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柳州市行道樹資源調查與結構特征分析

2018-09-10 18:14:55黃婷李釗陳建全羅銀花羅應華
廣西植物 2018年3期

黃婷 李釗 陳建全 羅銀花 羅應華

摘要: 該研究通過對柳州市區主要道路園林綠化全面踏勘,在四城區中篩選出68條道路行道樹進行現場調查和綜合評價。結果表明:(1)柳州市行道樹共有28種,隸屬于17科21屬,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比例及鄉土樹種與外來樹種比例合理。(2)柳州市行道樹中小葉榕和黃葛榕在各城區應用頻度較高,樹種組成結構相對單一。(3)季相樹種在各城區應用頻度不均衡,部分城區春季景觀營造效果顯著,而夏秋冬季相景觀效果不顯著。(4)綠化達標率和林蔭路推廣率離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還有較大差距,物種豐富度和多樣性指數有待提高。建議加大鄉土樹種的應用與推廣,提高各城區物種豐富度及季相樹種的應用,營造城市道路特色季相景觀。該研究成果提出了發展鄉土樹種、豐富樹種多樣性及季相景觀營造的技術建議,對柳州市行道樹樹種規劃和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 行道樹, 樹種, 使用頻度, 樹高, 胸徑, 健康狀況

中圖分類號: Q948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03142(2018)03037011

廣西植物38卷3期黃婷等: 柳州市行道樹資源調查與結構特征分析收稿日期: 2017-12-25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20030);2015年度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項目(KY2015YB485)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ation of China(3120030); the Research Program of Science of Guangxi University in 2015]。

作者簡介: 黃婷(1981-),女,廣西柳州人,講師,主要從事風景園林設計研究,(Email)47046556@qq.com。

*通信作者: 李釗,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園林綠化管理工作,(Email)65518665@qq.com。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avenue trees in Liuzhou City

HUANG Ting1, LI Zhao2*, CHEN Jianquan3, LUO Yinhua4, LUO Yinghua4

( 1. College of Xingjian Liberal Arts,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China; 2. Garden Bureau in Liuzhou City, Liuzhou 545001,

Guangxi, China; 3. Experimental 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Pingxiang 532600,

Guangxi, China; 4. Forestry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5, China )

Abstract: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main avenue landscape greening in Liuzhou, 68 road trees were selected in the four urban districts to conduct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8 species of avenue trees in Liuzhou, belonging to 17 families and 21 genera. The proportion of evergreen tree species and deciduous tree species, native tree species and exotic tree species was reasonable. The frequency of application of Ficus microcarpa and F. virens in the avenue trees of Liuzhou City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urban areas, and the structure of tree species was relatively simple. The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seasonal tree species in various urban areas was not balanced, and the effects of spring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some urban areas were significant, while the effects of summer and winter seasonal landscape were not significant. There was still a big gap between the standard rate of afforestation and avenue promotion rate from the national ecological garden city.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ex need to be improv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native tree species should be increased, 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seasonal tree species in urban areas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seasonal landscape of urban roads should be built. 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technical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native tree species, rich tree species diversity and season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avenue tree species in Liuzhou City.

Key words: avenue trees, tree species, frequency of use, tree height, DBH, health status

行道樹是指間隔栽植于道路兩側,具有遮蔭并構成街景的樹木。行道樹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城市道路服務體系,改善交通環境,是衡量一個城市綠化和景觀質量的重要標準。由行道樹為主體構成的道路綠地不僅是城市能流移動的重要廊道,也是城市生物多樣性的重要保障。國外學者已針對行道樹進行了研究,其效果初步得到證實(Tuner,1995;Savard et al,2000)。目前,已對不同城市行道樹植物資源(陳超和白潔,2013;王旭軍等,2014;劉麗等,2012)、樹種比例(孫慶立和蘇元勛,2000)、結構特征(程詩和羅言云,2011;金瑩杉等,2002;李秀芹和張國斌,2007)、樹種應用與選擇(李海梅等,2003;石東揚等,2007)、多樣性及生態效益(劉偉石等,2011;王立頗等,2013;張玉陽等,2013)等領域進行了相關研究。

