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嘉唯 蔡清
摘 要:高校學生會干部在學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們是學校各級黨團組織和學生管理職能部門聯系學生的紐帶和橋梁,是學校各項教育管理工作的具體參與者和實施者。因此,加強學生會新晉干事的培養,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對于發揮他們在學風校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方面的作用,促進高校的穩定和發展具是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管理學;學生會;新干事
一、加強高校學生會新干事培養的重要性
高校學生會干部及成員是學校黨政組織聯系學生的橋梁和紐帶,他們在校園文化建設、學風校風建設,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代大學生一般沒有任何工作經歷,缺乏社會經驗,為人處世尚不成熟,因而迫切需要提高其素質與工作能力。學生會成員在工作中要接觸各種事情,要協調各種復雜的關系。工作中的成功經驗或失敗教訓,對每一個學生會成員來說都是極大的收獲,可以幫助他們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使其在走向社會后能更快、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需要。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培養高素質學生會干部隊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
二、高校學生會新成員存在的問題
(一)動機不純,缺乏奉獻精神
受當前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有的學生會成員動機不純,功利思想嚴重,認為當學生會成員在入黨、綜合考評等方面可以獲得好處;有的擔任學生會成員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和優越感;有的學生會成員則在工作中講條件、講索取,缺乏奉獻精神,吃苦精神,凡事斤斤計較,不愿吃“虧”。
(二)學習與工作的關系處理不當
有些學生會干事,特別是新干事,不能合理安排學生會工作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出現學習與工作發生沖突和矛盾的問題。部分學生會成員因缺乏協調能力,分不清主次,導致考試成績不理想,甚至有的出現幾門課程補考的現象。
(三)工作缺乏創新意識
實踐工作中,許多學生會成員,特別是新成員缺乏創新意識,往往存在照搬往屆工作經驗、工作方法簡單,單純聽從工作安排的問題,不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根據新形勢、新情況,提出新的工作方法,解決新問題,探索精神不足等問題。
(四)學生會干部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
學生會成員是“流水的兵”,流動性很大,每年都要對學生會干部及干事進行一次調整。每年一次的新老接替,雖有新鮮血液注人,但也影響了學生會工作的連貫性和規范性。為此,團委老師要花很多精力指導他們的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和鍛煉,工作上能獨擋一面,這時他們又要面臨畢業和實習,意味著學生會干部又要進行一次新的調整。
三、《管理學原理》在學生會新干事培養中的體現
《管理學原理》是一門研究人類管理活動規律及其應用的科學。管理的通識定義為通過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協調以人為中心的組織資源與職能活動,以有效實現組織目標的社會活動。
(一)管理學的組織職能在學生會工作中的體現
1.學生會招新工作體現出了人力資源管理中招聘的思想
學生會是一個流動的組織,每一年都有一批畢業生或進入高年級的成員離開組織,這就需要及時為組織補充新鮮血液,以確保工作有序開展。各部門應根據本部門工作特色,擬定本部門招聘人數和要求,在校園內進行大力宣傳,通過筆試、初試、復試等環節進行選拔,以確保組織招到需要的人才。
2.學生會新成員培訓工作體現出了人力資源管理中培訓的思想
為了更好地開展學生會工作,學生會各部門都會組織相關培訓,邀請負責學生管理工作的老師對新成員進行思維認知、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培訓,以使他們充分了解學生會,明確本部門的工作職責,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3.學生會各部門和成員的考核工作體現出人力資源管理中績效考核的思想
為了促進學校團學工作的健康發展,校學生會要對各院(系)學生會進行考核各院(系)學生會要對各部門進行考核各部門要對部門成員進行考核。通過層層考核,以確保組織目標的順利實現。
(二)管理學的領導職能在學生會工作中的體現
領導職能主要體現在指揮、激勵、協調三方面。各級學生會需要對所屬下級各種活動進行組織領導,使下屬明確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意義,以順利實現組織目標。學生會新成員在工作中常常遇到挫折和限制,導致他們缺乏信心和希望。作為學生干部,要發揮激勵作用,正確地引導他們,鼓勵他們,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強化他們對組織的忠誠度,確保組織目標的實現。學生會新晉成員個性不同,思想上難免會產生分歧,這就需要學生會干部及時協調處理,避免在實際工作中產生偏差。當然,有時候學生會各部門之間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忽視了集體利益,也需要學生會干部出來協調,以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
(三)管理學的控制職能在學生會工作中的體現
學生會管理中的控制是指學生會干部為了保證實際工作與計劃一致而采取的一切行動。從學生會管理的效果來講,控制比計劃更重要。它包括事前控制、過程控制與事后控制。
四、基于管理學原理的高校學生會考評體系的構建
(一)合理選擇評價者
按照管理學的原理,考評可采用自我考評、上級考評、同行考評和下級考評等多種方式。所以,高校學生會的考評可以采用自評,學生會內部上下級的互評以及不同學院(系)學生會的交流評價等多種方式。由于學生會的工作對象包括學生,在評價者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普通同學和班級干部的比例,避免在考評中“互相唱高調”從而影響公正性。
(二)認真把握考評標準
有效的績效考核體系應該同時具備敏感性、可靠性、準確性、使用性和可接受性五個標準。敏感性是指考核體系能有效反映學生會成員工作能力和實際效果的差別,否則既不利于優秀成員脫穎而出,也不利于管理者進行人事管理等決策??煽啃灾饕獜娬{參評者對評價指標的理解具有一致性,避免因理解上的偏差影響最終評價結論,比如考證指標中避免出現“酌情加分”等字眼,不易把握分寸。準確性指的是把工作標性和組織目標聯系起來,把工作要素和評價內容聯系起,從此確定工作的績效??山邮苄允侵缚荚u對象對考評體系的認可程度,按照學生聯合會章程的規定,正規有效的考評體系應該得到學生委員會議的表決通過方可以實施,從另一個角度說,考評體系得到管理人員和學生會成員的支持是確??荚u結果理想的重要條件。
(三)注重考評結果的反債
考評不應出現“重考核、輕反饋”的現象。只有當考評的結果反饋給考評對象,才有利于其改進工作水平,這里需要較高的信息溝通技巧,一般來說,反映學生會個人或部門的優點信息比較容易傳遞,反映缺點的信息則不易傳達,為此,需要學生會的管理者講究溝通藝術,注意方式方法,使反饋能真正起到它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黎.管理學原理[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3
[2]丁孝林.高校優秀學生千部培養教育研究[J].新西部,2007(12).
項目來源:平頂山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項目-基于管理學原理的學生會新干事培養模式的探討(KCJJ20182142)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賀嘉唯,女,(1997-),河南人,本科在讀,專業:環境設計
通訊作者:蔡清,女,(1982-),黑龍江人,講師,研究方向:益智型景觀設計。
(作者單位:平頂山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