狂風暴雨,都阻止不了讀者的熱情。今年的上海書展帶來了15萬種圖書,匯聚成書的海洋,置身于此,你會不會有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從眾多好書中,我們挑出了15種推薦給大家,因為,確認過眼沖,是對的那木書!
[英]加文·普雷特一平尼著
譯林出版社2018年3月
天天都會看到云,可是你知道它們都是什么云嗎?層積云、高積云、高層云、卷積云、卷層云、雨層云、積雨云……名目繁多的云朵遵循著大氣層變幻莫測的法則,形成于穩(wěn)定的氣流中,而云的形態(tài)卻總是在發(fā)生著變化。
這是一本云朵指南手冊,幫你認識46種云彩和大氣現(xiàn)象,知道何時需要帶傘,什么時候暴雪將至,什么時候又是大雨初歇,晴空將至。
朱迅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4月
這是央視著名主持人朱迅嘔心兩年寫就隨筆集。
北京丫頭,17歲離開北京留學日本,在NHK初綻芳華,成為日本主流媒體中唯一的一位中國大陸人。十幾年后又回到北京。海選進入央視,工作至今。
在這本書中,朱迅回憶自己從童星到清潔工、從“花瓶”到“花旦”、從癌癥患者到“接盤俠”的成長經(jīng)歷,感人至深,又極為勵志。用她的話說:“我曾遍身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
孫英剛何平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8年2月
《犍陀羅文明史》是國內首部有關犍陀羅歷史、藝術的通史性著作,全書68萬字,500幅圖片,全面梳理了犍陀羅文明的脈絡以及佛教文化在此地區(qū)的發(fā)展演變歷史。孫英剛和何平將帶讀者走進犍陀羅這一古典時代人類文明的熔爐,重新理解犍陀羅對中國文明的意義。
須一瓜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5月
《烈日灼心》原作者須一瓜最新長篇小說。不同于《太陽黑子》中,寫贖罪的掙扎,文字基調詩意又壓抑,是如暗流般在深處流動。
審訊中,嫌犯甘某主動供認了一起十多年前的強奸殺人案,這一供認,在乾州市公安局內部引起軒然大波:此案在當年已被辦成“鐵案”,且“兇主”早已認罪并被槍斃……
須一瓜以冷靜從容的文筆,絲絲入扣地揭開一樁案件隱藏的真相。
[日]松浦彌太郎著
現(xiàn)代出版社2018年7月
這大概是全日本最有生活儀式感的男人吧。現(xiàn)任“生活之基本”網(wǎng)站主理人、隨筆作家、古書店COW BOOKS創(chuàng)辦人,也是日本美味健康株式會社的董事。
這個全日本最有生活儀式感的男人,此次帶來了他的新作《寫給想哭的你》。
和每天的煩惱揮手說再見,讓自己的心情由陰轉晴,是這本書給你幸福的力量。
[塞爾維亞]雅絲米娜·米哈伊洛維奇/米洛拉德·帕維奇著
浙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8月
雅絲米娜·米哈伊洛維奇就是塞爾維亞世界級文學大師米洛拉德·帕維奇的夫人。這次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出版的《愛情故事的兩個版本》是雅絲米娜與帕維奇共同創(chuàng)作的一部作品集。記錄雅絲米娜向帕維奇“定制”故事的有趣經(jīng)歷,文學大師不同尋常的寫作狀態(tài)可見一斑,也記錄下二人對歷史、時空、死亡等問題的思考和感悟。
章珺著
作家出版社2018年5月
本書是作者章珺在美國生活了近二十年后呈現(xiàn)出的完全來自于真實生活的作品。講述了美國老百姓的家長里短,喜怒哀樂,是—個中國人親身體驗的美國人的日子和情感。作者通過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親身體驗的真實的故事,生動地展示了美國生活的不同層面。一個簡單樸素的美國,會顛覆很多中國人對美國的理解和想象,卻有著我們更愿意走近和親近的風采。
敬一丹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
