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夕雨

從醫學院畢業后,小芬和小張都應聘到縣城的一家醫院院長辦公室做行政助理。陳院長是個工作狂人,每晚8點多下班,小芬和小張只好奉陪。因為陳院長提倡行政部門要為臨床科室服務的宗旨,她倆的工作量變大不說,獎金也沒有。每次遇到陳院長下班,小張喜歡夸贊陳院長幾句,順便講講自己加班的辛苦。小芬只是默默做事,為了盡快熟悉自己的工作常常忙到晚上10點。
陳院長是剛剛上任的,精力充沛,膽識過人,他的一些改革措施難免會得罪人。很多時候,有些科室的主任對陳院長有一肚子的不滿,就會拿小芬和小張犯的一些“小錯誤”來撒氣。面對指責,小張心懷憤懣,當場辯解哪些不是自己的問題。小芬則老老實實地記錄下科室主任們的意見,她想,人家提出問題,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為了弄清楚這些科室提出問題的真正緣由是什么,休息時間她會到這些部門走走,以討教和調研的名義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陳院長安排一些工作,小張主動承擔下來,并且完成得不錯,為此,陳院長夸贊過她不少回。小芬不爭不搶,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內的事情,即使事情完成得很漂亮,有功勞也不會主動往自己身上攬,在同事的眼里顯得有些“木訥”。
有一次開會,陳院長提出,醫生培養周期比別的職業長,工作的辛苦程度也要高很多,但大部分科室將資深醫生放在了就診上,對實習醫生采取“放養”策略,缺少指導和培訓。他認為,一個醫院如果不能合理安排人員以及培養優秀醫生,就沒有長遠發展可言。這個建議雖然很好,但在人員調動上面卻始終與其他科室主任達不成共識。小張立刻表態要求接手這個任務,只是沒想到,她將醫院辦公室的通知發到各個科室后不久,內科部門的李主任就挑了一堆毛病,還讓小張講出一些職位調動的理由。因為不了解具體人員安排的原因,小張進行過多次溝通,都不能讓李主任滿意。最后,小張回了一句:“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直接去問陳院長。”李主任聽完立刻火了,當面指責小張:“陳院長怎么找了你一個什么都不會的畢業生做行政助理呢?”他們的爭論引來了很多同事圍觀,讓小張陷入了尷尬處境,她二話沒說,扭頭就走了。
小張的任務沒有完成,自然就落到小芬的身上。小芬接手這個“燙手山芋”并沒有唉聲嘆氣,她表態“會盡自己最大努力來完成”,但是陳院長并不看好她。
因為小芬以前常常買些水果往各個科室主任的辦公室跑,與他們相處得不錯。得知小芬接手這個任務,部門主任漸漸講出來很多自己的看法。調研之后,小芬立刻將這些情況繪制成一張表格交到了陳院長的手里。陳院長看到表格里詳細注明了哪個崗位不能輕易調動的理由以及如何進行改進調整的措施,先是驚訝,然后滿意地笑了。原來,陳院長也一直想要了解各個部門負責人的想法,卻因為其他工作給耽誤了,小芬的這張表不但解決了陳院長的困擾,更為他找好了方向。
在小芬調研的基礎上,陳院長很快重新調整了工作方向,小芬的工作也順利地推行了下去。通過這件事,陳院長越來越看重小芬,很多重大事情都交由她來處理。
入職一年后,行政部門的主任因為個人情況辭職,小張和小芬成了最佳人選,征求大家意見時,很多人都將贊成票投給了小芬。陳院長說:“小張的工作主動性讓我欣賞,但是小芬的鈍更讓我佩服。敏于心,鈍于外,這就是大多數人期待的穩健型領導者。”
在職場中,有些人看起來木訥,在交際場上不能長袖善舞,在老板面前也不會巧舌如簧,但往往能扎扎實實地推進工作,成長為單位的頂梁柱,被委以重任。看似笨拙的人能成事,正是因為,笨拙的人沒有智力資本,因此比別人更虛心。笨拙的人從小接受挫折教育,因此抗打擊能力特別強。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問題只知硬鉆過去,因此不留死角。相反,那些有小聰明的人不愿意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難繞著走,基礎打得松松垮垮。所以,“拙”看起來慢,其實卻是最快,因為這是扎扎實實的成功,不留遺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