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寧
近年來,人們對高品質聲音的追求推動了音頻設備的更新換代。人們對便捷性的要求也促使耳機廠商不斷研發新產品,通過技術的進步改變人們感受聲音的方式。
第三方機構WiFore Consulting在報告《智能耳機市場2016~2020》中指出,智能耳機行業在2020年將可能成為一個超過400億美元的市場。目前,無論是科技巨頭還是傳統耳機廠商,都在智能耳機領域展開布局,頻繁推出創新產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然而,消費者購買的耳機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特性呢?到底什么樣的耳機才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在追求更清晰的音質上永不停歇
如果聽慣了差耳機再聽好耳機,可能會想:貴幾百上千元也不過如此。但是當聽慣了好耳機再去聽差耳機,心中就會有“一萬頭野獸”在狂奔:這也配稱為耳機?基于材料質量的改善,個人音頻設備可通過更少失真,帶來更好的聲音清晰度。
目前,用手機聽音樂已然成為了人們的生活習慣,而3.5 mm接口耳機和USB-C接口耳機在音樂解碼播放方面存在著巨大差別。3.5 mm耳機孔在傳輸音頻數據時,需把數據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方可進行傳輸,但過程中會造成一定的音質損耗。而USB-C接口則可以直接傳輸數字信號,使得音質更為真實。例如Synaptics的USB-C耳機編解碼器能支持最新音頻格式并提供沉浸式的高保真音頻以增強用戶聽覺體驗。
無線藍牙耳機的流行,讓有線耳機成為過去
據《2017~2022年中國耳機市場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7上半年中國無線耳機關注度增至56.4 %,藍牙耳機銷量額首超有線耳機。可見,無線藍牙耳機將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對于大眾用戶來說,無線使用的需求也非常大,簡單、方便以及多用途將是消費類耳機下一個轉折點,耳機的設計也將支持日常生活的每個場景———家中、車里、工作中、體育館或戶外。
為了保護耳朵請主動降噪
可能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嘈雜的公交、地鐵車廂上聽音樂,耳機的隔音不是很好的時候,為了聽清楚內容我們都會調高音量,但是這樣的行為會對耳朵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傳統耳機的降噪主要依靠被動降噪,單純的利用耳機耳罩物理結構設計來減少外界聲音的進入。而主動降噪則利用了聲波干涉的現象,通過主動發射與外界噪音振幅相同的反相位聲波,從而使得兩者相互抵消,以達到降噪的效果。
例如,Synaptics AudioSmart USB-C編解碼器的多個環境探測器和低延遲降噪引擎可為幾乎任何環境和耳機位置提供自調整主動降噪解決方案。此外,無論是在辦公室、咖啡廳還是外出,Synaptics的智能語音拾取解決方案還能采集用戶聲音并且360°全方位消除噪音聲源,在任何環境下都支持清晰地通信交流。
未來的耳機將成為你的智能幫手
在智能耳機的浪潮里,語音交互系統正在被耳機品牌廠商廣泛使用。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夠向耳機提問并且收到語音答復。聯網的智能耳機可能是個人音頻技術的下一個階段,這些耳機可全天穿戴,通過語音與之交互。與智能手機連接,耳機就能為你提供特定時間地點的信息,有了這樣的智能耳機,我們能將各種實時信息直接傳到耳機中,比如實時翻譯、天氣、路線和日程安排更新,甚至針對我們的健康或鍛煉表現的生物反饋。
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更便捷地體會到聲音帶給來別樣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