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從歷史的角度回望發展歷程,凡是我們出彩的時候,都是和時代同頻共振走在前列的時候。
一個個出彩匯聚成“多彩”,一個個“多彩”凝聚成“濃彩”,一個個“濃彩”匯聚成歷史前行的巨大力量。
著力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當今發展的第一要務。在以知識產權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正形成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負重感、責任感,由一個個“多彩”凝聚成的“濃彩”,已經成為濮陽市發展前進的巨大驅動力。
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以來,濮陽市共申請專利6 192件,授權專利4 063件。其中,2017年專利申請1 785件,專利授權1 124件,較2014年分別增長53%和44%;有效發明專利654件,較2014年增長74.87%,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81件,較2014年增長69.2%,居全省第8位,發明專利出現了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
值得稱道的是,濮陽惠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與河南省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共同研制的發明專利“5-降冰片烯-2,3-二甲酸酐生產方法”,以總排名第4榮獲河南省首屆專利獎一等獎,是全省5個一等獎之一。
除了專利快速增長外,濮陽市商標注冊總量達到9 529件,其中,中國馳名商標3件,河南省著名商標達到131件,中國地理標志產品2件。全市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明顯提高,核心自主知識產權擁有量大幅提升。
這是濮陽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所交出的令人信服的答卷。
在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帶動下,濮陽市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產業實力顯著增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 009家,較2014年新增95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05.96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 825.9億元,利潤228.3億元。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55.77億元,增長8%,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31.7%;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33.68億元,增長12.1%,高于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4個百分點,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大批擁有較高經濟和社會價值的自主知識產權競相迸發,匯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磅礴動力。知識產權已經成為濮陽市創新發展的新動能,日益在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中發揮重要引領和支撐作用。
精心布局知識產權工作新機制
2014年9月24日這一天,對濮陽市來講,是一個值得載入地方史志的日子,也是顓頊故都特別值得慶賀的日子,這一天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發文公布濮陽市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中原崛起的夢想,必須具有強大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在中國創新的旋律越來越激越、越來越昂揚的時代,濮陽這座中原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銜接融合的節點城市、承東啟西的陸海聯運樞紐城市、京津冀協同發展輻射的前沿城市,迎來了新的發展良機。
濮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工作,將試點城市建設列入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內容,市政府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政府年度考核指標體系,多次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議、市委改革辦協調會等,聽取知識產權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有關知識產權的政策、資金、機構等重大問題。
同時,明確目標任務,加強統籌協調。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常務副市長和分管副市長為副組長,23家政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試點城市建設工作,定期研究部署知識產權具體工作和推進措施。
進一步完善政策體系,加大經費投入。先后出臺了《關于加快自主創新體系建設促進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濮陽市“131”工程支持政策(試行)》《關于實施商標戰略的意見》《關于加快實施知識產權戰略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設立了專利權質押融資專項資金、專利發展專項資金、專利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商標戰略專項資金等,并做到逐年增長,知識產權政策和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試點以來,市本級直接用于知識產權工作的投入累計已達3 100萬元。其中2014年、2015年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河南省著名商標的企業,市政府兌現一次性現金獎勵700萬元。知識產權政策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實行目標管理,加強考核督查,建立知識產權工作考評機制。將知識產權工作納入市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實行知識產權重點目標市縣政府、市縣科技(知識產權)部門雙線管理。每年年初,主管副市長與各縣(區)分管副縣(區)長簽訂目標責任書,市科技(知識產權)部門與各縣(區)科技(知識產權)部門簽訂知識產權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試點城市建設推進情況等指標納入對市對縣(區)政府科技工作考核,加強督導檢查,定期通報進展情況,確保了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把握時代潮流,提出濮陽知識產權建設具體方案。一項項實實在在的舉措,展現濮陽市推動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的真誠態度。
如同中原大地的清晨,旭日噴薄而出,霞光照耀下“中華帝都”這片古老土地,在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征程中,生氣勃發。
五項工程推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紐帶。知識產權可以將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緊緊凝聚到創新發展之上,推動我們抵達更加美好的遠方。