繼《我遇到你》出版三年之后,敬一丹推出全新作品《那年那信》。這部作品跨越68年時光,濃縮1700封珍藏家書,承載了五代人的痕跡,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長記錄。
全書共30個篇章,敬一丹以“信中信”的方式與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從1950年的情書,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氣息滲透其中。
白巖松著
長江文藝出版社2018年7月
白巖松在上海書展隆重推出自創(chuàng)圖書系列品牌“FromBai”。此次《痛并快樂著》《幸福了嗎?》《白說》全新擴容,白巖松特別錄制270分鐘心靈獨白音視頻,以二維碼形式獨立附加于每一章節(jié)。與年輕的自己對話,將過去的重大話題繼續(xù)延伸,此次添加的二維碼并非只是以音視頻重復書中的內容,而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實現(xiàn)書籍的“立體擴容”,將作者現(xiàn)今再看到當年自己文章時的所思所想,以更直白的形式擴容進圖書內。
高銘著
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8年4月
我們掙扎在左或右,卻忘記了平衡。每個人的心里,都有案情。催眠不是為了沉睡,而是喚醒。
繼《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之后,狂想代理人高銘再度發(fā)力,歷時數(shù)年,深入催眠、心理診所,接觸真實案例,獲悉珍貴一手資料,探尋人心深處潛藏的秘密,直面現(xiàn)代人精神的困境與煎熬,寫成“催眠師手記”系列,打造一部如美劇般精彩的心理推理紀實檔案。
龐余亮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
本書是龐余亮第一本自傳體親情散文集。第一輯“父親在天上”,是獻給父親的文字。分別從賣甘蔗的船上、種黃豆、過年,以及父親中風后等不同的視角描寫了一個嚴厲、暴躁、任勞任怨,偶爾也會表現(xiàn)出溫柔一面的父親形象。第二輯“報母親大人書”,是獻給母親的文字。從母親的日常勞作,例如搗石臼、做湯圓和慈姑等,描寫了一個隱忍、溫柔、堅強的母親形象。
畿米著
九州出版社2018年10月
2018臺灣著名繪本作家畿米最新作品。
街上的書店漸漸沒有人去注意它了,以往愛到書店里面晃蕩的人們,越來越少出現(xiàn)了。熱愛閱讀的書店老板,讓他的小孩召集以往愛在書店晃蕩的朋友們一起討論,到底大家還愛去書店看書買書嗎?
劉心武著
東方出版中心2018年8月
傷痕文學的代表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劉心武的最新作品集《恕》是其近兩年發(fā)表的文字的合集,內容包括散文和小說、《紅樓夢》和《金瓶梅》的有關研究文章、訪談錄和演講錄。
張嘉佳著
湖南文藝出版社2018年7月
張嘉佳最新作品,邊鎮(zhèn)少年劉十三的成長故事。劉十三自幼與開小賣部的外婆相依為命,努力讀書為了離開小鎮(zhèn),追尋遠方與夢想。在城市里碰壁受挫的劉十三回到了小鎮(zhèn),與少時玩伴程霜重逢。小鎮(zhèn)生活平靜卻暗潮洶涌,一個孤兒,一場婚禮,一場意外,幾乎打破了所有人的生活。
張元濟/陳先行(整理)
商務印書館2018年1月
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商務印書館所屬東方圖書館包括涵芬樓在內的圖籍慘遭焚毀。
不幸中的萬幸,張元濟先生之前已擇涵芬樓中重要善本500余種移存上海金城銀行庫房中,使這批宋元明本及名家稿抄校本得以躲過日寇浩劫。這部《涵芬樓燼余書錄》即張元濟為該批幸免于難之善本所撰寫的提要,字里行間充滿張元濟先生對中國古籍的熱愛,亦是其版本目錄之學的重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