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皮卡修 圖孔雀綠

喵咪:校園“食光”記錄的不僅是我們每天吃的飯,現在想來更是懷念當年一起吃飯的人。
在吃過很多很多次飯,聊過很多很多次天之后,我們要先互道一聲珍重,然后等待著下一次的重逢。
我所在的高中是住宿學校,在苦悶的學習生涯里,唯有美食和愛,不可辜負。
校園雖小,美食倒不少。剛成為一個捕食新手的時候,食堂是我們的美食重地。
學校剛開始有兩個食堂,后來食堂老板發現我們這幫新來的菜鳥太能吃了,每次開餐都要大排長龍,供應不過來,于是揮揮手宣布再開一個小食堂,就在一飯隔壁的鐵皮屋里弄了個湯粉攤位。下雨天時,在湯粉攤位吃飯最為享受。多小的雨,砸在鐵皮屋頂上都是“噼里啪啦”的脆響,吃著熱乎乎的粿條,喝一口鮮美的清湯,聽著群雨和鐵皮的交響樂,“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明明挺吵的,卻讓人的心都安靜下來,不知不覺就放松了整個身心,舒懶起來。
早上起來,和大胖相約食堂,與學習奮斗的一天,是從第一碗香噴噴的粥開始的。
高中食堂的粥實在好得沒話說,物美價廉,一個碗比大胖的球臉還大,吃完十分飽、十分滿足。大胖作為我的好飯友,是我最崇拜的一個吃貨。只有她想吃的,沒有她不能吃的。我曾信誓旦旦地對大胖說:“等我當夠了瘦子,一定要敞開肚皮吃成個胖子!”記得我說這話的時候,大胖用她特有的瞇瞇眼瞥了我一眼,然后面無表情地繼續喝她的第二碗皮蛋瘦肉粥。
學校門口就是一條小吃街,蒸飯、腸粉、餃子、蓋飯……狹窄又擁擠的一條街,什么吃的都有。美食街小吃多,餃子攤是我和大胖的最愛。還沒到放學時間,我和大胖已經準備就緒,等待著老師一喊下課,就拎起書包飛奔出校。一盒餃子里五六種餡料,我最愛玉米餃子和菜餃,大胖最愛肉餃和芋頭餃子。吃上那樣一盒餃子,蘸點老板娘特制的辣椒醬,心口滿滿都是對這食物、對這世界的愛。
吃遍了小吃街,我們順便征服了各色外賣。友香、林記、沙縣……只要有外賣單,就沒有吃不起的飯。衣服可以少買兩件,飯可不能少吃兩盒,這就是一個吃貨最熾熱的愛。
在美食街的飯館和外賣的生意風風火火的情況下,食堂的生意越發蕭條。食堂老板越想越覺得不妙,立即跟學校領導們商量對策,這一商量,一合計,領導們大手一揮,直接下達了“閉關鎖校”政策,規定時間內,只許進不準出。這才讓食堂生意好轉起來。
高三的時候,學業變得越來越緊張,就連享受的吃飯時間都變得狼吞虎咽,吃快兩秒,就可以多復習兩秒。有大胖一起吃飯的時間還是開心地享受著的。
在校園的最后一餐,我們沒選擇外賣,沒選擇美食街,就坐在一食堂的長桌上,隨便點了個餐。那時候的我們剛考完試,再怎么忐忑不安,都已成定局,只能隨遇而安了。那一頓飯菜是什么味道的?好像沒什么能回憶起來的。只記得,那一餐是我吃得最苦澀的一餐,沒有香味可言。
大胖說:“美食誠可貴,友誼價更高。要是沒考到同一所大學,我們就互相去對方的學校蹭飯吧!”
我欣然答應。
高中的那些或美好或心酸或委屈的回憶,在時光里慢慢沉淀下來,被時間的河流沖洗過去,只留下一些亮晶晶的記憶顆粒。那些和大胖在一起的“小食光”,繼續藏在校園里,等著我們下次一起回來,再次開啟捕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