柳州是廣西乃至西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環境,市區青山環繞、水抱城流,“城在山水園林中,山水園林在城中”是柳州城市風貌的形象寫照,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譽。近年來,柳州市園林綠化建設發展迅速,城市綠量大幅度增加,在全市60條城市道路中種植了40多個園林花木品種,共計300多萬株,初現了“城市綠樹成蔭、常年景觀豐富、四季花開不斷”的城市綠化新景象。根據柳州市“十三五”規劃和“花園城市”建設規劃,未來五年柳州市將繼續深入創建宜居宜人的“生態園林城市”,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紫荊花都”品牌。本研究通過調查柳州市行道樹資源,查清其種類、胸徑、樹高、使用頻度、健康狀況、觀賞價值及結構特征等,提出發展鄉土樹種、豐富樹種多樣性及季相景觀營造的技術建議,為柳州市行道樹樹種規劃和建設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 樣地概況

研究區域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北部,地處108°32′—110° 28′ E,23°54′—26°03′ N之間。地形為“三江四合,抱城如壺”,故稱“壺城”。柳州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濕、多雨,冬半年盛行偏北風,寒冷、干燥、少雨。夏長冬短、雨熱同季,光、溫、水氣候資源豐富,但地區差異較大,年均氣溫為20.3 ℃,無霜期為310~330 d,年均降雨量為1 400 mm左右,多雨季節在5—8月。

調查對象按照柳州市園林局四城區管轄綠地范圍劃分,采用分層抽樣法確定68條城市主要道路,即城中區24條包括公園路、灣塘路、文惠路、東環大道北段、馬鹿山路、河東路、文昌東路、文昌西路、文興路、桂中大道、靜蘭路、潭中東路、西江路、桂柳路西段、桂柳路東段、高新三路、高新四路、高新五路、東堤路、蟠龍路、友誼路、沿江路、學院路、學院路延長線;柳南區14條包括柳工大道、柳邕路西段、航鷹大道、航北路、航一路、航二路、城站路、鵝山路、南環路、柳太路、飛鵝路、潭中西路、瑞龍路、西堤路;魚峰區17條包括東環大道南段、老桂柳路、西江路西段、水南路、天山路、駕鶴路、蝴蝶山路、屏山大道、榮軍路、銀桐路、龍潭路、燎原路、柳石路、柳石路南段、洛園路、都樂路、迎賓路;柳北區13條包括八一路、廣雅路、三中路、白沙路、濱江東路、雅儒路、長風路、北雀路、躍進南路、躍進北路、北外環路、柳長路、香蘭大道。

1.2 調查內容和方法

采用隨機抽樣調查方法,于2017年2—6月對選定道路樣方內的喬木(株高1.5 m以上)進行調查,詳細記載各樹種名稱及其株數、樹高、胸徑、冠幅、健康狀況、觀賞價值等。用測高儀測定樹高,胸徑用胸徑尺確定,健康狀況、觀賞價值等用目測方法確定。其中,樹木的健康狀況分四個等級(表1)。同時,計算各區域物種豐富度(S)以及Shannonweiner物種多樣性指數(陳超和白潔,2013)。

1.3 各項指標的計算

(1) 頻度(F):F=m/M,式中,m為某樹種出現的街道數,M為所有樹種在街道內出現的次數。

(2)物種豐富度(S):出現在抽樣調查區域中的行道樹種數。

(3)物種多樣性指數(H):H=-∑n=si=1pi×lnpi,式中pi=第i種比例多度,給定pi=Ni/N, Ni為第i(i=1、2、3...s)種物種個體數,N為個體總數。

