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摘 要:伴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不少的城市已經初具規模,此時城市地下管網更為密集復雜,有很多的資料是需要進行及時有效的經管,但因前期傳統的管理形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當下地下管網復雜系統的需求,為此,要想順利的開展城市地下管網管理及測量工作,就一定要從現代化城市管理準求入手,創建出一套適合目前城市發展、可以在短時間內對地下管網進行綜合查詢、提供真實可靠地下管網數據的專業化地下管網信息系統。
關鍵詞:城市;地下管網;測量;技術
1 對城市地下管網測量的重要性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進程不斷深化,地下管網的發展也是相當快的。地下管網作為城市基礎設施中一個關鍵的部分,是城市經濟發展有序進行的重要基礎。城市地下管線的種類較多,常用的管網主要有防空管道、排氣、輸氣以及電信電纜等,除此之外,還存在諸多的工業運輸管道。從城市當前的發展和規劃中來看,為了更進一步保證人們的生產生活,同時促進城市實現進一步的發展,就需要對城市的地下管網不斷的進行完善。從當前城市發展的現狀而言,以往的地下管線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使用城市發展的速度,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不斷的對城市地下管網的的信息系統進行完善,促使城市地下管網管理實現科學化,這樣才能促使城市地下管網保證正常的運行,使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能夠得到保證。
2 地下管網的測量精度要求
按城市地下管網測量技術要求,管線探測精度如下:隱蔽管線點的探測精度,平面位置探查限差為 ,埋深探查限差為 。管線點的測量精度,管線點的解析坐標中誤差(指測點相對鄰近解析控制點)不大于±5cm,高程中誤差(據測點相對于鄰近高程控制點)不大于±3cm。地下管線圖上測量點位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5mm。
3 測量技術在城市地下管線的應用
3.1測量技術使城市地下管線與當地城市平面和高程系統相一致。
為便于城市地下管線點聯測及相關地物、地形測量,需在城市的等級控制網的基礎上進行平面控制測量和高程控制測量,使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與當地城市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相一致。平面控制測量可采用GNSS技術或地面邊角測量技術平面控制網、導線網,高程控制測量則可采用水準測量或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測量。隨著網絡RTK技術的廣泛應用,可直接與城市CORS系統相連獲取點位平面坐標及高程,以提高測量效率。
3.2測量技術在已有城市地下管線的作用
3.2.1明顯管線點的測量
城市地下管線中,明顯管線點主要是一些附屬設施,如儀表井、檢查井、變壓箱、消防栓、閥門以及接線箱等。對于該類管線點,可測繪技術人員可以直接將其打開進行量測,采用的鋼尺必須經過檢驗符合標準,且讀數單位至厘米。管線點的平面位置及高程可采用坐標法或RTK法測量。使用RTK法進行管線點測量時須顧及周圍環境對其影響。測量完畢后,對其進行進一步的實地核查。制作專門的調查表,對測量的詳細信息進行統計歸納。
3.2.2隱蔽管線點的測量
對于金屬管線來說,其主要探測方法為夾鉗法、直連法以及感應法;平面定位方法為極值法,必要時用極小值法進行輔助測量;定深寬度為70%極值。對于非金屬管線,首要目標是進行給水砼管。先完成明顯井的測量及深埋工作;采用感應法對其剖面曲線進行實測,確定管線的平面位置;用地質雷達對可探測地段進行核查;確定可開挖地段,然后進行開挖。其次是排水管道的測量。排水管道的主要測量方法為開井調查法。電信管線的主要探測方法為夾鉗法。測量過程中平面位置的確定采用等效中心修正法;現場測定深埋的比值,采用的方法為70% 極值法。采用夾鉗法進行測量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困難,應使用感應法進行探測。該探測法在實施時應輔以綜合法,以便探測中出現疑難點時,立即開挖驗證。而電力管線則可直接揭開蓋板進行測量。
3.3測量技術在新建城市地下管線的作用
測量技術為新建城市地下管線提供定線測量和竣工測量兩項技術支持。地下管線定線測量是依據經批準的線路設計施工圖和定線條件進行的,主要采用全站儀極坐標、交會法和GNSS定位法進行測量。定線測量過程中,進行控制點校核、圖形校核和坐標校核等各種校核測量,校核限差符合有關規范要求。地下管線竣工測量則是把圖上的設計管線放樣到實地,對新敷設管線進行測繪。該項工作一般在覆土前進行,主要內容有管線調查、測量和資料整理。當管線在覆土前不能施測時,設置管線待測點,將設置位置準確的引到地面上,做好點之記。
3.4測量技術在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網信息系統方面的作用
因城市地下管線信息量巨大,通過采用GIS技術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網信息系統,全面有效的反映各類地下管線的空間位置、分布及其相互關系,為快速準確的檢索查詢管線信息,進行各種統計分析和空間分析,提供了圖、文、聲、像并茂的技術資料,從根本上改變低效率的人工管理模式,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在出現公共安全和突發事故,如發生地震、暴雨災害和水管破裂、煤氣泄漏和電線火災等事故時,能快速進行查詢、分析,制定出搶救方案,從而保證保證城市生命線安全有序運行。
3.5城市地下管線測量的技術要點
管線圖測繪精度則應保證地下管線與鄰近的建筑物、相鄰管線以及規劃道路中心線的間距中誤差不得大于圖上±0.5mm。在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測量工作后,必須進行質量檢查。檢查取樣應遵循“均勻分布、隨機抽取”和有代表性的原則,在不同時間由不同的操作人員進行。明顯管線點通過儀器重復探測進行質量檢查,重復探測點數不少于全測區總點數的5%,統計計算點位中誤差、埋深中誤差。隱蔽管線點則通過開挖驗證的方法進行檢查,開挖點數不少于隱蔽管線點總點數的1%且不少于3個點。內業須對所有成果進行100%的檢查,并作好記錄。
4 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城市地下管線的布置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將愈加復雜,所以其對工程測量的依賴性將愈加強烈,這使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測量方法所面臨的挑戰難度逐漸增大,為滿足城市地下管線科學布置的需求,其測量方法需要結合相應的技術及理論成果進行不斷的完善,所以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測量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成媛.城市地下管網及其設施的公共安全隱患及預防[J].法制與社會.2017(01)
[2]呂釗.城市地下管網普查及其可視化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7(14)
[3]趙占坤,薛玉倩,劉麗華,王玉凡.城市地下管網管理系統數據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6(04)
[4]王洪林,曾范航.城市地下管網探測技術的發展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19)
(作者單位:山東正元地球物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