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冬 易昭康
溫州一名20歲女子8月24日搭乘滴滴順風車,被司機強奸殺害一案引發社會震動。不少在歐美的留學生表示,盡管歐美的網約車平臺有諸多安全措施,但留學生在異國他鄉搭順風車還是很注意乘車安全。
在法國、德國、比利時、荷蘭等西歐國家,搭便車是很常見的年輕人出行方式。在大學甚至高中階段,歐洲的學校就經常有異國交換生和異國實習的項目,再加上豐富的假期和學生自己的一些外地調研需求,歐洲年輕人長距離跨城交通十分頻繁。在這樣的大密度出行需求下,即便是能享受學生折扣的火車出行往往也花費頗多。曾在法國留學的王同學就曾使用當地的順風車軟件“BlaBlaCar”搭車從巴黎前往布魯塞爾。
“在軟件中輸入目的地后,系統很快配出同路的司機。最終我們選擇了一位駕駛雷諾轎車的黑人大叔作為司機。”王同學表示,他們在預定前先通過軟件的數據了解到,司機曾多次往返兩地,獲得大量5星好評。“簡單交流確定上車地點后,我們便在忐忑中等待。隨著一聲清脆的喇叭,大叔司機在我們身邊降下車窗并露出熱情地微笑。約定的人看起來似乎很面善,我們懸著的心也放下了一半。”王同學說,“大叔人挺好的,他好心告訴我們,原定的目的地附近并不安全,便直接送我們到預定的酒店門口。在告別的時候,我們似乎感覺失去了一位剛剛結識的朋友。”
盡管法國的順風車平臺發展得較為成熟,但并不意味著百分百的安全。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2017年底,一位52歲的男性順風車司機因性侵女性而被法國南特法院判決入獄。該男子曾用處理過的巧克力迷倒多名搭車的女孩。雖然BlaBlaCar平臺隨后推出“女性車”功能減少了女性乘車風險,但出行需求緊張時很難保證車上的司機與乘客都是女性。有同學也曾表示,BlaBlaCar平臺的初衷是和他人分享旅費,但也有個別人利用平臺的灰色地帶進行職業運營。住在巴黎的陳同學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從不拼車的她在去年法國鐵路工人罷工期間不得已選擇一位“順路司機”拼車回家。外表斯文、座駕整潔的白人司機在路途期間曾試圖與她進行肢體上的接觸,陳同學將手指放在軟件的一鍵報警功能上對其予以警告后,司機才有所收斂。事后,陳同學再沒使用過順風車軟件。
“優步在美國也非盡善盡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截至今年5月,在美國20個主要城市中,至少有103名優步司機被指控有過性侵或性騷擾乘客的行為。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就讀的劉同學告訴《環球時報》,在美國搭乘網約車或順風車時,無論用哪種形式一定得及時跟朋友分享你的行程。“事實上,在章瑩穎案綁架后,留美學生幾乎都不會隨機搭乘路人的順風車。只是使用網約車有時也會遇到有不文明舉動的司機。如果是女生的話,搭乘熟人或朋友的便車也需要防范安全,盡可能坐在后面。如果在學校學習至深夜,也可考慮向校園警察等公共機構求助。”▲
環球時報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