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光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對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我國水利工程的建設中,防洪建設是其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水壩堤防的工程質量直接決定著整個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中,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保證工程的質量。本文就針對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壩堤防堵口施工技術進行深入的探討分析,尋求施工技術中的關鍵點,為水壩堤防堵口的施工提供有關意見或建議。
關鍵詞:水利施工;施工工藝;水壩堤防
中圖分類號:TV64 文獻標志碼:A
1 水利工程的施工特點
水利工程的施工方法與建筑施工相比,既有相似之處,又有不同之處。在水利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可以一定程度地借鑒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但同時也應當掌握自己獨特的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必須保障施工安全,不可出現絲毫差錯。還要等到依據不同的地形要求,嚴格按照施工計劃進行施工。還要最大程度地保障水利工程周邊環境的健康發展,結合天氣狀況、氣溫條件開展施工,保證水利工程健康發展。
2 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發生決口現象的原因
水利工程的施工較大,安全影響較為復雜。因此在實施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干擾,例如自然環境、施工技術、降水量和地形因素等,最后導致水壩決堤事故的產生。除此之外,人為因素帶來的影響同樣不容忽視。
3 水利施工中水壩堤防堵口的主要施工技術
3.1 水壩堤防堵口的分類介紹
我們通常將水壩堤防分成堵水口和堵旱口兩類。堵水口就是指對多年來泥沙堆積導致河床升高的河灘,進行堵口。河床升高的一定程度時,河床中間較高,兩側較低,決口的出現就埋下了河流泛濫,甚至是奪流的隱患。這時就需要對水壩實施堤防堵口,幫助河道水流重回原有流向。堵旱口與堵水口不同,相對于堵水口來說,堵旱口應用范圍較小。當河床下降,形成中間高兩側低的情況時,雖然避免了奪流情況的發生,但是反而容易形成斷流。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進行堵旱口的建設,具體原理就是待河道形成斷流之后,進行修復。一般來說,堵旱口這類情況通常發生在長江以及淮河流域一帶。
3.2 水壩堤防堵口施工工藝
3.2.1 水文觀測
實施水文觀測,首先應當充分了解監測口處的水位情況以及深度狀況,另外還要經常對水流速度進行監測記錄。其次,還應當充分掌握監測口門水下地形情況,并記錄下施工現場周圍相應的土質狀況。再次,應當對施工地的水文情況進行定時的檢測記錄,要制定合理的水文預報方案。最后,要勘察口門上游及下游的河流走向趨勢,并預估出水流的未來發展趨勢。
3.2.2 修筑裹頭
裹頭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堤防潰決時,當決口未及堵合以前用作救急措施,保護堤頭,以防決口被水流繼續沖寬,等待洪水退落以后再進行堵口工程。修筑裹頭,通常采用的做法就是將裹頭的建筑位置放在口門的堤頭或者河道截留的壩頭,以便實現裹頭的防護作用。修筑裹頭通常使用混凝土、石頭等材料。在我國水利工程的修筑過程中,修筑裹頭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在修筑裹頭時,應當盡量依據工程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修筑方案。如果發生了堤防決口問題,首先應當對堤防兩岸實施保護。但是如果恰好處于汛期這樣的特殊情況,相對于平常,水流量會有所增加,這時就要等到汛期結束后再進行施工,以此避免預防口門再度被沖深,起到保護口門的作用。但如果決口情況是在汛期末期發生的,這時可以馬上進行裹頭修筑,不必擔心束流沖擊,還可以及時避免口門擴大。另外,裹頭的修建應當充分考慮到施工地點的諸多情況,例如土壤質量、水流速度等,依據這些實際情況來制定合理的設計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修筑地點處于水流快且土壤能力相對較差的階段,應當將先挖斷堤身,然后在堤頭處投放排枕,沿著裹頭方向向下挖一定深度。同時,在做裹頭時還應當事先對水流運動的速度進行計算,準備好足夠的原料,并隨時做好口門坍塌搶救的準備。除此之外,對于裹頭的長度,應當嚴格按照口門水漲情況進行維護。
