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群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了工程設計對造價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將分析建筑工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并提出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措施,希望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從而促進建筑行業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建筑工程;設計;造價
前言:隨著時代的進步,加強對工程造價的管理已經成為了一項重要工作。工程設計在造價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必須充分了解建筑工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并通過相關的措施,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對工程造價進行合理控制,從而為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建筑工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
(一)宏觀影響
1.設計方案的影響
建筑工程的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著工程的造價。因此,相關的設計人員在對方案進行設計的時候,必須保證工程結構的科學性以及布局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礎上,對材料的種類與用量進行有效控制,防止材料浪費問題的出現,從而有效降低工程的造價。同時,在設計結構體系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建筑的經濟性與美觀性,并通過與抗側力結構體系的結合,在減少成本投入的同時提高建筑的防震能力。另外,工程中的經常性費用也會受到設計方案的影響。例如,實際施工中的設備維修費用以及夜間照明費用都是工程必不可少的費用,而其使用是否合理與設計方案的合理性有著緊密的聯系[1]。
2.設計過程的影響
工程的造價也會受到設計過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材料選擇、鋼筋連接方式以及截面尺寸等方面。例如,在選擇施工材料的時候,若是選擇的材料不是市場上常見的材料,那么就會大大增加工程的造價。同時,不同等級的鋼筋材料,其在價格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工作人員在設計過程中也要重視對造價的控制,并通過對材料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從而有效降低成本的投入。
3.設計質量的影響
建筑工程設計的質量也會影響到工程的造價。若是設計質量高的話,那么不僅可以保證工程的質量與安全,還可以適當地降低工程的造價;若是設計質量差的話,不僅無法對施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還很容易出現安全事故。因此,工作人員必須保證設計的質量,盡可能的避免由于設計問題而導致的安全事故的發生,從而有效控制施工造價。
(二)微觀影響
1.結構體系的影響
目前,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使用的都是鋼筋混凝土結構,而這種結構又可以被細分成剪力墻結構、簡體結構、框架結構以及板柱-剪力墻結構等。在設計過程中,不同的結構體系對工程造價有著不同的影響。以剪力墻結構為例,在對其進行平面布置時,相關的建筑設計人員就應該加強與結構設計人員交流,盡量不在轉角的位置開窗,并保留轉角的剪力墻。而在這一過程中,相關的構件對于混凝土的要求也會變高,從而加大工程的成本。另外,由于對建筑的功能沒有清楚的認識,部分工作人員在設計時會出現荷載取值不合理的問題,而這也會使工程造價增加。
2.結構材料的影響
不同結構材料的選擇也會給工程造價帶來一定的影響。結構材料的影響主要是通過鋼筋種類以及混凝土設計強度兩方面表現出來的。在選擇鋼筋種類的時候,要想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就必須選擇等級相對較高的鋼筋。例如,在對某些大跨度、無梁板的建筑進行設計的時候,若是使用φ8-φ12HPB300級的鋼筋的話,那么其所需要的鋼筋通常是使用φ8-φ10HRB400級鋼筋的一倍多,這就大大增加了工程的造價。而對于混凝土設計強度來說,不同的建筑需要不同的強度,若是混凝土設計強度較高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會提高工程的造價。例如,對于普通建筑來說,由于其開間比較小,使用C30混凝土就可以滿足實際施工的需求。若是使用C40混凝土的話,不僅會增加施工成本,還很可能使墻面或者是樓板出現裂縫問題,而且后期的補修工作也會使施工成本上升。
3.構件尺寸的影響
在對工程進行設計的時候,還要對墻與柱的截面尺寸進行合理的設計。墻與柱都屬于壓彎構件,應該根據實際的構造需要分析其筋配量,并在保證其符合標準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作業。需要注意的是,柱的軸壓不能太小,否則會使截面尺寸變大,這樣不僅會影響房屋的使用,還會增加工程的造價。
二、建筑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一)建立健全的結構設計機制
要想在設計階段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管理,就必須建立起健全的結構設計機制,并通過相關的行業標準與操守,為建筑設計提供有效保障。同時,還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設計系統行業體系,使其可以對市場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反映,并可以通過與行業熱點、高新技術的融合,提高設計評定的標準。利用科學的評價體系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可以有效保證設計方案的合理性,避免進行重復設計,有利于對工程造價進行控制。
(二)實施限額設計
針對成本投入與工程質量比例不合理的現象,可以通過限額設計這一方法的實施來進行解決。限額設計指的就是提前確定建筑工程的大體造價,并以此為基礎,對工程進行相關的設計。其主要的設計過程如下:首先,先根據批準的任務書對工程進行初步設計,之后對施工圖的設計進行概算控制,最后再把其細分到各個專業進行概算。這種層層的控制,改變了以往工程設計不算賬的局面,可以對資金進行合理配置,有利于工程造價的降低。
(三)加強對設計過程的監管
目前,僅僅只是通過設計單位自身對設計進行監管,已經無法滿足工程造價管理的需求。因此,必須加大對設計過程的監管力度,并通過第三方監理單位的引入,加強對設計單位的管理,從而在保證設計質量的同時,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相關的監理人員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首先,應該加強對整個設計過程的監督,防止由于工作人員失誤而造成的設計漏洞;其次,在設計完成后,應該與設計人員、施工單位等一起審查工程,保證其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可操作性;最后,若是出現設計變更問題的話,應該保證相關的技術人員可以及時對其進行處理,從而有效避免由于重復變更而造成的成本增加問題的出現[2]。
結論:進入新時代后,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對設計階段的造價進行有效管理逐漸得到了人們廣泛的重視。因此,必須通過建立健全結構設計機制、實施限額設計以及加強對設計過程的監管等方法,提高管理的水平,加強對造價的控制,從而促進建筑行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魏銘成.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初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10):491.
[2]袁云高.建筑工程結構設計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J].山西建筑,2016,42(07):241-242.
(作者單位:長沙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