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瑋
摘 要:春風油田排612區塊自2013年開始試采,2015年開始逐步投入開發,所屬油藏類型為淺薄層超稠油油藏,以蒸汽吞吐為主要開采方式,隨著投產油井數量的增多以及蒸汽吞吐輪次的增加,油井產量的非正常影響因素愈加嚴重,高含水問題突出,制約著管理區的穩產形勢。通過對高含水成因的分析,從儲層描述、措施試驗、生產制度等方面展開治理,取得良好效果。
關鍵詞:高含水;稠油油藏;氮氣泡沫;注汽優化
1 油田概況及開發現狀
1.1 油田概況
春風油田排612區塊,地理位置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境內的前山澇壩鎮。構造位置位于準噶爾盆地西部隆起車排子凸起的東部,區域上屬于準噶爾盆地西部隆起的次一級構造單元。車排子凸起位于紅車斷裂帶的上盤,北部與紅山嘴油田為鄰,東北面與小拐油田相接,西南為排2塊。
排612塊位于春風油田東北部,構造北高南低,深度300米,孔隙度28.7%,滲透率2432×10-3?m2,屬于高孔高滲油藏。排612區塊共發育兩套砂體,1砂體僅在區塊東側發育,平均厚度4.8米,自南向北,自東向西變薄。2號砂體全區均有發育,且局部夾層發育,可細分為兩層,平均厚度10.3米,相對穩定,向西北方向尖滅。2號砂體是主力生產層。
1.2 開發現狀
該油田自2015年產能建設以來,投產井數由45口升至292口,采出程度由0.9%增至4.5%。目前累計出現高含水井59口,呈逐年增多趨勢,綜合含水由2015年64%升至2018年的77%。
2 高含水成因分析
通過現場調查發現,排612區塊內部高效區域高含水井24口,邊部高含水試采井9口,在平面上呈現區域性分布的特點。這33口高含水井占已投產井的17%,影響日油能力150t/d。
經過細致的現場調查和研究分析后,總結出以下5條與油井高含水有關的主要因素:
(1)儲層內存在高滲條帶
(2)儲層含水飽和度高
(3)高含水儲層與油層之間無有效隔層
(4)汽竄干擾頻繁
(5)儲層存在回注水
3 對策實施
通過對上述因素的分析,對主要因素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了相應的措施治理。
(1)繼續落實儲層狀況:縱向上認真落實儲層及隔夾層發育展布情況,對儲層縱向上孔隙度、滲透率和含油飽和度進行逐井描述。平面上對儲層有效厚度變化情況,平面孔滲性及含油飽和度變化情況進行精細刻畫。認清井與井之間的油層差異,并針對不同的油層特點進行不同強度配汽方案,對高含水井實施不同強度的精細堵調。
(2)氮氣泡沫堵調試驗:針對P612-X67、X95兩口井開展了氮氣泡沫堵調試驗。從堵調情況來看,采取氮氣+泡沫堵調的方式,控制下部高滲透條帶的蒸汽推進,增加上部低滲層段的油層動用程度,實施后效果較明顯。但是由于此方式有效期較短,通常只有1個周期,因此建議將氮氣+泡沫的方式作為高含水井和嚴重汽竄井每周期注汽的常規預處理環節。對于泡沫劑量可通過高滲層段的有效厚度和累計采出程度合理配比。
(3)優化注汽參數:對于新投產井及暫未水淹井,根據高滲層厚度配汽,嚴格控制每周期注汽強度,待采注比下降后再增加注汽量。待底部高滲層段采出程度較高時,則配合氮氣+泡沫堵調的方式加大儲層上部動用程度。采取一爐雙注形式,將注汽速度由8噸/小時降低至4噸/小時,控制高滲層的蒸汽突進,同時后期適當增加燜井時間,延長熱交換時間,提高蒸汽熱利用率。
(4)適當延長周期生產時間:在不影響油井正常生產的前提下,盡量延長周期生產時間,控制轉周頻次,提高油汽比和經濟效益,并盡可能地將更多地層水排出地層。
(5)合理規劃測井活動:開展吸汽剖面、產液剖面和管外竄測試,進一步落實注汽推進、產液主力層和管外竄的情況。、
4 效果驗證
通過對局部高含水區域的治理,目前已有12口高含水井的綜合含水率降低了18%,高含水區域油井綜合含水率降低5%。通過制定各項措施,單井周期產油增加120噸,并且后續轉周降低單井配汽150噸,油汽比提升0.21,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目前在排612區塊實施的各項高含水防治措施,顯著降低了高含水井的綜合含水率,同時也對管理區今后的稠油開發具有指導的作用,對區塊性質相近的油井全方位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技術指導意義。
(作者單位: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分公司新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