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 楊拯
摘 要:全面從嚴治黨是新的形勢和任務的迫切要求,對于新形勢下黨的建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十八大以來,黨的建設以轉變作風為突破口,逐步推進到強力反腐、嚴明紀律、注重理想信念和制度建設等各個方面,全面從嚴治黨成為中國政治生態的常態。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是黨在總結自身執政歷史經驗、立足于黨的本質特征以及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所提出的黨建新思路,它歸根結底以法治為實現機制。
關鍵詞:從嚴治黨;常態化;動因;機制
Abstract:comprehensively and strictly administering the party is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the new situation and tasks,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party building in the new situation.Since the eighteen major,the party's construction has changed its style as a breakthrough,gradually advancing to the strong anti corruption,strict discipline,the emphasis on ideal and belief and system construction,and the rule of strict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has become the normal state of China's political ecology.To realize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party in an all-round way is the party's new idea of Party building,which is put forward by the party in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its own ruling,based on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y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It is in the final analysis that the rule of law is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是中國共產黨管黨治黨的基本思路和一貫主張。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從嚴治黨有其自身規律,對我們這樣一個老黨大黨來說,從嚴治黨更有其自身規律。”在全黨提出了從嚴治黨規律的重要命題。2014 年 1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又指出: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從而提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概念,并將其上升到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治國理政“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高度。這既是在實踐中對從嚴治黨規律的認識深化,也是站在時代前沿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和認識自覺。深入探究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內在驅動性因素和實現機制,對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和執政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的指導意義。
一、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動因
全面從嚴治黨是新一屆領導集體在正確分析世情、國情及黨情的時代背景下所提出來的一個全新的黨的建設命題。全面從嚴治黨初步形成了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基本理論觀點,是新形勢下深入推進黨的建設的總方針。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其長度表現為黨的建設新常態,其力度集中在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其尺度歸結到黨的紀律和規矩,其廣度覆蓋了黨的建設各個方面,其深度體現在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其效度落腳到取信于民、贏得民心。”全面從嚴治黨的“全面”指向于思想從嚴、干部從嚴、作風從嚴、反腐從嚴、紀律從嚴,將“嚴”貫徹落實到黨的建設的各個方面,著力于在黨內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而常態化則強調的是全面從嚴治黨所維系的運行狀態,即將黨的建設活動始終保持在“全面、嚴格”的良性運行軌道,并形成一種長期的良性運行機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是黨在總結自身執政歷史經驗、立足于黨的本質特征以及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所提出的黨建新思路,是多維動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必然結果。
1.全面執政以來黨的建設的經驗教訓,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歷史動因
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總結了建國以來黨的建設中忽視法治所帶來的深刻教訓,鮮明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以克服封建主義殘余對黨的建設的消極影響。1979 年,鄧小平在出席五屆全國人大第二次會議的黨內負責人會議時指出:“我們制定法律的步伐要加快。確實要搞法制,特別是高級干部要遵守法制。以后,黨委領導的作用第一條就是應該保證法律生效、有效。沒有立法以前,只能按政策辦事;法立了以后,堅決按法律辦事。”可見,改革開放以后,黨的領導集體開始意識到法治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并嘗試將黨的建設納入到法治的軌道體系內。因此,改革開放以來,“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逐漸成為歷屆領導集體的共識,同時,還把依靠法律作為管黨治黨的基本方式和路徑提出來,要求黨員干部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執行黨的紀律,嚴格黨員的教育監督管理,嚴肅處理各種違紀行為。全面執政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建設的歷史深刻地表明,依靠最高層領導人推動的人治抑或搞大規模群眾運動的方式治黨管黨存在極大的歷史局限性,把治黨管黨納入法治化軌道,是執政黨建設規律之必然要求。
