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蓬榮 許哲毓 田艷
【摘 要】過去研究說明企業發展能力應有其次序性,但明確指出資源有限性的企業應優先發展何種能有利于后續能力發揮而展開的相關文獻付之闕如。本研究在于探討有限資源的企業應優先發展技術能力,經由8年的縱向擴充個案研究訪談臺灣面板設備供貨商,觀察到企業技術能力發展的順序與路徑。研究發現,企業能力發展取決于資源特質與學習機制。若企業擁有吸納能力,應采取由內到外路徑,優先開采技術能力,并透過組織內學習機制帶動市場能力,本研究同時提出學術和實務應用。
【關鍵詞】技術能力;資源特質;發展路徑;學習機制
【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18)03-0212-02
0 引言
過去研究說明企業發展能力應有其次序性,但明確指出資源有限性的企業應優先發展何種能有利于后續能力發揮而展開的相關文獻付之闕如。因此,本研究針對幾項理論缺口,填補其不足,并加以發展。
未說明能力發展的優先性。企業有次序地發展資源議題的重要性,大部分學者并未說明能力發展的優先性為何,特別針對資源有限企業,更加迫切需要有次序地發展能力策略。
未說明資源如何獲取、累積及更新。傳統資源基礎論學者認為資源發展的順序決定公司的發展,強調資源地位對企業的重要性。并未說明資源如何獲取、累積及更新,也未說明企業該如何發展能力,優先性如何安排。
1 文獻探討
資源的定義。Penrose(1959)認為資源應具備“獨特性”的特質才能協助企業獲取利潤;Wernerfelt(1984)指出企業建立資源障礙的關鍵在資源,資源使企業占有相對地位的優勢;Barney(1991)也認為資源應具備有價值、稀少性、無法完全模仿及可替代性等特性,企業才能具有持久競爭優勢。
資源特質。Barney(1991)強調資源的價值性,資源的獨特性特質,包括稀少性、不能模仿性、不能替代性等;Cohen et al(1990)提出吸納能力,認為廠商認知新的外部信息的價值,消化及應用該信息至商業用途的一種能力。
資源與能力的關系。對于如何借由資源發展能力的方法,Wernerflet(1984)認為企業應從資源的角度出發,開采既有資源,建立企業資源地位障礙;March(1991)則說明開發企業資源以建立能力,透過開采內部資源更有利于企業能力發展,因為內部資源開采所花的時間、成本比起開拓外部資源更低;Helfat and Martin(2014)則強調企業能力發展聚焦資源隨時間演化的本質,特別是內部資源的演變決定企業發展方向。這些學者皆強調能力更新的關鍵在于從企業內部開發既有的資源,由此可知資源基礎對企業能力發展的重要性。
組織學習學者對能力的定義。Baker and Sinkula(2015)強調組織學習3個步驟:知識獲取、知識傳遞及知識分享詮釋。知識獲取是討論知識獲得的過程;知識傳遞是知識來自不同管道的分享,以利于組織帶來新的知識或新知識認識過程;知識分享詮釋則是知識經過傳遞后,產生一種或多個共同了解的解釋及應用的過程;組織學習理論亦強調知識開采與知識開拓應該與企業能力發展有關(March,1991)。我們以組織學習理論納入組織內學習和組織間學習的概念,探討企業進行組織內學習引領組織間學習,抑或組織間學習引領組織內學習。
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質性研究的擴充個案研究方法,針對臺灣面板設備供貨商“興華公司”進行深度訪談、觀察及實務文獻搜集(Walsh,2015)。同時,8年縱向追蹤企業技術能力發展的順序與路徑,企業的資源特質如何影響能力發展的選擇、路徑與學習機制,這種長時間比較性的個案研究能提供較詳細、豐富的調查結果與發現。
“興華”以供應半導體、精密機械、平面顯示器及自動化設備等產業的設備自動化為主,成立于1978年,有587位員工,2014年營業額約為5.61億臺幣,其自動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光電及半導體產業的設備搬運與制造,近年來的關鍵技術是適用于高科技產業自動化設備的研發與制造。
3 面板設備制造商技術能力發展順序與路徑
從企業發展的歷程與其所參與的活動,了解個案資源數據庫的既有資源組成與能力發展,從中發現現有的資源取向受到過去資源累積或發展過程的影響。從企業資源的動態發展歷程,我們發現“興華公司”借由技術性資源帶動市場能力的發展。
“興華公司”的資源發展過程中,我們發現個案能力的發展是以既有技術資源的開采,以帶動后續技術能力的開拓,進而逐步開發相對應的半導體、精密機械、面板與自動化設備市場。
從訪談結果發現,面板設備自動化廠商的既有能力與后續能力的發展,影響市場進入順序及其進入市場后其他能力的發展。我們發現“興華公司”是以先前的相關知識及內部知識為基礎來發展既有能力,較少引進多元化知識及外部知識帶領其他技術能力的發展;后續發展的技術能力是利用內部信息來開發模具制造、射出成型組件、TFT LCD制程、機械人制造,并有順序地進入半導體、精密機械、面板、自動化等相關市場(見表1)。
4 資源特質與能力發展路徑選擇