(4)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綠地達標的城市道路長度/城市道路總長度)×100%。

(5)林蔭路推廣率(%):建成區內達到林蔭路標準的步行道、自行車道長度(km)/建成區內步行道、自行車道總長度(km)×100%

2結果與分析

2.1 柳州市行道樹樹種組成分析

調查統計結果(表2)表明,柳州市68條道路現有行道樹喬木33 932株,樹種28種,均為闊葉喬木,隸屬于17科21屬。

從樹種數量分析來看,柳州市常用行道樹樹種有小葉榕(Ficus microcarpa)(42.2%)、黃葛榕(F. virens)(20.0%)、高山榕(F. altissima)(6.8%)、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6.3%)、洋紫荊(Bauhinia variegata)(4.2%)、木棉(Bombax malabaricum)(4.1%),常用樹種占總數的83.6%,其他樹種均低于3.0%(表2)。從城市森林的可持續發展來看,任一樹種的栽植數量不應超過樹木總數的10%(Kreuter et al, 2001)。但柳州市行道樹單個樹種數量占總數的比例中,小葉榕(42.2%)和黃葛榕(20.0%)卻超過10%。可見,柳州市行道樹結構不合理,不利于生態結構穩定性的維持。榕樹雖是柳州市市樹,易繁殖和養護管理,體現地方特色,但從景觀多樣性與生態結構穩定性角度來看,柳州市行道樹應控制過多使用小葉榕和黃葛榕,增加其他適應性強的樹種并應用與推廣,如八月桂(Osmanthus fragrans)、木棉、高山榕、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泡桐(Paulownia spp.)等。

從常綠與落葉樹種比例分析,常綠樹種18種,數量為21 998株;落葉樹種10種,數量為11 934株。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比例為9∶5,數量比例為6.4∶3.6。與柳州市綠地系統樹種規劃擬定常綠與落葉樹種比例為7∶3相比,需進一步加大常綠樹種行道樹的種植比例。

從鄉土樹種和引進樹種分析,柳州市行道樹鄉土樹種有13種,數量為28 427株;引進樹種有15種,數量為5 505株。鄉土樹種和引進樹種的樹種比例為4.6∶5.4,數量比例為8.4∶1.6。可見,柳州市行道樹中鄉土樹種數量上占絕對優勢,但樹種種類偏少。柳州市鄉土樹種資源豐富,共539種,其中生長狀況在優以上的有146種,引進樹種242種,生長狀況在優以上的有52種(隆衛革,2008)。可見,柳州市行道樹鄉土樹種和引進樹種應用種類挖掘潛力極大。

2.2 柳州市行道樹喬木平均胸徑分布特征

柳州市行道樹喬木平均胸徑為30.8 cm,根據胸徑劃分為Ⅰ(<15 cm)、Ⅱ(15~30 cm)、Ⅲ(30~46 m)、Ⅳ(>46 cm)四個等級的數量比例為0.6∶5∶3.3∶1.1,胸徑總體水平主要以中徑階Ⅱ(15~30 cm)為主,占行道樹總數的50.1%,而小徑階Ⅰ(<15 cm)所占比例最少。此外,不同樹種間的徑級區間存在較顯著差異。具體表現為蝴蝶果(48 cm)>小葉榕(37.7 cm)>香樟(23.1 cm)>黃花風鈴木(Tabebuia chrysantha)(12.0 cm)>廣玉蘭(Magnolia grandiflora)(7.0 cm)(圖1)。

從圖2可以看出,15種行道樹胸徑徑級區間,跨度最大的是欒樹(Koelreuteria paniculata)、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其次是小葉榕、黃葛榕、高山榕、香樟、洋紫荊、木棉、法國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從15種行道樹胸徑徑級數分析,常用樹種胸徑徑級數較多,且中徑級和大徑級樹種多以鄉土樹種居多,行道樹長勢處于穩定生長階段。

