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進良
柿樹因為適應性廣、結果早、年限長,而且耐瘠薄和干旱,抗病能力強,管理技術相對簡單,經濟收益較高,所以普遍受到農民的歡迎。特別是日本甜柿引入我國后,因其甘甜可口,可即采即食,深受消費者喜愛。隨著新農村建設推進和土地流轉速度加快,許多農業園區也把甜柿作為一種主要樹種來進行種植,滿足觀光客采摘之需,提高園區經濟收入,同時甜柿也是一種新興的綠化樹種。然而,由于不了解甜柿的生物學特性,缺乏種植甜柿的必要技術和經驗,盲目按照種植其他果樹的方法進行栽植,結果導致甜柿的栽植成活率極低,出現年年栽樹,年年補樹的現象。
為解決甜柿栽植成活率低的問題,筆者通過查閱相關書籍,借鑒他人經驗,在鞏義、新鄭等地進行栽植試驗,通過四年的探索,了解了柿樹的生物學特性,掌握了科學的栽植技術,使柿樹的栽植成活率普遍在95%以上。
1 選用大苗、壯苗
苗木粗壯、根系發達的柿樹,體內營養貯備充足,抗性強,不但栽植成活率高,而且栽植后發芽早,抽枝長,地徑增粗快,成形快,一般栽后第三年就有一定的經濟產量(圖1)。而那些纖細的苗木和缺乏細根的苗木,發芽一般較遲,抽枝短而少,據我們觀察,春季定植的以上兩種苗木,發芽時間大都在5月下旬以后,個別的發芽時間竟在7月下旬,到落葉時抽枝的長度不足6厘米。
另外,選用的苗木要盡量保證根系的完整性,不能有較大的損傷,因為傷口在單寧類物質的干擾下極難愈合,會降低成活率。
2 提倡就近帶土栽植,嚴禁根系外露時間過長
柿樹的根系因含有單寧類物質,在空氣中裸露時間過長,易導致毛細根褐變死亡,栽植后發新根困難,降低成活率。為解決這個問題,筆者提倡在育苗地附近實行就近帶土栽植,其成活率幾乎百分之百(圖2)。需要長途外購苗木者,起苗后應及時蘸泥漿,用包扎物(編織袋)套包保護根系,到栽植地后立即進行定植。不能定植的苗木應采用根部深埋濕土的方法進行假植,嚴禁采用向柿樹根部定時淋水的假植方式。
3 提倡早秋、晚春栽植
由于柿樹的根系活動具有特殊性,秋季根系活動停止早、春季根系活動開始遲,因此,栽植柿樹時間應在早秋、晚春。筆者的做法是在秋栽時,當柿樹的葉子開始出現落葉時,起苗定植;春栽時間一般要在柿芽將要萌動時為最好,如果柿芽膨大后露綠栽植,在旱嶺地會降低成活率。
4 科學澆好定根水,鋪好保墑膜
由于柿樹的根系滲透壓較低,新栽樹的根系固水能力差,如果土壤濕度不夠,極易造成柿樹根系失水,因此應科學澆好定根水。方法是:在定植后及時澆一次透水,4~5天后再補澆一次,待水滲下后扶正苗木填土至嫁接口下3厘米處,然后在樹盤下鋪一張80厘米見方的白色地膜,四周和果樹跟頸部用土壓實,可起到增溫保墑的效果(圖3)。
如果在發芽前發現土壤濕度不夠時,可再補澆一次水。
5 提倡低定干、樹干纏地膜或套薄膜袋
由于柿樹的根系活動晚于地上部,當春季來臨后,地上部會優先開始活動,飽滿的芽體就會出現膨大,當地下水分供應不上時,常常會導致“枯芽”,因此為了減少春季樹體養分的損失,筆者提倡在60厘米以下的次飽滿芽帶定干,延緩地上部的發芽時間,并于定干后在樹干上纏繞薄地膜或套薄膜袋,以減少水分的損失。注意:纏繞的單層地膜一定要緊貼樹干,尤其是芽體處,以利以后發芽(圖4)。
(作者聯系電話:138381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