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濤
本文以作者在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泉州段項目(以下簡稱該項目)創新研究并開展的各類工地黨建活動為基礎,探索開展工地黨建工作的新方法,形成了“三促一聯動”的基本格局。
一、工地黨建機制保障——支部聯席會議
該項目結合實際工作情況,創新提出了支部聯席會議模式。通過定期、不定期召集各標段黨支部集中研討,將該項目黨建工作任務及目標細化到各標段黨支部,并督促、落實各標段黨支部執行情況。該模式具有會議組織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等特點,利于協調參建各方資源、理清工作思路,使各項工作銜接緊湊,有效的推進了工地黨建工作扎實開展,極大的提升了該項目全線標準化等管理工作的提升。
二、探索流動人口中青年才俊聯動培養積極分子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注重在青年農民、產業工人群體中發展黨員。在落實這一重大工作過程中,該項目經過調查發現:工人中的青年才俊因常年在外務工,戶籍地黨組織無法對其進行持續的考察和培養,大部分青年才俊多年都在“原地踏步”,無法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根據這一實際情況,該項目創新性的進行了“在流動人口中青年才俊聯動培養積極分子”的探索。
實施過程:第一階段-篩選:在優秀產業工人中尋找青年才俊并與其戶籍地黨組織進行確認,通過考察后擇優培養。第二階段-聯動:與培養對象戶籍基層黨組織進行洽談、商討達成共識,簽署聯動培養協議。第三階段-考察:同培養對象進行談話;持續考察工作生活中思想動態,形成原始考察記錄。第四階段-互動:通過互訪交流、函電往來,聯動雙方充分溝通確認培養對象的考察信息,夯實培養考察工作。第五階段-確定為發展對象:通過持續的考察后,聯動雙方均對其考察期的表現鑒定為優秀,通過黨支部聯合會議決議,決定將其確定為入黨發展對象。第六階段-持續培養:對其進行黨的理論知識教育,用黨員標準來要求發展對象,在考察過程中鼓勵發展對象積極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三、工地黨建促和諧
(一)亮黨徽,搭橋梁,打造路地和諧關系,解決征拆、阻工等難題
該項目以構建文明和諧的施工環境為導向,通過組織共建,對工地沿線的老黨員、孤寡老人、貧困戶等進行精準排查,采取結對子等方式長期堅持開展扶貧濟困并取得實效,創造無障礙施工環境,助力拆遷工作迅速開展。
A3標黨支部進場初期便勤跑腿,勤交流,通過慰問老黨員等扶貧濟困舉措,請他們出面幫忙宣傳征遷政策及修路益處,許多征遷難題便迎刃而解,僅用2個多月便完成了近八成的征遷任務。其中有1幢8層約6000平方的民房剛開始遲遲不肯拆除,后來在當地老黨員的主動幫助協調下,8層樓在短短的一周內拆除完畢,為工程建設順利有序推進創造條件。
A4標積極與南安市交通局、石井鎮政府、邊防派出所、學校等開展結對聯創共建,通過專題學習、主題黨日等方式,發揮雙方優勢,形成合力,解決了土方借方及涉路施工協調等問題。如與揚山小學開展的操場硬化黨務共建活動,取得了學生家長的認可與信任,積極主動帶頭勸說阻工居民,有效的化解了村民阻工問題,營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
(二)建立民生臺賬,開展愛心幫扶
該項目積極推行路地共建,開展“愛心摸底”活動,了解民生訴求,建立“民生臺賬”,落實“惠民”工程,踐行社會責任,彰顯企業擔當,促進了和諧的路地關系,構建了穩定的建設環境。
(三)創建流動黨員監督班組考核機制
為完善項目對施工班組考核流程,保障對班組考核評優工作的順利開展,項目建立《流動黨員監督班組考核機制》,賦予流動黨員更多話語權,并對監督員的資格、職責、權利、義務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使流動黨員在項目對班組考核的各環節起到監督作用,使班組考核更加公開、公平、公正,促進項目部與班組關系更加和諧。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提供了助力。
四、工地黨建促安全
(一)黨群安全監督員
該項目選撥聘用以工地流動黨員為主的工人為項目的黨群安全監督員,通過他們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身作則,調動全體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同時,分片區劃分責任人,全覆蓋施工現場,采取獎勵機制,鼓勵全員參與,使他們在生產一線、作業班組、重點崗位嚴查隱患力堵漏洞作用更為明顯,現場安全生產得到保證。
(二)安全教育輔導員
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班組是完成施工任務的主要力量。為增強一線施工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將工地黨建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教育、管理當中,該項目積極探索研究出了安全教育輔導員機制。聘用以工地流動黨員為主的工人為安全教育輔導員,每天堅持對員工進行安全教育,講要點、講操作、講事項,提升員工安全意識。
通過堅持開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斷改進方式方法,很多施工班組逐漸改變了最開始的精神面貌懶散、組織紀律渙散、安全生產意識不強的現象,變成了一支精神抖擻、紀律嚴明、整齊劃一、視安全為生命的優秀施工隊伍,項目現場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流動黨員義務巡邏隊
通過在班組選撥流動黨員和先進分子組建流動黨員義務巡邏隊,制定巡邏隊工作制度與巡邏計劃,并邀請派出所對巡邏隊進行相關防盜、應對措施培訓,配備相應裝備,有效的維護了施工現場的治安環境,保障了項目的物資財產安全,到目前為止,各標段未再發生一起偷盜事件。
巡邏過程中巡邏隊還成功解救了由于交通事故導致起火的車上受傷的3人,此事件被南安市電視臺深入報道,并受到當地政府等單位嘉獎。為了更好的提升義務巡邏隊參與社會治理的作用,項目與當地村鎮、派出所簽訂群防共管、聯防聯動協議,開展不定期聯合大巡邏活動,深度融入當地社會治安管理,彰顯央企責任。
(四)工地黨建助推安全管理信息化
該項目運用自主開發并取得國家專利的《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全員監控管理系統》,充分發揮“雙員”作用,全員參與,線上線下立體互動,創新實現了“從上至下”的“封閉式少數人監控安全”到“自下而上”的“開放式全員監控安全”的工地安全管理模式轉變,有效的保障了項目施工生產安全。
五、工地黨建促標準化提升
(一)意識行為
充分發揮黨建輔導站的前沿陣地作用,通過對一線工人系統培訓,讓工人樹立“大國工匠,從我做起”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黨群安全監督員、安全教育輔導員的示范作用,規范工人的作業行為;從思想意識和作業行為兩方面夯實標準化基礎。
(二)材料設備
通過黨員先鋒模范班組的創建,充分調動廣大黨員的主觀能動性,著重對材料進場檢驗,設備進場驗收進行監督,施工過程中加強對設備的維修保養和對材料的動態監控,確保材料設備滿足標準化施工要求。
(三)生產過程
建立以施工一線黨員為主的黨員先鋒隊和技術骨干組成的青年突擊隊。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黨員先鋒隊與青年突擊隊協同開展工作,優化了主橋樁基等施工方案,推動了生產過程標準化。
(四)生產環境
以工地黨建為抓手,通過信息化助推安全管理模式從“封閉”到“開放”的實踐創新,打造標準的安全生產環境;在優秀班組、優秀個人的帶動下,營造符合標準的綠色環保生產環境。
(五)工程產品
通過深入開展黨建工作,依托各類創新活動的開展,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廣大員工、產業工人的責任心、積極性,實現黨建促工建的最終目標,打造品質工程。
(作者單位:中交一公局廈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