2.3 柳州市行道樹喬木樹高分布特征

柳州市行道樹的平均樹高為8.6 m,從數量上分析,有12種樹種平均樹高大于平均水平,占總株數的41.6%。按照Ⅰ(<5 m)、Ⅱ(5~10 m)、Ⅲ(10~15 m)、Ⅳ(15~20 m)、V(>20 m)五個樹高等級劃分,數量比例為58∶223∶94∶5∶1。各等級樹高的樹種比例為4∶17∶5∶1∶1,其中平均樹高Ⅰ(<5 m)的有刺桐(Erythrina variegata)、八月桂、廣玉蘭、桂花(Osmanthus fragrans)4種;平均樹高Ⅱ(5~10 m)的有小葉榕、黃葛榕、高山榕、香樟、洋紫荊等17種;平均樹高Ⅲ(10~15 m)的有木棉、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盆架子(Alstonia scholaris)、銀樺(Grevillea robusta)、蒲葵(Livistona chinensis)5種;平均樹高Ⅳ(15~20 m)的僅龍眼1種;平均樹高V(>20 m)的僅蝴蝶果1種(圖3)。

可見,平均樹高Ⅱ(5~10 m)和Ⅲ(10~15 m)

的樹種數量居多且樹種豐富,以鄉土樹種為主,同時兼顧中小喬特色花木和引進樹種的應用。平均樹高Ⅳ(15~20 m)和V(>20 m)的樹種數量少且樹種較單一。從15種行道樹的不同立木層次分布來分析,小葉榕、黃葛榕、高山榕、香樟、洋紫荊、法國梧桐、欒樹和天竺桂8種樹種的立木層次差異較明顯,樹高主要集中在5~10 m的范圍內,其他樹種均為一個立木層次(圖4)。

2.4 柳州市行道樹頻度分布特征

從不同城區的樹種分布(表3)可知,四個城區行道樹樹種的數量分布均衡。柳南區13個樹種,魚峰區14個樹種,城中區15個樹種,柳北區10個樹種。其中,小葉榕應用頻度最高,即柳南區(26.1)>柳北區(25.0)>魚峰區(21.4)>城中區(20.5);黃葛榕其次,即柳南區(17.4)>柳北區(16.7)>城中區(10.3)>魚峰區(7.1);高山榕為城中區(15.4)>魚峰區(10.7);洋紫荊為柳北區(12.5)>城中區(10.3)>魚峰區(7.1)>柳南區(4.3)。

可見,柳州市各城區行道樹以小葉榕和黃葛榕為主,而作為城市名片的洋紫荊在四個城區分布不均衡,特別是在魚峰區和柳南區的應用頻度較低。秋季植物景觀色彩還不夠豐富。建議以分段或間植形式增加洋紫荊在魚峰區和柳南區行道樹的應用。同時在各城區增加美麗異木棉、八月桂、欒樹、銀杏等行道樹,營造特色秋季景觀;加大藍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白蘭(Michelia alba)、紅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紅楓(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等夏冬喬木種植豐富四季景觀構成。實現以春季洋紫荊特色風貌為主,秋季景觀為輔、四季兼顧的城市植物風貌。

2.5 柳州市行道樹健康狀況

柳州市行道樹綠帶植物的健康狀況綜合評分為80.0分。四個健康等級(健康、正常、差、瀕死)樹木數量比例為480∶118∶1∶1,健康等級數量占78%,有少部分數量瀕臨死亡,如靜蘭路的香樟、雅儒路的秋楓(Bischofia javanica)。對不同樹種的健康狀況進行比較得出,小葉榕、黃葛榕、高山榕、海南蒲桃、美麗異木棉等樹種狀況較好,樹冠均較飽滿,葉片完整,葉色正常,病蟲害危害少,觀賞價值較高;而刺桐、盆架子、杜英(Elaeocarpus decipiens)等樹種的健康狀況較差。主要原因是后期管理維護不當,導致植株長勢不旺,觀賞效果較差(圖3)。