3.2.3 堤防堵口施工前的技術
對于堤防堵口的施工來說,施工前期的準備工作尤為重要。首先,我們應當準備好施工過程中所需的材料,對于材料的質量應當進行嚴格把關,依據不同工程的不同需求,對于物料進行適當的添加與減少。還應當聘請專業人員以及有素質的施工隊伍參與工程建設,以便保證工程的施工質量。還應當在工程施工最初制定好嚴格的緊急搶救措施,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在決口發生安全事故時,可以及時地做出搶救措施,避免損失。除此之外,應當對于施工過程進行嚴格的監測,充分掌握施工技術,對于水文情況和地質情況進行監測,并對所得數據進行記錄。不僅如此,由于水利工程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還應當充分了解施工地點的地址條件,主要是為了找到與施工要求相符的地質進行施工,為了地基的穩定應當避免在較為疏松的地段施工;根據已掌握的相關信息制定完備的工程施工方案。
3.2.4 堤防堵口施工中的技術
在進行堤防渡口施工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合理安排堵口次序和堵口時間。在堵口的次序上我們通常先以下游地段為主,然后再進行到上游部分的施工,具體操作時遵循由小到大的原則。在堵口時間方面,應當在前期工作準備妥當之后,再開始正式施工。還需要注意,應當避開洪水期、汛期、水位較低的特殊時間段。具體施工時,通常采用以下幾種具體的施工技術方法,首先是混堵,顧名思義,混堵就是一種混合型的填堵方案,就是通過結合立堵和平堵的施工方法來進行實施的,應用較為廣泛。其次是立堵,所謂立堵就是指從水壩的兩側向中間點進行逐漸合攏。最后一種就是平堵,平堵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填堵方式。具體來講,就是沿著水壩的軸線由上到下進行填堵。當填堵的物料超出水面的時候,就應當及時采取封堵的方法。以上幾種方式各具優點,在現實應用中應當充分結合不同情況,來選取施工方式。歸根究底,堵口施工技術的關鍵就是合攏施工。合攏就是指口門兩側進堵縮減至2m~3m 時。合攏后,還需要進行全面封堵。合攏的方法包括橫梁合攏、陳排合攏和關門合攏等。橫梁合攏是用直徑在20cm左右的粗木桿,橫放在龍口上,固定好后在橫桿前打下一排木樁,在中間填充土袋,阻斷水流;沉排合攏用樹枝綁扎成沉排,在沉排中放入適當土袋,用人力控制沉排漂浮到合攏處,穩定后拋壓土袋,直到土袋超過水面;關門合攏是用筆龍口寬度略長的木樁上捆扎柴草捆,使其卡在龍口處,能夠對水流進行攔截后,進行土袋的拋壓,完成合攏。
3.2.5 堤防堵口施工后的技術
在水利工程建設結束之后,對于堤壩的建設會通常遺留下部分截留壩,雖然占據的面積不大,但是通常會存在很多細小的空隙,這就又埋下了安全隱患。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還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這時我們通常采用提高堤頂的方式,但是由于水壩的斷面通常十分脆弱,容易引發較多問題,因此在提升堤頂的高度時,盡量將提高的高度控制在40cm~60cm,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防止水壩決口現象的發生,避免泄流事故帶來的損失。
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一系列的探討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對于水壩堤防的建設會受到周邊因素的影響,因此堵口施工技術的應用十分重要。應當充分結合實際情況,設置合理的方案,及時解決決口事故問題,以便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越.水壩堤防決口原因及堵口施工方法[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9):228.
[2]莫慶華.水壩堤防堵口的施工技術[J].大眾科技,2011(7):110-112.
[3]曾金水,涂啟龍,謝文金,等.福建省水利工程施工學科研究報告[J].海峽科學,2010(1):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