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成
雖然和鄰居只有一墻之隔,但根本不認識,平時連招呼都沒打過。只知道他們一家三口住,男的經常出差,只有女人帶著一個四五歲正在上幼兒園的小女孩。
鄰居女的嗓門比較大,經常聽她訓斥她家女兒,埋怨她孩子腦子太笨,簡單的數學題老是做錯。她家女孩確實有些木訥,或許是經常挨罵皮實了,即便是被她媽媽大聲呵斥也從來不吭聲。我們搬到這個小區,和這家人做了半年鄰居,卻從來沒有說過一句話。
那天,我和妻子正在屋里看電視,聽見外面有敲門聲,隨后是孩子的哭聲。估計是那個小女孩,她正哭叫著喊媽媽。心想也不認識,且不去管她,誰知,哭了有好大一會兒了,還不停住。妻子說,你出去看看吧!我便出去了,問她怎么了。小女孩說媽媽出去了,不在家。我說:“你知道不知道你媽媽的電話,我給她打一個。”小女孩說知道,然后就把電話號碼告訴我。我撥通了,響了很久,沒人接。隨后繼續打,打了四五個,仍舊如此,看來她媽媽有事忙。我對小女孩說:“估計你媽媽沒看見,看見之后,她會打過來的,要不你先到我家待會兒吧,外面挺冷的。”那時已經早冬了,天還下著小雨。小女孩搖搖頭。我說:“沒事兒的,我們兩人在家,我給你搜動畫片看。”小女孩依舊搖搖頭。最后,妻子出來了,好勸歹勸,才把小女孩說動了,她跟著妻子來到我們家。我問她想看什么,她說《貓和老鼠》,我就在平板上給她找了《貓和老鼠》讓她看,又給她拿了一些瓜子和糖。
大概半小時以后,聽見隔壁門響,小女孩連忙跑出去,原來正是她媽媽回來了。她探頭說:“媽媽!”鄰居說:“你怎么在別人家,快回來!”小女孩說:“你不在家,阿姨讓我到她家玩兒。”鄰居說:“嗯,好。”小女孩拿上書包回去了,臨走時還乖巧地說聲謝謝叔叔阿姨。不過,也沒見鄰居過來打個招呼。
過了兩天,我剛回家,鄰居打開門,對我說:“鄰居你好,剛才有你一個快遞,你不在家,我幫你簽收了。”我忙笑著說:“噢,多謝了。”鄰居說:“不用謝,那天我家孩子不還去了你家?”我說:“沒事兒,都是舉手之勞。”鄰居說:“嗯,再見!”說完,就關上了門。
之后的日子,我們雖然依舊是鄰居,但依舊不打招呼,見面也裝作不認識,就像從前一樣。看來,那天鄰居幫我簽收快遞,只是想趁機還個人情,并不想和我們打什么交道。
我想起了契訶夫寫的小說《裝在套子里的人》,也許,在城市里,我們都是裝在套子里的人,只有躲在套子里,我們才會覺得安全。幸虧,像鄰居這樣的人不是很常見,要不然,城市的生活該是何等的沉悶和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