2.6 柳州市行道樹喬木多樣性指數與物種豐富度

由表4可知,柳州市四城區行道樹多樣性指數及物種豐富度呈正相關,多樣性指數為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城中區作為柳州老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機關單位及人口密集,多樣性指數較高;魚峰區包括柳東新區作為新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注重行道樹規劃,多樣性指數較高;柳南區面積大,人文景點多,多樣性指數適中;柳北區是人口車輛和重工業生產聚集地重工業區,早期并未意識到行道樹規劃時多樣性的重要性,導致該區的行道樹種植數量和種類相對較少,多樣性指數和物種豐富度較低。

2.7 柳州市行道樹綠地率和林蔭路推廣率

根據《柳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道路交通規劃圖》柳州市城市道路總長度為188.4 km,其中達標的城市道路長度為151.2 km,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為80.3%,符合《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建城 [2016]235號)所規定≥80%的要求。

林蔭路指綠化覆蓋率在90%以上的人行道、

自行車道;林蔭路推廣率指城市建成區內達到林蔭路標準的步行道、自行車道長度占步行道、自行車道總長度的百分比。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林蔭路推廣率要求>85%,所調查的68條道路中,有45條道路的部分或全段符合林蔭路的要求。目前柳州林蔭路推廣率為64.7%,還有一定的差距。四個城區的林蔭路推廣率為城中區(79.9%)>魚峰區(78.2%)>柳南區(57.1%)>柳北區(43.6%)。

可見,各城區林蔭路推廣率城中區較高,柳北區最低,但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林蔭路推廣率(>85%)相比差距較大。林蔭路是城市一道獨特靚麗的風景,應給予足夠重視。建議柳州市對各城區加大行道樹和全冠喬木種植的推廣,有針對性地對不達標的行道樹進行改造提升,逐步實現“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園林城市景觀。

2.8 柳州市行道樹觀賞植物類型及色彩種類

2.8.1 觀賞類型調查范圍內的柳州市行道樹喬木樹種有28種,隸屬于17科21屬。根據觀賞類型劃分:觀葉喬木有3種,即法國梧桐、欒樹、杜英;觀果喬木有7種,即小葉榕、大葉榕、杧果(Mangifera indica)、高山榕、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海南蒲桃、欒樹;觀花喬木有12種,以豆科、木棉科和紫葳科植物為主,如藍花楹、木棉、美麗異木棉、廣玉蘭等;觀形喬木有12種,如香樟、天竺桂、銀樺等(圖6)。

2.8.2 色彩種類植物豐富多彩的花、果、葉色變化反映出大自然的季相變化。就葉色來說,綠色系植物最多,黃色系(秋色葉)植物有法國梧桐、菩提榕(Ficus religiosa)等,紅色系(新葉呈紅色)植物有欒樹、杜英;就花色來說,紅色系花的植物最多,有洋紫荊、木棉、美麗異木棉、紅花羊蹄甲等,黃色系花的有黃花風鈴木、桂花等,白色系花的有廣玉蘭、桂花等,藍色系花的有藍花楹;就果色來說,黃綠色的有小葉榕、大葉榕、杧果、高山榕、龍眼(Dimocarpus longan)、紅花羊蹄甲、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紅色的有海南蒲桃、欒樹(表6)。

2.8.3 季相樹種與城區分布柳州市行道樹突出花化彩化植物景觀特色,打造“一季為主、四季兼顧,一花為主、多花互動”四季植物景觀。全年以春季洋紫荊盛放全城的景觀為主,秋季為輔,兼顧四季的城市季相景觀;每個季節形成以一種開花植物為主,多種開花植物為輔的植物景觀。

