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時候,即便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動作的發出者是“我”而不是別人,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適當略掉“我”字,從而避免文中出現重復啰唆的毛病。
【出錯舉例】
我走到一棵梧桐樹前,我希望可以找到一根合適的樹枝來做陀螺。可是我沒有找到。我又找了幾棵樹枝比較粗的樹,但我還是沒有找到一根合適做陀螺的樹枝。或許是我的執著感動了老天,我終于找到了一根適合做陀螺的樹枝。
名師糾錯
或許小作者是擔心會造成主語缺失的錯誤,因此句句都要加一個“我”字。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主語省略和主語缺失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漢語句法強調精煉,因此在一定的語境里,在不至于誤解的情況下,表述時就可以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