“興華公司”利用技術能力發展市場能力,借由組織內部門間與個人間的開采性學習,引領組織間組織層級的開拓性學習,進而開發市場能力,其資源特質偏向吸納能力得以作為基礎發展由內到外的能力發展路徑,借由“組織內學習引領組織間學習”的組織學習機制,先發展各層級技術能力,進而帶動各層級市場能力的發展。
5 結論與建議
企業能力發展的優先性。本研究由個案整理出能力發展順序與機制:企業能力發展的優先性取決于它的資源特質。若企業資源特質偏向吸納能力則選擇優先發展技術能力。若企業擁有吸納能力,則應采取由內而外路徑,優先發展技術能力,并透過“組織內學習引領組織間學習”的組織學習機制提升技術,發展制成創新性的產品,開發新的產品市場,進一步帶動企業市場能力的發展。
資源特質影響企業能力發展路徑與學習機制。若企業資源特質偏向吸納能力得以作為基礎,優先發展技術能力,采取由內到外的能力發展路徑,從組織內由下到上的學習,然后到組織間學習,進行“組織內學習引領組織間學習”的組織學習機制,先發展各層級技術能力,進而帶動各層級市場能力的發展。
組織內、外部學習與學習路徑配適正確。本研究亦強調能力發展路徑中機制的文獻缺口,個案研究中涉及能力發展路徑中由一般資源轉化為特定能力的資源配置概念。本研究支持組織學習理論所談的內外部學習,知識學習路徑配適正確才有可能有助于能力發展。此與March(1991)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參 考 文 獻
[1]Barney,J B.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1,17(1):99-120.
[2]Cohen W M,Levinthal D 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128-152.
[3]Crossan M M,Lane H W,White R E.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From intuition to institu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9,24(3):522-537.
[4]Danneels E.The dynamics of product innovation andfirm competenc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2,23:1095-1121.
[5]Danneels E.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competence leveraging[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28:511-533.
[6]Grant,R 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tion[J].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
[7]Helfat C E,Peteraf M A.Managerial cognitive ca-pabilities and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4.
[8]March J G.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Organization Science,1991,2(1):71-87.
[9]Penrose 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Basil Blackwell:Oxford,1959.
[10]Slater S F,Mohr J J,& Sengupta,S.Radical pr-oduct innovation capability:literature review,synt-hesis,and illustrative research propositions[J].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4,31(3):552-566.
[11]Walsh I,Holton J A,Bailyn L,et al.What Groun-ded Theory Is A Critically Reflective Conversation Among Scholars[J].Organizational Research Me-thods,2015:1094428114565028.
[12]Wernerfelt,B.On the role of the RBV in marke-ting[J].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14,42(1):22-23.
[責任編輯:陳澤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