2.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內驅力
政黨的先進性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自我變革和自身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和提升先進性,唯有不斷適應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才能獲得廣泛而深厚的合法性基礎。中國共產黨既是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也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是中國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維護者、發展者和實現者。長期以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項事業中獲得廣泛的群眾性支持并取得勝利,就在于它不僅能夠站在時代的前沿,順應時勢的發展潮流,引領中國的前進發展方向,還在于它自身有著強大的自我革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能力,而這種能力歸根結底就是管黨治黨的基本能力。
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必須以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良性政治生態環境為前提。通過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使黨員干部真正做到嚴于律己,為民務實清廉成為黨員隊伍的一種內在價值追求,從而為保持無產階級政黨的先進性提供堅實的組織基礎。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要著眼于“從嚴”和“常態”,對于“從嚴”,“最根本的是嚴格遵循執政黨建設規律進行制度建設,不斷增強黨內生活和黨的建設制度的嚴密性和科學性,既要有實體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制度,既要明確規定應該怎么辦,又要明確規定違反規定怎么處理,減少制度執行的自由裁量空間,推進黨的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而對于“常態”,則要立足于形成管黨治黨的長效約束機制,使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形成完善的運行機制,在多維互動中形成管黨治黨的強大合力作用。從而使思想建設與時俱進、組織建設高效優化、作風建設優良務實、制度建設健全有效、反腐倡廉建設科學推進成為黨的建設常態化舉措。
二、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實現機制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物質性領導力量,因此,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則務必從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指出:“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完善黨內法規制定體制機制,形成配套完備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運用黨內法規把黨要管黨、從嚴治黨落到實處,促進黨員、干部帶頭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這為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實現機制提供了清晰的路徑選擇,即通過完善和健全黨內的法規制度體系,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撐和保障。
1.以法治思維,完善黨內法規制度
制度問題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因此,健全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是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常態化的根本保障。2013年,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 -2017)》指出:力爭經過5年努力,基本形成涵蓋黨的建設和黨的工作主要領域、適應管黨治黨需要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框架,為到建黨100周年時全面建成內容科學、程序嚴密、配套完備、運行有效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打下堅實基礎。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命題,這為完善和理順黨內的法規制度提供了有益契機。長期以來,由于黨內法規制度的設計缺乏統籌性、協調性和長遠規劃,黨內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存在著某種程度的沖突、不協調、不銜接,這造成了黨內法規制度難以形成從嚴治黨的制度合力。因此,按照法治思維的價值要求,通過開展黨內法規制度的清理,系統性地理順黨內法規制度的內在邏輯聯系,促進黨內法規制度的協調統一是完善黨內法規制度、健全黨內制度體系的基本途徑。同時,還要通過不斷完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提高黨內法規的立法技術,使其在制度設計、制定程序、規范內容、制定技術等方面與國家立法配合銜接,將黨內法規中成熟的直接規范公權力運行的制度規定適時經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法律,實現黨內法規與國家法律的有機銜接,擴展黨內法規的制度空間。
2.樹立法治權威,強化黨員運用法治思維的能力和底線意識
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管黨治黨的基本思路。由于長期受到我國傳統歷史政治文化的影響,在黨內少數黨員干部法治信仰缺失、法治思維淡薄,權大于法、以言代法的現象比較突出,黨員干部運用法治的思維和能力明顯不足,難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因此,實現全面從嚴治黨從運動式到常態化、從傳統的人治模式到現代化的法治模式的轉變,最重要的就是要在黨內樹立法治權威,增強黨員的遵法守法意識,提高黨員干部運用法治思維改造自己主觀世界進而改造客觀世界的能力,強化底線意識,使嚴于律己、遵守既定的政治規矩成為黨員領導干部的一種執政習慣。全面從嚴治黨要善于把國家法律和黨規黨紀運用到管黨治黨的偉大實踐中,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戰略基點,提高黨規黨紀的權威性和執紀問責的嚴肅性,增強黨內制度規范的威懾力和約束力。而常態化則要求以黨內現有的規章制度為參考,按照違紀必究的政治原則,始終對違反黨規黨紀的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將黨內的不良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這樣才能切實保證黨內制度規范的長久生命力,使之形成管黨治黨的制度合力,提高中國共產黨治黨管黨的能力。
(作者單位:武漢航科物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