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邦卓
經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批準,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選派的東北師范大學與沈陽理工大學聯合組隊的中國大學生女足代表團,于北京時間2018年8月12-20日前往美國參加中美大學生女足友誼賽。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對本次活動提供了大力支持。
據悉,自2016年6月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舉辦期間,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與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簽署了《關于開展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機制框架下的中美大學生女子足球交流活動的合作協議》以來,中美雙方每年都將舉辦中美大學生女足友誼賽的互訪項目。
講座與座談并舉
加深彼此了解
訪問期間,中國大學生女足代表團先后訪問了美國圣母大學、猶他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在訓練恢復之余,積極落實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參加一次比賽,參觀一所高校,了解一國文化”的體育育人理念,對3所學校的校隊建設、體育設施管理和體育教育政策等諸多方面進行了交流學習,尤其是在足球項目中有關運動員的選拔、教練員團隊的考核、體能訓練手段、運動康復、球隊文化等方面均有較大的經驗收獲。
其中在與圣母大學女足座談交流活動中,圣母大學女足主教練Nathan Norman向中國代表團介紹了學校足球隊的招生情況,及運動員日常訓練中需要遵守的原則與可能會遇到的挑戰。他指出,球隊在挑選隊員時特別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足球技能、隊員的球場視野及合作意識,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學業成績,圣母大學是一所研究型大學,校方非常重視學生的學術方面,力求讓學生綜合、全面地發展;此外,學生的個人素養也是需要重點考察的項目,球隊希望招收到善良、有責任感、有領導力的學生,希望隊員之間能夠互相支持和關愛。他強調,球隊的理念就是支持和奉獻,其意在培養學生的社會服務意識與社會責任感,希望所有學生都能為人類福祉作出不懈努力。
在Nathan Norman介紹完畢過后,圣母大學女足隊員向與會人員講述了自己加入女足的相關經歷。同時,中方隊員也向圣母大學女足介紹了中國代表團女足的情況。其中,東北師范大學女足隊成立于2015年9月,自建隊以來,先后取得了全國大學生女足聯賽2017年總冠軍和2018年亞軍的好成績,2018年全國學生運動會代表吉林省取得第5名的歷史最佳戰績,在2016-2018年連續3年稱霸吉林省大學生足球聯賽女子組冠軍;沈陽理工大學女足隊成立于2011年,建隊以來,多次參加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組織的女足比賽,并獲得全國大學生女足錦標賽及五人制錦標賽前3名的好成績。通過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
圣母大學的學生福利與發展辦公室項目主管Joe Sibley為中國代表團作了題為《Notre Dame Student-Athlete Support》的講座。他在闡述圣母大學教育宗旨(注重培養學生運動員的自我犧牲和團結奮斗的精神,以便讓學生在校內以及在將來的人生中取得更大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介紹了學生福利與發展辦公室的職能,如,心理與學術輔導、運動專業指導、生活和職業發展指導等,并就生活和職業發展指導方面的相關問題與代表團進行了深入交流,會場氣氛活躍。
此外,猶他大學較為完備的訓練設施與運動康復手段、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較為完善的學訓制度和球隊文化理念等,都對今后我國高校在運動員選拔和訓練、球隊管理,以及青少年培養等方面產生了較好的啟發和幫助。
觀摩體育設施
學習訓練理念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大學生女足代表團觀摩了3所大學的體育設施與球隊的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觀摩結束后,代表團女足主教練張英成從3個方面進行了觀后總結:一是球隊的訓練量與強度令人欽佩,上午進行了2小時10站式的器械房最大力量及體能訓練,下午又進行了2.5小時大強度的有氧訓練和高強度無氧對抗訓練,可見球隊平時的訓練水平及保障機制、監控水平是科學而有效的;二是所有隊員自律性令人羨嘆,一絲不茍、井然有序,拼盡全力、毫無保留,正是這種專注保證了極高的訓練質量;三是高強度對抗程度令人佩服,球隊充分利用身體強壯力量強勁的優勢和男性化的戰術打法,能始終給對手高強度壓迫。此外,他還指出3所美國大學生女足代表隊和諧、積極、嚴肅、有序的球隊文化與奉獻、服務、團隊、感恩的球隊理念,值得學習。
以球會友促交流
提升技能增友誼
在結束與3所學校的文化交流活動后,女足代表隊于當地時間8月18日迎來了與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女足隊的友誼賽。據介紹,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女足隊已成立23年,素有“太陽魔隊”之稱。除本土隊員外,隊員還來自墨西哥、英國、韓國等國家,此前隊伍中7名隊員先后入選了國家隊、2名隊員參加了上屆女足世界杯,實力可見一斑。
面對當地氣溫高達41攝氏度的炎熱天氣,中方隊員們在比賽中全力以赴、敢打敢拼、配合默契,但美方隊員身體素質強悍、體能充沛,雙方實力懸殊較大,最終經過上、下半場共90min的激烈角逐,中國大學生女足隊遺憾告負。雖然輸掉了比賽,但是中國姑娘們賽出了水平、賽出了友誼,尤其她們在球場上勇于亮劍、奮勇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贏得了現場觀眾的認可,獲得了熱烈的掌聲。
賽后,主教練張英成在采訪中表示,雖然比賽結果不理想,但是通過比賽隊員們打出了精神、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平時的水平,同時也讓隊員們了解了自身與國外大學生強隊的差距在何處,找到了需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正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對隊員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同時,中國的校園足球既要“引進來”,也需要“走出去”,隊員和教練員都要不斷開闊自己的眼界,虛心學習國外的先進經驗,希望今后能有更多機會和歐美大學生強隊進行類似的交流互動,從而取長補短,助力中國校園足球的發展和壯大。
北京時間8月20日,本次活動順利結束。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黨委書記張鐵民作為本次代表團團長從3方面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一是美國3所大學鮮明的地域人文特色文化讓全團人員感同身受,強調運動成績和水平的同時,對文化課也同樣嚴格要求,其培育“學生球員”的教育理念值得學習,希望今后有機會參加更多此類形式多樣和內容豐富的交流活動;二是國內的運動訓練招生選拔體系和女足隊員的招募與美國不同,其選拔的運動員無論從體能、技戰術素養,還是隊員場下的自我調整能力都更為突出,值得思考和借鑒;三是,美國的學校十分重視對體育運動隊伍的資源投入。專業的管理系統、完備的硬件設施、科學的監控恢復體系,國內較之有待加強和提高。校園足球擔負著夯實中國足球基礎的重任,每名足球人都需找到差距、投身實干、力爭上游。
通過9天的觀摩交流和比賽,隊員們切身體會到了美國高校的體育競技發展和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無論是學訓制度、訓練后和比賽后的恢復訓練,還是對球隊文化的理解和認知都讓大家感觸頗深。隊員們紛紛表示,回國后會及時總結、正視差距,并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投身于文化學習與訓練之中,為中國足球之崛起而倍加努力。
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為不斷拓展中美社會和人文對話機制下的學校體育交流與合作打下了基礎,對中美教育合作乃至中美人文交流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