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雨
摘要:隨著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大力倡導裝配式建筑。與現澆式建筑相比,裝配式建筑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其他效益更高,但同時裝配式建筑也為工程管理帶來了新的問題,分析了裝配式建筑建設過程中管理的難點,并提出解決方案,為裝配式建筑大力推行提供管理對策。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工程管理
我國裝配式建筑在快速發展后受多種因素影響,逐漸進入寒冬期,直到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推廣應用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筑,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裝配式建筑才重新進入大眾的視野。
1 裝配式建筑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裝配式建筑提高了生產效率、施工質量有保證、施工周期短、減輕了勞動強度、經濟效益也更高,有利于突破建筑業發展瓶頸,全面提升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水平。同時裝配式建筑能簡化施工工序,構件吊裝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現場的安全,減少了對資源的消耗,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生態理念,綜合效益更高。
2 裝配式建筑對工程管理提出的新難點
對于總承包單位管理,大量構件在外觀上有較高的一致性,導致施工現場構件大量堆放,并且在安裝過程中很難在堆場中迅速、準確找到相應構件,也容易出現構件吊裝位置錯誤的現象,大大降低了裝配化建設效率,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影響建造過程。
裝配式建筑施工存在速度快、工程量大、精度要求高、施工難度大且復雜等特點,多以高空作業為主要方式,這樣的施工方式就比普通施工多了一些安全隱患問題,易發生高空墜物,觸電等風險。同時在施工過程中,裝配式建筑對構件的深化加工、垂直吊運、固定連接、裝配精度和作業人員技能要求較高。
3 解決方案
3.1 設計管理
裝配式建筑需要進行更精準的設計,施工單位集團應該組織設計研究院、施工單位及PC工廠組建技術團隊,根據施工圖并結合現場施工經驗,將各類施工圖歸類到工藝圖上,做到生產施工有理可依、有據可尋,既要保證滿足業主的建筑外觀和功能要求,又要保證生產的可操作性和施工的便利性。
3.2 建設全程信息化管理
建立裝配式建筑系統,業務流程包括工廠生產、運輸、安裝、監理驗收和資料歸檔等環節,對完成一個工序都要錄入其過程和檢驗結果,實現全過程、全方位的信息管理。整合供應鏈信息,改善預制構件產品管理效率,完善質量反饋機制,提高裝配式建筑建造精細化管控水平。
3.3 施工計劃管理
建筑單位要整體上對推進計劃進行精確排布,對每天的工作內容進行安排,并跟蹤計劃的執行;確定好現場安裝的先后順序、吊裝機械噸位、使用工具等各類標準。在實施過程中,隨時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保證資源價值的最大利用,特別是在其它環境發生變化時,要做到資源的柔性可控。
3.4 加強安全管理
為了進一步減少或杜絕裝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事故,首先要制定制定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綜合管理規范,明確各方管理職責、制度、標準和工作流程,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執行,強化施工人員的安全防范意識,以最大限度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保障施工人員生命財產安全。
3.5 健全建筑工程管理體系
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體系不適合裝配式建筑,要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建立一套符合實際的管理思路體系。同時優化管理部門的設置,保證每個部門都能夠切實履行責任。政府部門也要加大監管力度,做好協助的工作。有實力的企業應該深入研究,制定自有施工方案及施工工法,建立符合自身技術的標準體系,為行業標準做好標桿。
參考文獻
[1]張守峰.設計施工一體化是裝配式建筑發展的必然趨勢[J].施工技術,2016,45(16):1-5.
[2]文林峰.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重要意義[J].建設科技,2016,(z1):36-37.
[3]楊闖,劉香.我國裝配式住宅現存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建筑技術,2016,47(4):301-304.
[4]邱迪.基于信息化管控的裝配式建筑協同可視化管理技術與應用[J].建筑施工,2016,38(10):1476-1478.
[5]何宇峰.裝配式建筑施工特點與安全管理措施[J].四川水泥,2017,(5):262-262.
[6]方霞珍.高層住宅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的施工與組織[J].建筑施工,2015,(3):3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