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 潘興揚
四川省蒲江縣作為現代農業大縣,特色農業與綠色發展是其核心。2017年,蒲江縣成為全國4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之一,這也是四川省唯一獲此殊榮的縣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應該說這是目前全國環境保護的最高獎項之一。而有機特色農業,對整個蒲江縣的生態環境功不可沒。
近年來,蒲江縣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圍繞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總體目標,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綠色化+”為發展路徑,將生態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初步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融合互促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7月31日,《當代縣域經濟》記者為探尋蒲江縣特色農業發展來到蒲江現代農業物流中心。開闊的道路,整潔的車間,這為蒲江縣的水果產業提檔升級提供了充分的硬件設施。
蒲江現代農業物流中心位于該縣成新蒲快速路與S106交匯處,由四川陽光味道果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項目總投資4.5億元,建設規模350畝,一期占地246畝,總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項目規劃建設主要包括“展示交易中心、商務配套中心、科研孵化中心、主題酒店公寓、創智中心、倉儲物流中心”6大核心功能區,覆蓋水果產前、產中、產后各個環節,促進水果產業鏈全面升級。
陽光味道果業有限公司副總陳標和說,目前1期7000噸保鮮庫、配套包裝車間及2條新西蘭進口生產線已投入運營,庫體使用率達100%。而電商專區、2期7000噸冷庫還在建設之中,整個項目預計今年底全面建成,年周轉量將達80000噸。
據陳標和介紹,項目投產運營后,年均可代加工雜柑15萬噸,代加工獼猴桃9萬噸,冷藏氣調倉儲水果年周轉量達9萬余噸,帶動蒲江獼猴桃和丑柑兩大水果產業的健康發展。通過采后倉儲逐步放量穩定產品價格,在拉動地方經濟和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方面優勢明顯,項目將提供固定就業崗位500個,直接受益的農戶達5萬人。
蒲江現代農業物流中心內還專門設有電商專區,在自營的同時為廣大電商提供原料、包材、快遞運輸等一條龍服務,且承諾所有包材、快遞服務均為同地區最低價。電商專區將整合產業鏈各方資源為蒲江原產地水果電子商務的發展升級提供源動力。同時,為進一步推動蒲江原產地水果產業的提檔升級,引領行業發展方向。早在2015年11月,公司在“蒲江原產地水果產業園”項目啟動后,同步啟動了陽光味道“信息化及物聯網建設”項目,將“互聯網+”的理念用實際行動落地在蒲江,幾年下來,成績斐然。
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是解決鄉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一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應當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等原則。
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的宏偉目標,蒲江縣如今已在四川省率先實現幸福美麗鄉村全覆蓋。圍繞現代農業產業及環境資源要素,蒲江縣將以區域交通走廊為紐帶、產業園區為基礎構建蒲江美麗新村幸福環(甘成路-臨溪河-成新蒲),集中打造最秀美的臨溪河鄉村生態休閑體驗走廊、最禪藝的甘成路茶園陶藝文創體驗走廊、最樂活的成新蒲都市農莊觀光體驗走廊。
蒲江縣圍繞“綠色生態資源轉化為高質量綠色經濟”,深化完善全業融合、全景美化、全民共享“三全建設”,落實“五大振興”重點工作、重點區域、重點項目,統籌推進農業、農村、農民全面發展。再來就是協調推進鄉村振興“十大重點工程”和“五項重點改革”,加快完善鄉村振興政策措施,制定各項工作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建立掛圖作戰、定期督查、每月通報等工作制度,全面落實鄉村振興工作部署。最后系統梳理“五大振興”特色典型,加強調查研究、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圍繞綠色發展,打造示范亮點、示范線路、示范區域,塑造鄉村振興示范標桿,夯實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基礎,力爭率先建成綠色創新引領示范區、鄉村振興和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持續優化“三業兩園”產業發展格局。堅持綠色有機發展方向,以農旅融合為主線推進茶葉產業提檔升級,以晚熟錯季銷售為主導持續優化柑橘品種結構,以出口獼猴桃基地建設為重點提升獼猴桃生產標準,進一步鞏固茶葉、柑橘、獼猴桃三大產業主導和45萬畝種植規模。突出園區要素組織優勢,以產業為核心、功能為關鍵、創新為支撐,圍繞產業融合、產村融合、城鄉融合,規劃建設北部特色水果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西部綠色有機綠茶產業園兩大園區,構建“質量提升、功能配套、保障有力”的產業生態圈,力爭完成農業固投11.5億元,農業增加值增長3.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
在蒲江縣獼猴桃產業園區參觀時,蒲江縣發改局副局長胡尋建告訴記者,今年初,蒲江縣全新的四級規劃體系出臺,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西南門戶,最美現代田園生活新城”,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以“綠色化+”為路徑,堅持“生態立縣、產業興縣、城建靚縣”,全面落實“西控”戰略背景下的發展路徑轉型,全面對接成都網絡化新城鎮空間體系,加快綠色發展、融合發展。
胡尋建說,蒲江這兩年發展很快,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這離不開科學的規劃引領。
《蒲江縣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方案》《蒲江縣有機事業發展規劃(2013—2022)》《關于印發促進三次產業轉型升級相關意見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加強政產學研合作的通知》《蒲江縣鼓勵入住電子商務創業園的實施意見》《蒲江縣現代農業“四個三”工程實施方案(2015—2018)》《蒲江縣全域幸福美麗新村建設“3+1”工程實施方案(2015—2018)》……這一系列文件,確立了蒲江縣“三業并舉、三化促動、三品提升、三產融合”“四個三”實施路徑,細化量化了年度重點工作、目標任務和保障措施,有效促進了蒲江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在循環農業發展上,探索建立了“茶葉種植—茶葉精深加工—茶葉提取物—生物質燃料—肥料—茶葉、果蔬種植”“柑桔種植—枳實提取—水果加工—生物質燃料—肥料—茶葉、果蔬種植”“生豬(雞、鴨)養殖—屠宰—肉食品深加工—畜禽附產物加工—肥料—茶葉、果蔬種植”等三種以延伸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鏈為主的現代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在有機農業發展上,整縣推進有機農業縣建設,實施耕地保護與土壤質量提升行動,全縣綠色、有機和GAP認證基地達77個12.5萬畝,其中有機認證(包含有機轉化認證)面積2.2萬畝,產品68個;在智慧農業發展上,大力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戰略,通過生產基地物聯網布局、農業大數據平臺搭建、農村電商發展和信息服務渠道拓展等措施,初步實現了農業生產智能化、管理高效化、銷售網絡化和服務便捷化,獲評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在農林旅結合發展上,打造了成佳茶鄉、甘溪鎮明月國際陶藝村、光明櫻桃山等景區景點,初步形成了集農業觀光、文化創意、鄉村美食、采摘體驗、休閑度假于一體的休閑創意鄉村游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