據目前調查,有19條道路具有春季觀花行道樹景觀,其中城中區和魚峰區營造春季景觀效果最佳,以洋紫荊為主,木棉、黃花風鈴木為輔;僅有3條道路具有夏季觀花行道樹景觀,以藍花楹和廣玉蘭為主;有10條道路具有秋季觀花、觀葉行道樹景觀,以美麗異木棉、八月桂、欒樹、法國梧桐為主;有3條道路具有冬季觀花行道樹景觀,以紅花羊蹄甲為主(表7)。可見,春季景觀營造效果最佳,而夏秋冬景觀在各城區季相特色不顯著。建議加強柳州市道路綠地季相樹種的應用,同時營造四個城區特色季相景觀。

3討論與結論

3.1 加強鄉土樹種的應用

柳州市調查區域行道樹鄉土樹種有13種,數量為28 427株;引進樹種有15種,數量為5 505株。鄉土樹種和引進樹種的樹種比例為4.6∶5.4,數量比例為8.4∶1.6,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的比例為6.4∶3.6,鄉土樹種種類應用較少。可見,應充分重視鄉土樹種作為道路綠化的多樣性選擇和應用,加強對目前尚未廣泛應用但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生態效益好、對建設特色城市起主要作用的鄉土樹種的研究與開發,并適當引進適生的外來物種,不斷豐富園林綠化樹種的多樣性。同時,以柳州市擬定的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比例7∶3為目標,有計劃地加大常綠樹種的種植比例,提高道路綠地系統的生態效益。

3.2 合理選擇行道樹樹種

榕樹在柳州城市道路應用比例很大,小葉榕(42.2%)、黃葛榕(20.0%)、高山榕(6.8%)占總數量的69%。榕樹根系強大,嚴重破壞道路地面鋪裝及路緣石并存在不安全隱患,不適合在狹窄的道路栽植。調查發現屏山大道、東環大道、解放南路、廣場路、西環路等多條道路鋪裝被嚴重破壞。此外,天竺桂易患蟲害,樹干老化快,樹齡短;銀樺樹干脆化,易折斷,且遮陰效果差,也不適合做行道樹。建議控制小葉榕和黃葛榕的栽植比例,加大適宜柳州生長環境的行道樹的種類和數量,如八月桂、木棉、高山榕、泡桐、樸樹(Celtis sinensis)、菩提樹、儀花等樹種。應特別注意合理應用比例偏低的樹種及適合本地生長的新樹種在單一樹種

道路上進行分段或混植,從而調整行道樹樹種比例結構,提高行道樹多樣性指數及物種豐富度,促進城市森林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3.3 重視行道樹健康狀況

柳州市行道樹綠帶植物的健康狀況綜合評分為80.0分,健康等級屬于中等偏上。健康、中等健康和健康狀況較差的樹木比例為21∶11∶1,健康的占總數的74.3%。因綠地養護差異,不同樹種間的健康狀況差別顯著。應加強行道樹綠化的除雜、施肥、修剪、病蟲害防治等基礎養護和管理,為行道樹正常生長提供適宜養分和合理生長空間。

3.4 豐富行道樹植物多樣性

道路綠化建設不僅要考慮其短期功能的發揮,還應從其在城市生態系統的建立和穩定中擔任重要角色出發,考慮樹種選擇的多樣性。柳州市四城區的行道樹多樣性指數及物種豐富度呈正相關,多樣性指標的大小與該區域面積、歷史文化發展以及人口流動、交通情況等相關。四城區多樣性指數為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物種豐富度最高的是城中區,相對較低的是柳北區。柳北區是柳州市的工業大區,聚集了柳鋼、柳化、金嗓子等大中型國有企業。立足于優越的交通區位優勢和較好的工業基礎條件,開發建設以“白露、沙塘、石碑坪、鷓鴣江”四大工業集中區為中心的工業園區,助推城區經濟快速發展。據調查,該區的道路綠化樹種較少,樹齡小,層次單一。建議對該區道路綠化進行高水平、高標準規劃建設,形成規模化的景觀組團;打造多空間、多層次、全方位、品種多樣、生態自然的道路景觀林帶。在樹種選擇方面應注重防塵、防污染樹種的選擇和應用,兼顧城市季相樹種的搭配,營造具有工業特色的城區道路綠地景觀。

