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紅梅
摘 要: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與科技和資金密切相關的高投入、高產出的高端文化產業,它不僅對城市的文化產業結構具有優化作用,同時,對增加社會經濟也有重大提高。文化創意產業是經濟、科學、文化共同結合的產物,它所具有的獨特價值、迅速的成長狀態和產業滲透力,使它的增加值不斷提高,成為現代全球文化產業的新起點,全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因此,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準。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提升會讓文化創意產業打破傳統的生產經營方式,以需求推動經濟,合理利用資源。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 增加值測算技術 研究
中圖分類號:F0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8)12(c)-166-02
文化創意產業給我國經濟帶來了巨大的價值,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核算是根據2006年全省文化產業財務統計資料,使用國民經濟核算中的分配法進行核算。具體來說,就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向政府支付的份額的角度來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計算方法。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由四部分組成:勞動者報酬、營業盈余、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本文通過研究文化創意產業產生的條件和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的測算情況,進一步探索增加值測算技術的影響。
1 文化創意產業的形成條
1.1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當人們的物質欲望得到滿足時就會不斷地產生新想法,這就迫使人們不斷的追求精神生活的需求。在工業發展剛起步的時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整體水平不高,物質財富嚴重匱乏,人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想如何吃的飽、穿的好,沒有精力去追求精神生活的滿足。因此,在當時的時代人們的文化需求都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條件。而如今,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不斷上升,人們也不再為生存而生活,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變成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環節。因為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斷擴大,促使了文化產業的產生和發展,除此之外,與之相關的文化性創意產業也發展起來。
1.2 科學技術的發展
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為人們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提高無限的可能,在精神領域方面,科學技術為精神文化的發展傳播提供了技術支持,文化生產依賴科學技術,不僅促進了文化生產力的發展,也給不同時期的文化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比如在自然經濟發展的社會,人們不可能運用工業技術來進行文化產品的大規模復制創作。如今,電視傳媒的發展,網絡時代的到來都為文化產業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科學技術的發展能夠高效的將文化產業的產品傳遞給人民群眾,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產生。
1.3 市場經濟的發展
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形成提供了有效運行機制。只有將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品作為商品,在商品經濟中文化產品不僅具有了經濟效益,其文化商品的創造者和生產者還承擔起了文化對社會啟蒙的作用。進而,文化的經濟功能也不斷的提升,文化的娛樂消遣功能也逐漸的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從而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初步產生。
2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的情況
2.1 文化創意產業法人單位的增加值測算
法人單位的增加值測算因不同規模的企業有不同的測算方法,例如規模以上的文化企業它的文化增加值的測算中勞動者的報酬是由勞動者本年應付的工資總額、福利費總額與勞動的保險費、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住房基金與補貼相增加的。除此之外,還要加上勞動者的出差費的64%和工會費的60%。而營業盈余則是企業的營業利潤與工會費的40%。生產稅凈額則是企業主營業務的稅金與管理費的稅金、今年應交的排污費與增值稅的相加。規模以下的文化企業與規模以上的企業唯一一樣的是固定資產折舊,就是每年的折舊金額,勞動者的報酬則是人員的勞動報酬與勞動失業保險費的簡單相加。營業盈余就是營業的利潤,生產稅凈額則是企業產品的銷售稅金及其附加。
2.2 文化創意個體經營戶的增加值測算
文化創意產業的個體經營戶一般經營的是文化娛樂行業。而這種小戶的增加值測算比企業的測算要簡單些,勞動者的報酬就是所雇傭員工的報酬,營業盈余則是從小戶的營業收入中減去固定的資產折舊和營業中的支出費用,生產稅凈額就是小戶所繳納的稅費,固定資產折舊則是固定資產原價的5%。
2.3 文化設備、用品的批發零售業的增加值測算
文化用品與設備的批發零售受限額的影響分為限額以上的文化設備、用品批發零售業和限額以下的文化設備、用品批發零售業。限額以上的增加值測算與一般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測算方法是一樣的都是勞動者的報酬、營業的盈余、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的折舊的相加。其中,勞動者的報酬是勞動者本年應付的工資總額、福利費總額與勞動和失業保險、住房基金與補貼、營業和管理和財務費的0.3%、勞動者的出差費的64%和工會費的60%的相加。營業盈余是營業利潤與主營業收入除以總營業收入的相乘再加上營業和管理和財務費的0.8%。生產稅凈額則是主要經營業務的稅金及其附加與管理費的稅金、營業和管理和財務費的0.1%與本年應交的增值稅相加。而限額以下的文化設備、用品批發零售業的增加值的測算是非普查年度全部限額以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與普查年度文化產業中限額以下批發零售業增加值除以全部限額以下批發零售業零售額相乘。
3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技術的影響
3.1 提高產業結構升級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技術的提高對文化產業結構的改變和文化產業內的升級有重要作用。從大的方向上來講,文化產業結構的升級是在特定的國際環境和資源環境的支持下,按照一般文化產業的結構的演變情況,采取一系列的技術手段來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以此來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的結構條件和發展水平,從而確保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增加。另外,從文化產業的生產效率上來看,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的技術提高就是文化產業生產效率的提高,不僅促進了文化產業結構的升級,還進一步的改進了整個文化產業體系。眾所周知,文化產業的升級對一個系統的工程來說是通過量變慢慢積累達到質變的過程,這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3.2 從技術進步到數字融合
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技術的提高,不僅將創造力融入到了產業文化中,還將數字內容融入到文化創意產業中,創造出新的活力。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使許多的文化領域既有了分叉發展又有了聯系融合。大多數是創意為核心的文化內容,以不同的載體發展文化創意,繼而使文化創意產業成為一個有價值有內涵的行業。數字技術拓展出的產業鏈,使文化的內容和創意不斷增加,這就使人們在消費、傳遞創意文化時變得更加高效,創造出了更多的商業價值和就業機會。
4 結語
文化創意產業自從在國際上開始興起,就被認為是除高新技術產業外的另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文化創意產業以創新為核心,通過對文化與經濟的相融合,來表現文化在特定行業的特定表現。而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測算技術的研究就是提高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的基本要求,以創意為主要特征,在市場經濟中以此為發展重點來提高經濟效益,這樣就算是面臨了金融危機也能調節優化產業結構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充分的利用文化創意產業的增加值來帶動文化產業經濟的發展,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化解金融危機。
參考文獻
[1] 睢博,韓丹.文化創意產業的金融抑制現狀研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3,28(6).
[2] 劉利成.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財政政策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