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宇明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民用建筑工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為了能夠保證民用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必須要重視施工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從施工規范方面對其進行嚴格的把關,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加以控制。本文主要講述了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對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性,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因素以及相關的完善措施。
關鍵詞:民用建筑;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O213 文獻標志碼:A
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會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甚至還會威脅到居民們的人身安全以及財產安全,必須要重視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積極地通過科學、先進的控制措施,不僅能夠有效地節約資源,還能夠保證各方的最大化利益。
1 民用工程施工質量對建筑質量的重要性
民用建筑工程本身的質量往往會受到諸多方面的影響,比如項目本身的可行性以及投資決策等方面的內容。除了竣工驗收以及保修服務之外,其他因素都是為施工做的準備工作,所以,施工質量的好壞是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關鍵因素。施工質量往往由施工決定,必須要通過科學、合理的技術和組織方法,嚴格地按照相關規定和標準進行設計,做好全過程的監控工作,才是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基礎條件。民用建筑工程的主要作用就是人們的居住和工作,會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民用建筑施工質量不僅是經濟上的要求,也是政治方面的要求,必須要將各個施工環節加以控制,才能夠有效的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2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與管理措施
(1)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作為整個民用建筑工程的基礎環節,必須要通過以下幾個方式加以解決。其一,組織準備,必須要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對于項目參與人員必須要進行分層次的培訓教育工作,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質量意識和素質,明確落實相關責任。其二,技術準備,技術作為保證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組成部分,必須要熟悉和審查項目的資料和施工圖紙,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項目施工圖預算,保證項目質量,不斷地完善計量方法以及質量檢測方法。為了能夠完善項目施工管理工作,必須要做好技術培訓,不斷地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進而才能夠有效的解決質量問題以及做好預防措施。其三,物質準備,民用建筑工程本身具有諸多物質,必須要做好物質準備,其主要就是指建筑材料準備以及生產工藝設備等物質準備工作。
(2)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系統
民用建筑工程是一項龐大而繁雜的工程,因此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制度可以更加明確地約束施工隊伍,將責任分配給施工人員,在每道工序施工前進行施工技術、安全交底,落實責任制,加強質量管理。隨時抽查砂漿的強度和飽滿度。外加劑嚴格按有關規范進行使用。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可以追究個人的責任。其次,材料工具上的因素,眾多的建筑企業忽視了建筑材料和采購環節的監控,使得質量低劣的建筑材料進入到施工環節,從而使得整個工程的質量遭受損失。砂及砂石地基宜采用質地堅硬的中砂、粗砂、碎石、礫砂和卵石等材料。所用的材料內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機雜質。碎石或卵石的最大粒徑不宜大于50mm。施工質量控制內容砂石的級配應根據設計的要求或試驗確定。另外,要根據不同工藝特點和技術要求,選用合適的機械設備;正確使用、管理和保養好機械設備,確保施工設備處于最佳使用狀態。
(3)竣工驗收階段的質量控制
民用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必須要做好驗收工作,必須要由技術人員組織項目技術以及質量等專業技術人員對項目工程進行現場的檢驗評定工作。評定的結果必須要由專門的質量監督部門核實質量等級。施工質量如果存在著缺陷,必須要及時地糾正,糾正之后必須要驗證其可行性。項目專業技術人員應該嚴格根據合同要求制定竣工文件,做好移交準備工作。工程交工之后應該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檢驗的時候應該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通過控制將誤差控制在最小的范圍內,必須要做好抽樣工作,采取分層抽樣技術,對檢測構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工作,降低總體的方差,最終能夠有效地減少樣本的數量。
3 工程質量事故分析的注意事項
(1)工程質量事故的基本調查是指對建筑物現狀和已有資料的調查,其主要內容有:事故發生的時間和經過、事故發展變化的情況、設計圖紙資料的復查與驗算、施工情況調查與技術資料等。如果建筑物已開始使用,還應調查使用情況與荷載等資料。在基本調查中應重點查清該事故的嚴重性與迫切性,這是基本調查中的兩個核心問題。嚴重性是指質量事故對結構安全的影響程度,迫切性是若不及時進行處理,是否會導致質量事故惡化而產生嚴重后果。
(2)補充調查工程質量事故的補充調查,是對基本調查以外的調查,也是質量事故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有:勘測地基情況,測定建筑物所用材料的實際強度與有關性能,鑒定結構及構件的受力性能以及對建筑物的裂縫和變形進行較長時間的觀測檢查等。由于補充調查往往費時間、費資金、費精力,因此只有在進行基本調查之后,還不能正確分析質量事故時,才進行補充調查。
4 案例分析
某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為300天,施工單位質量目標是保證工程質量,創造精品工程。第一,在進行施工部署過程中,需要堅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則;先結構,后裝飾的原則。針對施工現場空間不富裕的情況,需要合理安排交叉施工。第二,需要建立完善的施工現場質量管理制度,需要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和技術交底,編制施工組織技術。第三,進一步完善施工質量管理責任,然后進行定期的檢查,建立完善的獎懲措施。第四,分包單位要建立完善的施工質量管理機制、技術管理機制以及安全管理機制。第五,在施工開始前,需要組織各方面的專家,做好施工圖紙審查。第六,要制定《施工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進一步完善施工技術標準。第七,施工單位要建立完善原材料和施工設備檢查制度,編制完善的試驗報告,在竣工完成以后,進行抽查。
其中混凝土工程是民用建筑關鍵工程,需要根據施工現場情況,制定完善的混凝土施工計劃,做好設備維修管理機制。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施工管理人員要從整體上進行把握,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做好混凝土攪拌,并且對混凝土澆筑的全過程進行全面澆筑,采取相應的養護措施,滿足實際工程建設的需要,保證工程施工質量。
民用建筑工程在進行施工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不斷地完善和創新施工質量控制和管理措施,從而才能夠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參考文獻
[1]王存輝.施工現場質量管理的三原則[J].山西建筑,2009,35(12):216-217.
[2]李源民,楊金梅.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管理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12):156.
[3]喬元昌.淺談房建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與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0(12):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