3.5 提高林蔭路推廣率

目前柳州林蔭路推廣率與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林蔭路是柳州市一道靚麗風景,林蔭路建設不僅能提高道路的綠化覆蓋率,實現市民走在大街小巷處處見綠,“城在綠中,人在景中”的城市特色,還能為出行的市民遮蔭納涼,使出行更舒適。建議對各城區加大行道樹全冠種植推廣,有針對性地對局部不達標的道路行道樹進行改造提升,形成一路一樹、一路一景的景觀風貌。規劃斷面由單一的行道樹延展至由行道樹、景觀樹和路外綠地組成的復合生態廊道。

3.6 營造季節變化的特色景觀

柳州市近年重點打造以“一江抱城山水美卷,紫荊花園人間天堂”的洋紫荊城市特色風貌。建議加大洋紫荊在各城區的應用比例,兼顧季相景觀的營造。春季以洋紫荊為主,木棉、黃花風鈴木、儀花、紫玉蘭(Magnolia liliiflora)、美花紅千層(Callistemon citrinus)、桃花(Prunus persica)為輔。夏季以藍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為主,黃槐(Cassia surattensis)、白蘭(Michelia alba)、小葉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夾竹桃(Nerium indicum)為輔。秋季以美麗異木棉為主,八月桂、欒樹、銀杏(Ginkgo biloba)、雙莢槐(Casin bicapsularis)、黃金香柳(Melaleuca bracteata)為輔。冬季以紅花羊蹄甲為主,茶樹(Camellia sinensis)、紅楓(Acer palmatum ‘Atropurpureum)為輔。打造“一季為主、四季兼顧,一花為主、多花互動”的四季植物景觀。全年以春季洋紫荊盛放全城的景觀為主,秋季美麗異木棉為輔,兼顧四季的城市季相景觀。

參考文獻:

CHEN C, BAI J, 201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resources and structure of street trees in Urban Area of Chengdu [J]. J Sichuan Univ(Nat Sci Ed), 50(6):1327-1333. [陳超,白潔, 2013. 成都市行道樹資源調查與結構特征分析研究 [J]. 四川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50(6):1327-1333.]

CHENG S , LUO YY, 2011. Study 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street trees in urban agglomeration area [J]. N Hortic, (24):105-110. [程詩,羅言云, 2011. 城鎮密集區行道樹結構特征及發展對策研究 [J]. 北方園藝, (24):105-110.]

JIN YS, HE XY, CHEN W, 2002.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street trees in Shenyang City [J]. Chin J Ecol, 21(6):24-28. [金瑩杉, 何興元, 陳瑋, 2002. 沈陽市建成區行道樹的結構與功能研究 [J]. 生態學雜志, 21(6):24-28.]

KREUTER UP, HARRIS HG, MATLOCK MD, et al, 2001. Change in ecosystem service values in the Sam Autonio area, Texus [J]. Ecol Ec, 39(3):333-346.

LI HM, LIU CF, HE XY, 2003. Tree species selection and allocation of street trees in Shenyang City [J]. Chin J Ecol, 22(5):157-160. [李海梅, 劉常富, 何興元, 2003. 沈陽市行道樹樹種的選擇與配置 [J]. 生態學雜志, 22(5):157-160.]

LI XQ, ZHANG GB, 2007.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feature for street trees in Huangshan City [J]. Chin Agric Sci Bull, 23(4):139. [李秀芹,張國斌, 2007. 黃山市城區行道樹結構特征分析 [J]. 中國農學通報, 23(4):139.]

