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漢統治者總結前朝經驗教訓,并吸收其文化政策成果,從而實行了一系列對思想意識和文學創作都影響深遠的文化政策。通過梳理《史記》、《漢書》等西漢相關文獻,可整理出西漢文化政策相關內容。對其歸納整理,可看出西漢文化政策所表現出的禮樂政策。通過對各方面禮樂政策進行簡要總結闡述,也可以歸納出西漢在禮樂政策方面的特征。
關鍵詞:西漢;文化政策;禮樂政策
西漢的文化政策是建立在大一統的思想之上的。西漢作為大一統王朝,其文化政策因為體現出相對統一的特征。梳理《史記》、《漢書》等文獻,可以看出西漢文化政策中的禮樂政策的相關特征。
西漢的禮樂政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創建禮制,完備禮儀法規。第二,采集民間音樂,編創音樂系統。西漢開創了自己的雅樂系統,也是變俗樂為雅樂的開始。第三,設立音樂機構。西漢主要的音樂機構是太樂署和樂府。其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對漢代禮樂制度的完善起到了較大作用。
第一,創建禮制。漢朝建立在亡秦的基礎之上。漢初的禮樂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借鑒秦代制度,隨后逐漸建立一系列適合當代的禮法制度。高祖時期,叔孫通借助儒生,創立了一套簡單可行、便于快速推廣的禮法制度,并獲得較好成效。漢文帝時,賈誼也協助進行了漢初禮法制度的創立與完善。之后,西漢禮法制度不斷發展成熟,逐漸形成完善的體系。禮制方面提倡“君尊臣卑”,適應了當時加強皇權尊嚴的需要,受到統治者的歡迎。例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說:“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天子巡狩海內,修上古神祠,封禪,興禮樂。《漢書·宣帝紀》:秋八月,詔曰:“夫婚姻之禮,人倫之大者也。酒食之會,所以行禮樂也。今郡國二千石或擅為苛禁,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賀召。由是廢鄉黨之禮,令民亡所樂,非所以導民也。《詩》不云乎?《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說:“奉常,秦官,掌宗廟禮儀,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屬官有太樂、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醫六令丞,又均官、都水兩長丞,又諸廟寢園食宮令長丞,有雍太宰、太祝令丞,五畤各一尉。又博士及諸陵縣皆屬焉。景帝中六年更名太祝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更曰廟祀,初置太卜。博士,秦官,掌通古今,秩比六百石,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元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第二、采集民間音樂,編創音樂系統。采集民間音樂的傳統,在西周時期便已有之。漢初也延續這一傳統。采集而來的民間音樂,加以改進,可在宮廷進行演奏。西漢通過一些列舉措,使民間音樂得到保存和流傳,也促進了音樂機構的設立。西漢統治者改造俗樂,以俗變雅,在雅樂漸失的情況下,開創了自己的雅樂系統,這也是西漢變俗樂為雅樂的開始。例如:《漢書·禮樂志》說:“高祖時,叔孫通因秦樂人制宗廟樂。”《漢書·武帝紀》說:“孝武初立……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漢書·禮樂志》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四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僻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科明,民所知從矣。”《漢書·武帝紀》:“孝武初立……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
三、設立音樂機構。西漢主要的音樂機構是太樂署和樂府。創立太樂署,主要掌管雅樂舞蹈。雅樂雅舞是沿襲周代之樂舞,主要用于郊廟祭祀、朝享射儀。漢武帝時期設獨立的音樂管理機構——樂府。樂府創立后,收集編纂各地民間音樂、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對漢代禮樂制度的完善起到了較大作用。例如:《漢書·禮樂志》說:“至武帝定郊祀之禮……乃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謳。以李延年為協律都尉,多舉司馬相如等數十人造為詩賦,略論律呂,以合八音之調,作十九章之歌。”《史記·封禪書》說:“古者祠天地皆有樂,而神抵可得而禮。”《漢書·律歷志》說:“而元帝時,郎中京房知五聲之音,六律之數。上使太子太傅玄成、諫議大夫章。雜試問房于樂府。” 《漢書·百官公卿表》說:“少府,秦官。掌山海池澤之稅,以給共養,有六壓。屬官有尚書、符節、太醫、太官、湯官、導官、樂府、若盧、考工室、左弋、居室、甘泉居室、左右司空、東織、西織、東園匠十六官令垂,又胞人、都水、均官三長壓,又上林中十池監,又中書渴者、黃門、鉤盾、尚方、御府、永巷、內者、宦者。官令壓。諸仆射、署長、中黃門皆屬焉。”《漢書·禮樂志》說:“今漢郊廟詩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調均,又不協于律,……皆以鄭聲施于朝廷。”
參考文獻
[1](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5.
[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2005.
[4](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作者簡介
劉再展,男,漢族,1990年8月生,河南省平頂山市人,碩士學歷。現為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
(作者單位:中央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