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3日舉行。中非合作已經成為非洲大陸對外合作的最成功方向,中國已是非洲當之無愧的最大貿易伙伴,也是當前對非投資最活躍的國家。
每次中非合作論壇舉行峰會,西方媒體和政客都評論如潮,但這些評論有很多都用來挑中非合作的毛病了,發泄西方一些人的酸葡萄心理,而不是反思美歐為何在與非洲的合作上“落伍”了,他們究竟在哪里出了問題。
西方人的根本問題是過去低看了非洲,把非洲當成了美歐的后花園,與西方工業文明相搭配的一塊撂荒地。對一些西方精英來說,非洲就不該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主體,它就應該甘于從屬地位,滿足西方社會的各種邊緣需求。
伴隨著中非合作的開展,非洲第一次真正走向了世界經濟的舞臺,成為它的主角之一。非洲國家不想再受制于外部世界,像撿別人嗟來之食那樣得一些援助,然后按照外部力量的指定進行未必適合當地實際情況的“自我改造”。它們更想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中非合作的平等性和互利性契合了非洲的愿望與現實,因而大放異彩。
一些西方人攻擊中非合作,編出中國對非搞“新殖民主義”“掠奪資源”,并且導致非洲的“債務陷阱”等各種說辭,連非洲國家都對這些指責嗤之以鼻。西方在非洲問題上的輿論和心態都出現嚴重扭曲,他們不思與時俱進,想通過唱衰中非合作恢復西方對非洲命運的主宰,這只會耽誤美歐對非政策的戰略性調整。
西方輿論為中非合作捏造出種種罪名,構成了西方一些政治及媒體精英的集體造假運動。同中國的合作好不好,非洲國家最知冷暖,現在的情況是,非洲國家都說好,但是西方輿論非要硬說非洲國家如何因為開展對華合作痛苦不堪,非洲國家媒體上偶爾出現圍繞對華合作的抱怨,西方力量就會如獲至寶。
不能不說這挺沒有出息的,靠詛咒進步來掩飾自己的問題,強大的西方本不該墮落成這個樣子。西方需要立即放下架子,重新定義非洲和他們與非洲的合作,如果非洲對西方真的很重要,他們就應投入更多資源和精力認真經營自己同非洲的經濟關系。
從中國人的角度說,我們必須有主心骨,不能被西方輿論牽了牛鼻子。要看到,中非合作是巨大的成功,是中國發展國際合作的一次飛躍。實事求是說,西方對落后地區高高在上的態度對一些中國人產生潛移默化影響,使得他們天然地認為,中國對非合作只能是“撒錢”的過程,對中國發展不會有什么實際好處。
西方輿論把非洲描述成包袱,而中國創造性地將非洲定位成為世界經濟的新機會。中非合作就成功在了這種合作不依賴于對非無償援助的無限擴大,而是把它真正變成了中非的互利共贏。中非合作規模已經如此之大,經濟上的單方面受益不可能支持這種合作長期運轉下去,雙贏和共贏是中非合作長期繁榮的前提。
在中非合作的問題上,某些西方政治和輿論精英批評得越狂躁,越說明他們對自己國家的做法很失望,但就是嘴上不認賬,同時對西方能夠做出正確調整缺少信心。中國在非洲贏在了實事求是上,而西方仍沉浸在各種裝腔作勢中不可自拔。
其實非洲是開放的,吸引各方投資最能使非洲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中國不可能“壟斷”對非合作,西方重新領先對非合作的可能性永遠都存在,只要他們別讓地緣政治思維把自己的腦袋塞滿了,只要他們肯于面對非洲希望發展并跟上世界腳步的新現實,對他們不平等的對非關系開展一場革命?!?/p>
環球時報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