LIU L, WU YZ, LU Y, 2012.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main street trees in Baoding City [J]. Hebei For Sci Technol, (6):36-40. [劉麗, 吳楊哲, 盧艷, 2012. 保定市市區主要道路行道樹應用現狀調查與分析 [J]. 河北林業科技, (6):36-40.]

LIU WS, CHEN JZ, GESHUI LH, 2011. Diversity investigation of street trees and disposition suggestion in Handan City [J]. Guizhou Agr Sci, 39(3):204-206. [劉偉石, 陳建中, 葛水蓮花, 2011. 邯鄲市行道樹的多樣性調查與配置建議 [J]. 貴州農業科學, 39(3):204-206.]

LONG WG, 2008.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garden tree species in Liuzhou City [J]. J Anhui Agric Sci, (36)2:532-534, 556. [隆衛革, 2008. 柳州市園林樹種調查與評價 [J]. 安徽農業科學, (36)2:532-534, 556.]

SAVARD JPL, CLERGEAU P, MENNECHEZ G, 2000. Biodiversity concepts and urban ecosystems [J]. Landscape Urban Plan, 48(3): 131-142.

SHI DY, ZHU HJ, HE ZH, et al, 2007. Investigation of selection about street trees species in Liuzhou City [J]. Gard Technol, 104(2):6-9. [石東揚, 朱鴻杰, 何志紅, 等, 2007. 柳州市行道樹種的選擇研究 [J]. 園林科技, 104(2):6-9.]

SUN QL, SU YX, 2000. Ecological planning of garden trees in City [J]. Henan For, (4):27-28. [孫慶立,蘇元勛, 2000. 城市園林樹木的生態規劃 [J]. 河南林業, (4):27-28.]

TUNER T, 1995. Greenways, blueways, skyways and other ways to a better London [J]. Landscape Urban Plan, 33(1):269-282.

WANG LP, ZHENG JW, LI WJ, 201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the diversity of street trees in urban area of Baoding City [J]. Hubei Agric Sci, 52(18):4430-4434. [王立頗, 鄭建偉, 李文娟, 2013. 保定市主城區行道樹多樣性調查分析 [J]. 湖北農業科學, 52(18):4430-4434.]

WANG XJ, CHENG Y, WU JY, 2014. Composition and health status of street greenbelt in Changsha City [J]. Hunan For Sci Technol, 41(1):73-80. [王旭軍, 程勇, 吳際友, 2014. 長沙市行道樹綠帶植物組成及其健康狀況調查 [J]. 湖南林業科技, 41(1):73-80.]

ZHANG YY, ZHOU CL, DONG YZ, et al, 2013. Composition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street trees in Shinan district of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iTree Model [J]. Chin J Ecol, 32(7):1739-1747. [張玉陽, 周春玲, 董運齋, 等, 2013. 基于iTree模型的青島市南區行道樹組成及生態效益分析 [J]. 生態學雜志, 32(7):1739-1747.]

ZHOU SY, 2016. Discussion on street trees species in Liuzhou City [J]. Chin Constr Inform, (10):51-53. [周思愉, 2016. 淺議柳州市行道樹種的選擇 [J]. 中國建設信息, (10):51-5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app| 日本不卡在线| 欧美国产在线精品17p| 色欲不卡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图片专区第1页|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拍精品| 欧美激情网址| 欧美午夜视频在线| 亚洲不卡影院|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亚洲欧美| 亚洲男人天堂2020|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v欧洲精品|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2021亚洲精品不卡a|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第页|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 国内黄色精品|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66| 麻豆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91视频观看|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a天堂视频|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国产精品无码在线看| 九色最新网址|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视频一|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国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欧美人人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P尤物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国内a级毛片| 亚洲a级毛片|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国产精品视频3p|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欧美劲爆第一页| 国产美女久久久久不卡| 热思思久久免费视频|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特一级毛片|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91丝袜|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国产福利观看|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经典免费播放视频|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1024精品| 一本视频精品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亚洲不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