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營
摘 要:清末改革是中國近代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包括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他們由不同的階級領導,結果卻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三個運動各有不同,有著不同的內容、歷史影響及意義、失敗的原因和歷史教訓。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也是封建社會的尾聲。它如一個老人,面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它也曾做過拼死的掙扎。當外國的鐵蹄一步步踏入中國,它意識到了危險的存在,于是它開始了自己的掙扎,這就是清末改革。清末改革共有三部曲,每一部都有不一樣的聲音,給歷史以讓歷史更加有聲。
關鍵詞:清末改革;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
一、洋務運動
為了挽救清政府的統治危機,封建統治階級中的部分成員如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主張引進、仿造西方的武器裝備和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創設近代企業,興辦洋務。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
(一)內容:從19世紀60到90年代,洋務派舉辦的洋務事業主要有三個方面:
1.興辦近代企業
近代企業有兩個方面,首先是軍用企業,其中規模較大的是江南制造總局,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是當時國內最大的造船廠、天津機器局、湖北槍炮廠。其次是創辦民用企業,其中重要的有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和上海織布局,這些企業基本上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近代企業。
2.建立新式海軍
清政府積極籌辦海防、建立海軍。從19世紀70到90年代,分別建立成以北洋水師為主力的南洋水師、福建水師、廣東水師等四大水師。
3.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
洋務派創辦新式學堂,包括翻譯學堂、工藝學堂、軍事學堂,培養翻譯、專門、海軍人才。還派遣赴美幼童及官費赴歐留學生。
(二)洋務運動的影響及意義:
1.創辦軍事和民用企業,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某些促進作用。
2.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這是中國近代教育的開始。給中國帶來了洋務知識,開闊了眼界。
3.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工商業者的社會地位有了些許的提升,這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
(三)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
1.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清政府想發展近代企業,卻又要抑制資本主義的發展。想培養洋務人才,卻又不改變科舉制度。
2.洋務運動對外國有依賴性。洋務派官員主張對外求和,他們所行辦的企業都依賴外國,他們企圖通過外國人來達到“自強”“求富”的目的,顯然是不可能的。
3.洋務企業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務派創辦的雖是資本主義性質的企業,但是卻由政府管理,企業內部極其腐敗,充斥著營私舞弊、貪污受賄、揮霍浪費等官場惡習。從“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1]就可見一斑了。
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2]可見其弊病至深。
(四)教訓:封建地主階級不可能完成自救。
二、戊戌變法
為了挽救越來越嚴重的民族危機,在維新派的推動和策劃下,富有愛國心、想要有所作為但又無實權的年輕的光緒皇帝從慈禧太后的手里奪取統治大權,希望通過維新變法來救亡圖存。1898年6月11 日,他頒布了“明定國是”諭旨,宣布開始維新變法。變法持續了103天,史稱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
(一)從內容來說,涉及四個方面:
1.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裁撤閑散、重疊機構;裁撤冗員,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向皇上上書言事;準許旗人自謀生計,取消他們享受國家供養的特權。
2.經濟方面:保護鼓勵農商業和交通采礦業,中央設立農工商總局和鐵路礦務總局,各省設立商務局;提倡開辦實業,獎勵發明創造;注重農業發展,提倡西法墾殖,建立新式農場;廣辦郵政,修筑鐵路;開辦商學、商報,設立商會等各類組織;改革財政,編制國家預算。
3.軍事方面:裁減舊式綠營軍,改練新式陸軍;采用西洋兵制,練習洋操,習洋槍等。
4.文化教育方面:創設京師大學堂,各省書院改為高等學堂,在各地設立中、小學堂;提倡西學,廢除八股,改試策論,開經濟特科;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獎勵新著,獎勵創辦報刊,準許自由組織學會。
這次變法遭到了封建勢力的嚴重抵制,因此以失敗告終。
(二)這次變法雖然失敗,但在歷史上卻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
1.戊戌變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維新人士不顧生死,扛起救國的大旗。他們的行為體現著愛國主義精神,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
2.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維新派主張用君主立憲制徹底代替君主專制制度,雖然沒有成功,但卻嚴重地沖擊了封建制度。
3.戊戌變法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這次運動是西方的政治與民主思想在國內得以傳播,資產階級新文化有了一席之地。行辦新式學堂,促進了近代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失敗的原因及教訓:戊戌變法的失敗是其自身的局限性和守舊勢力的強大造成的。他們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一、不敢否定封建主義二、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三、脫離人民群眾。它帶給我們的教訓就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企圖通過統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運動的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富強,必須用革命的手段,推到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聯合統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
譚嗣同說“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3]縱有愛國之志,難逃失敗命運。
結語
清政府就像個小丑,不知道這樣的表演根本拯救不了自己的生命。要自救,就必須要真正革自己的命。只有徹底推翻封建統治才能真正使中國真正的更富、更強。
參考文獻
[1] 徐秀虹 吳敬梓與儒林外史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99年
[2] 梁啟超《李鴻章傳》 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9年
[3] 譚嗣同《獄中題壁》《譚嗣同全集》 中華書局出版 1954年
(作者單位:河北大學政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