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西夏姆·宰邁提(HishamEL-Zamaity)
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今天開幕。來自中國與非洲多國的領導人在世界日益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性不斷增強以及社會日益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展開會晤。
中非雙方的一致態度,是反對以強欺弱的零和博弈游戲,堅信合作共贏是發展的必經之路。過去十多年中,非洲國家經濟平均增長率已超過了3%的全球GDP平均水平,預計2018年及以后,非洲區域經濟增長將保持在5%以上的穩定水平。非洲的勞動人口規模在未來25年內預計將翻一番,達到10億。因此,只要促進包容性發展、消除貧困和共享繁榮,“一帶一路”倡議就能在全球發展議程中占有一席之地。這是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在地方、區域乃至全球的具體實例。
塞內加爾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是卓越而又非凡的一步,使這一全球性倡議能夠深入大西洋的非洲彼岸,推動非洲大陸的整合與發展。我國也就是埃及,完全肯定“一帶一路”倡議,它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穩定、安全和消除貧困。
為保障非洲各國的和平與發展,中非雙方必須繼續共同努力維護地區穩定,打擊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消除一切從非洲大陸非法運輸人口、毒品、鎮靜劑和武器的行為。在這方面,非洲贊賞中國持續支持非盟、非洲經濟共同體和其他處理非洲和平與安全問題的非洲次區域機構,贊賞中方多年來提供的軍事援助,支持非洲和平與安全架構,包括危機應對快速反應部隊建設等。
中非戰略安全和軍事合作的啟動,預計將在這次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獲得批準。這是一個重要路線圖,目的是協調應對非洲大陸持續面臨的相關挑戰,進一步擴大非洲對危機局勢的應對能力,同時為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提供保障。
當前,經濟全球化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新的增長動力尚未顯現。中非應攜手繼續推進智慧制造、“互聯網+”、數字經濟、共享經濟等創新驅動發展。中非雙方應不遺余力地重新平衡經濟全球化,使非洲進入“效率驅動”階段,即競爭力更多依賴高等教育、更發達的勞動力和金融市場以及新技術的采用。治理質量、法治、協調商業環境和政策一致性,對于私營部門成為區域一體化的驅動力也至關重要。
非洲一體化的性質和速度取決于更廣泛的經濟機遇和挑戰。區域一體化有四大經濟驅動力:第一,經濟增長的性質和宏觀經濟的穩定;第二,持續的人口增長和迅速的城市化;第三,加快結構改革步伐將促進競爭力的提高,促進各國間的集聚和專業化;第四,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比如可再生能源成本的下降以及互聯網連接的改善等,都可能改變遠程教育并幫助解決教育領域的長期挑戰。
非盟在2013年提出《2063年議程》,這是非洲戰略家們制定的一個雄心勃勃的50年發展愿景,旨在實現地區一體化、和平繁榮的新非洲,推動人力、貨物、資本、服務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自由流動。該議程主要集中在為非洲青年創造就業機會,實現包容性的綠色增長和可持續發展、政治和經濟一體化、善政、和平與安全以及建立全球伙伴關系。這一增長需要通過在各支柱產業增加外國直接投資、基礎設施公共投資,以及更高效的農業生產來支持。在這方面,中國無疑是主要合作伙伴。
作為《2063年議程》重頭項目之一,非洲不久前啟動了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與自貿區共同推進的還有非洲航空運輸統一市場、人員自由流動安排。在其他某些國家建立新的邊界或貿易壁壘之際,非洲正在拆除這些壁壘,使非洲成為世貿組織成立以來最大的自貿區,也成為“一帶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
非洲大陸自貿區提供了一個人口超過10億、GDP超過3萬億美元的大市場。這個自貿區的價值,只有通過在基礎設施、能源部門和技能開發等方面的大規模投資才能充分體現。從這個角度講,非洲贊賞中國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執行作為優先事項之一,并把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工業化倡議,充分反映在兩年前G20杭州峰會的實質性成果中,這具有里程碑式意義。
這對“一帶一路”的推進也有重大意義,因其明確指出了支持非洲發展的一些重要部門和事項,其中包括推動非洲相關國家農業工業;發展基礎設施;充分利用非洲各國內部和國際資金杠桿;促進科技創新,激發非洲潛力,在未來15年內達到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包容性教育、性別平等和女性賦權等等,這些對消除非洲貧困和饑餓的總目標都至關重要。
數以億計的非洲公民正密切關注著2018中非合作論壇與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期待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合作共贏?!?/p>
(作者是埃及外交事務委員會秘書長、前外長助理,人大重陽外籍高級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