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越
摘 要: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信息化社會已經慢慢地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會計信息化時代已經完全代替了傳統的會計時代,會計信息化是全新的會計思想和觀念,它是信息技術和會計理論的融合,是會計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本文中對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進行了簡要的闡述,首先簡要敘述了會計信息化的內容;其次提出了會計信息化的意義;最后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推進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的措施。
關鍵詞:事業單位 會計信息化 會計信息
中圖分類號:F8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c)-113-02
1 會計信息化概述
會計信息化是采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傳統會計模型進行重整,并在重整的基礎上建立技術與會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會計信息系統。也就是說,會計信息化是會計與信息技術融合的過程,是將會計信息作為管理信息資源,全面運用計算機、網絡和遠程通訊為主的信息技術對會計信息進行搜集、加工、傳輸、存儲和應用,為企業經營管理、控制決策和社會經濟運行提供充足、實時的信息。會計信息化的三個基本特征:以實現會計業務的信息化管理為目標,充分發揮會計的管理決策職能;根據現代信息技術環境重構會計模型;會計信息化將按現代管理信息系統的思想來構建會計信息系統。
2 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的意義
2.1 有利于虛假會計信息的治理
由于會計信息質量的下降,會計信息失真等現象頻發,會計信息一旦失真,單位在制定經濟決策時,缺少可靠的理論依據,對單位內部的資金管理情況和真實財務狀況等沒有正確的認識,所以最終導致了經濟決策與真實情況不相符的現象。在會計信息化基礎下,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這對體現會計核算的原則有一定的益處,事業單位實行會計信息化,則會計信息的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高,同時及時性和真實性原則也更容易做到,這不僅僅是將會計信息系統化,同時也提升了會計的工作水平,為真實地反映會計信息奠定了基礎。
2.2 有利于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
會計信息化有效的推進了財務的管理工作,對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意義重大。在傳統的會計信息處理中,會計工作都是以手工方式完成,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做了大量的重復工作,而運用計算機進行運算,可以將會計憑證到會計報告的全過程進行信息的處理,省時省力,而且提高了準確性。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下,工作方式單一,工作效率的速度慢,準確性差等特點非常突出。而進入會計信息化時代,各種會計信息資料只要輸入到計算機中,會計信息就可以自動生成,會計核算可以進行實時的核算,由原來的靜態核算轉變為了動態的核算,由于會計信息化下更需要有既懂電腦又懂會計相關知識的人進行操作,所以較傳統會計時期會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有了較高的提升,而會計工作的效率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2.3 增強監督管理職能
事業單位進行會計信息化管理,各項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會計工作更加系統化、網絡化、標準化。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通過在線訪問對信息進行查閱,會計信息的透明化和公開化,可以避免會計人員的舞弊現象,不僅方便了會計信息使用者,同時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得到了最大的保障,這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監督的管理職能,發揮了監督的有效作用。
3 推進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的措施
3.1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要能夠認識到會計信息化是會計理論研究上的重大轉變,會計信息化下,會計的理論和實務在諸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并且能夠從根本上提升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能夠進行科學管理,根據會計信息化的相關內容,對事業單位的內部管理關系有很好的把握,之后再對事業單位會計業務的流程進行重新整合,使其流程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合理化、效率化,以更好地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為目的。所以這對事業單位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事業單位要能夠從實際的情況出發,對重組后的會計流程要制定相關的管理條款,以制度對其進行約束,保證會計信息化的高效性,為事業單位的發展所服務。
3.2 建立健全會計信息化理論和政策法規體系
會計信息化是對傳統會計理論和實務的一次突破,它徹底顛覆了傳統的會計工作模式,所以在會計信息化下,我國必須要盡快建立并健全會計信息化理論和政策法規體系,以能夠指導會計信息化工作的不斷向前發展。會計信息化不是在會計電算化基礎之上的,它是會計在發展過程中新興的領域,它是與信息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新的會計思想和會計理論,會計信息化現在處在起步階段,各項工作也是在不斷的摸索中前行。現階段的會計信息化更需要相關法律法規的支持和規范,所以我國應該借鑒國外先進的工作經驗和模式,結合我國的國情,建立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會計信息化理論,促進會計事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3.3 加強財務預算控制、執行、分析
一是抓住管理重點,完善預算控制加強預算管理是現代財務管理的發展方向。網上報銷依賴指標,預算指標成為預算控制的重點,預算指標的分解必須科學、準確、貼近實際,預算內容必須全面、充分。二是科學劃分職能,對崗位進行明確的分工。在新的財務管理模式下,會計和出納的崗位工作內容已經不能滿足新的工作模式,所以要在原有崗位的基礎上,新增崗位,這樣才能完成預算控制工作,發揮監督的職能。發揮預算的管理職能,這代表著財務管理的重心轉向事前控制,財務工作不單是反映財務事項,同時也是對預算事項的審核和分析。預算事項的事中的執行監控,預算執行計劃的評估、考核、反饋。新的財務管理模式可以實現預算管理流程的全程化,加強財務保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三是規范預算編制流程,強化數據分析比較。事業單位預算要結合實際的情況來編制,對預算的調整、審核等程序都要按照相關的流程進行,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操作,而相關部門在執行中要結合部門的預算和實際的業務需要科學的執行預算,對于單位中相似部門或者有相同支出機構的數據進行一系列的分析,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完善。
3.4 建立和完善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
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立,也能給相關的單位帶來一定的便利,所以該體系的建立更需要會計行業能夠盡快的去完善。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標準體系的建立,必須是集信息生成、加工、儲存、控制等為一體的,使會計信息與信息技術充分的融合,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技術的規范化,使事業單位的信息能夠互通有無,發揮會計信息的最大作用。同時會計信息化體系的建立可以優化會計工作流程,提高會計工作效率,從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審計工作的發展,使審計工作實現了實時性、連續性。
3.5 加快培養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
在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雖然精通會計的相關知識,但是又同時對網絡信息技術精通的很少,所以加快培養具有會計相關知識和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勢在必行。事業單位中應該定期組織財務管理部門的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定期的開展會計信息化培訓,為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人才基礎,同時也儲備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單位中除了要開展培訓和學習外,同時崗位交流、人才引進也是促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發展的重要舉措。所以加快培養復合型會計信息化人才,發揮會計信息化的優勢,為事業單位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才基礎。
4 結語
會計信息可以為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事業單位會計信息是單位領導人進行決策的相關依據,所以會計信息是否真實可靠,直接影響著單位決策的正確與否。現階段,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對會計信息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它影響著單位的經營管理,同時能夠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必須要抓住會計信息化的優勢,結合單位的實際發展狀況,不斷地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 杜翠.淺析如何加強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4).
[2] 徐雪艷.如何加強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J].財會學習,2018(9).
[3] 項建軍.事業單位會計內部控制的問題及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