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
摘 要: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是,工業企業排放的大量廢氣也給環保建設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與汽車尾氣,森林火災和煙塵等污染源相比,工業鍋爐廢氣不僅排量大,而且集中。因此,工業企業鍋爐廢氣的處理尤為重要。本文將簡要介紹大氣污染的來源和危害,并對工業企業鍋爐的廢氣處理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大氣污染;節能減排;鍋爐廢氣
隨著中國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已經開始顯現。中國部分地區出現嚴重的水污染,空氣污染和土壤污染,對當地人民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最近的空氣污染比世界末日更加可怕。只能留在室內,避免吸入大量的灰塵顆粒導致肺部疾病。人們普遍認為,空氣污染主要來自工業廢氣、汽車尾氣、灰塵和森林火災。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中國工業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為社會的發展帶來了積極的推動,但同時,環境污染問題最為嚴重。“誰污染誰治理,全面管理,預防為主”是國家實施的工業企業的環境保護政策。但是,仍有大量企業為了經濟效益而無視污染狀況,而一些職能部門則缺乏監督。使得空氣污染的情況更加嚴峻。每年的火力發電廠、鋼鐵廠與化工廠等水泵的煤數以億計,產生的各種廢氣與粉塵更是難以想象。
一、大氣污染的來源及種類
大氣污染主要為工廠廢氣、汽車尾氣、農墾燒荒、森林失火、炊煙、塵土等。其中,工業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在對人類提供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大量的廢氣。火力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化工廠每年消耗的煤數以億計,煤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化物、粉塵等污染物難以估計。
空氣污染主要是工廠廢氣,汽車尾氣,農田燃燒,森林火災,煙霧,灰塵等造成的。其中,工業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支柱產業,給人類帶來了大量的廢氣,同時為人類提供了巨大的物質財富。火力發電廠,鋼鐵廠,水泥廠和化工廠每年消耗數億煤,煤燃燒所帶來的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更是難以估算。
二、大氣污染對環境的危害性分析
首先,空氣污染對人體非常有害。污染空氣中的大多數成分物質含有某些化學性質。一旦這些氣體通過人體呼吸道進入人體,它們就會引發各種疾病。即使它們與皮膚接觸,也可能造成某些損害,例如化學成分腐蝕等。污染物對人體的污染周期不確定,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發展。其次,空氣污染嚴重破壞了生物的生存環境。植物需要通過葉子,莖等進行光合作用,以滿足自身的營養需求,同時為大氣提供氧氣。空氣污染后,受污染的氣體與植物表面接觸,造成一定的破壞。此外,受負面影響污染的氣體進入植物內部,導致大量植物死亡,特別是對于珍惜植物而言,損失將難以估計,并且空氣污染對植物的破壞性破壞將是不可逆轉的。除植物外,空氣污染對動物的破壞也非常明顯。被污染的氣體感染動物的呼吸道,最終可能導致動物體質變弱甚至死亡。第三,污染的氣體與空氣中的水分接觸,形成的液體材料會腐蝕金屬,金屬建筑物的表面會有銹斑。第四,工業企業的空氣污染將對全球環境產生影響。空氣污染對臭氧層的破壞將導致人體接收更多的紫外線并引起相關疾病;被污染的大氣和水會凝結,形成酸雨,這將對一些水生動植物造成毀滅性打擊,氣候不斷異常,從而危及人類的生存。
三、大氣污染防治的急迫性
2011年9月,我國政府公布了《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2015年,全國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869噸標準煤(按2005年價格計算),比2010年的1.034噸標準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噸標準煤下降32%;“十二五”期間,實現節約能源
6.7億噸標準煤。2015年,全國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47.6萬噸、2086.4萬噸,比2010年的2551.7萬噸、2267.8萬噸分別下降8%;全國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分別控制在238.0萬噸、2046.2萬噸,比2010年的264.4萬噸、2273.6萬噸分別下降10%。
四、工業鍋爐減排分析
為減少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國家出臺十一五方案,淘汰了許多工藝不符合環保標準,污染排放量較大的小型企業,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此外,十二五的工作安排更是從技術角度出發,對工業廢氣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工業企業更新設備、完善環保機制提供科學指導。工業鍋爐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為了全面貫徹十二五精神,促進工業企業減排措施的應用,政府部門應加大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進行廢氣處理方面的研發。比如說可以通過吸附、汽提等方式,進行氯乙烯、乙炔氣的回收再利用;用黃磷尾氣作為發電資源,并提煉CO生產CH4等化工產品;利用醇烴化的工藝原理取代傳統銅洗技術;利用Na2CO3與HNO3尾氣中的氮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NaNO2以及NaNO3;通過電石、炭黑等物質與廢氣中的CO發生反應,為相關產業提供燃料以及化工原材料;利用氨氣水溶液吸收廢氣中的CO2,并采用深冷技術獲取干冰,也可以用堿性物質生成NaHCO3等。
五、企業對環保的投入促進環保產業發展
作為高污染源工業企業,一直是環保技術設備使用者,對環保技術及設備的要求越來越高,促使環保企業及相關科研機構不斷研發新技術、新工藝,同時對環保從業人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些因素都會使我國環保產業得到快速發展。統計顯示,1997年到2008年的12年間,產業收入總額從459.2億元增加到7900億元,占GDP2.6%,年均增長速度超過15%,高于GDP的增速,已涌現了一批產值超過10億元的現代化環保企業。即將出臺的《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我國環保產業提到一個更加快速發展的渠道上來,預計到2015年節能環保產業將占中國GDP總量的7%-8%。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探究印染廢水深度處理與回用關鍵技術,對提升印染行業生產過程中的廢水回用率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相關分析,在處理印染廢水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處理流程,能夠顯著提升印染廢水的處理效果,從而提升水資源的整體利用率,最終推動印染行業的穩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素榮.生態工業園建設的物質和能量集成[D].同濟大學,2006.
[2]孫偉,李興國.國產生物質鍋爐現狀調查報告[J].林業科技情報,2008(02):92-93.
(作者單位:廣東昊霖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