這是濮陽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上上下下達成的共識。為了通過知識產權將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緊緊凝聚到創新發展之上,濮陽市實施了知識產權五項工程。
——知識產權產出促進工程,提高知識產權創造質量。實施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專項行動,啟動“發明專利資助券”和發明專利提升計劃。試點期間,共資助專利申請2 049項158萬余元,實施發明專利提升計劃項目12個48萬元,促進申請發明專利830件。
開展專利導航及產業知識產權布局計劃。圍繞濮陽市工業強市戰略和“131”工程,引導企業將專利戰略、商標戰略、標準戰略有機結合,促進產業提質增量升級發展。
指導濮東產業集聚區、開發區成功創建省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實驗區,該實驗區是河南省有2個以上省級專利導航實驗區的4市之一。
對獲得中國馳名、省著名商標的、地理標志的,各給予50萬元、10萬元的獎勵,極大地提高了濮陽市自主知識產權的質量和數量。
試點期間,傳統民間技藝和文化藝術作品屢屢獲獎,商標戰略、標準戰略成效突出,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3項、河南省首屆專利獎一等獎1項,實現了發明專利創造、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雙提升。
——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提升企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能力。圍繞濮陽市專利技術產業化試點主題,重點抓了5個環節:一是培育企業知識產權優勢,為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奠定基礎。試點以來,濮陽市把專利技術產業化作為培育知識產權優勢的重要內容,加大培育力度,成效顯著。試點期間,新增市級以上優勢(培育)企業(區域)37家(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家),累計培育市級以上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區域)86家;擁有有效發明專利的企業達到120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專利產品銷售額占企業年總產值的比例達到85%以上。
二是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促進專利技術產業化。啟動并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16個,三年來共轉化專利460余項,新增專利產品銷售收入20.5億元,新申請專利665項,其中發明專利198項,新增就業500余人。
三是認定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企業,樹立專利技術產業化標桿。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濮陽市傳統優勢產業,開展了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企業認定工作,認定示范企業3批15家。試點期內,共培育依靠自主知識產權實現產品產值過億元、利稅超千萬元的企業21家。
四是推進專利權質押融資,為專利技術產業化提供資本支持。市知識產權局與郵儲銀行簽訂了3億元的專利權質押貸款合作協議,推動銀行開發專利貸金融產品,深入企業巡講質押融資知識和政策,擴大專利權質押融資的縣區覆蓋面。發揮市政府每年100萬元質押融資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目前已累計發放貼息資金近400萬元,撬動了34家企業簽訂61筆專利權質押貸款5.067 4億元,僅2018年前5個月,已有9家企業通過專利權質押貸款9 580萬元,實現了政府資金百倍的放大效應,是河南省專利權質押融資惠及企業最多的市。
五是建設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公共服務平臺,助推專利技術產業化。培育市專利代理機構1家,駐濮辦事處2家,填補了濮陽市無注冊專利代理機構的歷史。建設完善石油化工等專題專利數據庫,為社會公眾提供知識產權政策和信息服務。鼓勵企業引進外地優秀專利技術,激勵本地專利技術轉移轉化,有效促進了濮陽市企業的轉型升級。據不完全統計,2014—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許可及轉讓專利權39項、收益905.8萬元。僅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發新產品348項,實現新產品銷售收入62.5億元。
——實施知識產權綜合保護工程,為企業專利技術產業化保駕護航。一是面向重點領域、專利市場,加大專利行政執法力度。配備充實了執法設備,加強隊伍建設,將日常執法檢查與集中執法相結合,以展會、電子商務領域、商品流通領域及家電等專業市場為重點,主動出擊,對專利違法案件速查速辦,營造了良好的市場環境。
二是多措并舉,健全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利用市大型集中宣傳活動,宣傳中國知識產權維權援助與舉報投訴熱線12330及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政策,率先在縣(區)及8大產業集聚區建立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分中心,開展產業集聚區執法維權活動和專利權維權行政救濟活動,入駐展會為參展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提供保障,以知識產權計劃項目形式對維權企業給予資助。
三是堅持縱橫聯合,強化執法協作。橫向與市公安、版權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專項執法檢查,縱向與晉冀魯豫4省11市及省內兄弟地市加強專利執法辦案協作,形成打擊專利侵權高壓態勢。建立了知識產權信用檔案和誠信管理制度,將侵犯知識產權納入了社會信用體系。試點期間,政府部門全部實現軟件“正版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案件結案率實現100%,專利執法工作居全省前列。
——實施知識產權科學管理工程,知識產權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進一步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指導貝英數控等22家企業啟動實施了知識產權“貫標”工作,邁奇化學通過“貫標”認證,2家企業提交認證申請。
啟動了專利托管試點,在5個縣區57家企業開展知識產權托管工作,大大提高了有效發明專利的維持率。
強化科技項目知識產權全過程管理,在24家企業開展了知識產權分析評議試點,開展知識產權分析預警服務。實施專利技術標準化計劃項目5項,推動關鍵專利技術形成標準。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已形成企業標準124項,行業標準65項,參與制定國家標準7項。
——實施知識產權環境優化工程,營造良好知識產權文化氛圍。利用“4·26”世界知識產權日、“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全國科技活動周、中國專利周等大型集中宣傳之機,組織開展知識產權成就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成果展、知識產權政策咨詢等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宣傳服務活動。
在《濮陽日報》開設了每周一期的知識產權戰略專欄,目前已刊發7個年度263期,常年開展知識產權進企業、進機關、進社區、進商場、進學校“五進”宣傳服務活動,提高了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
在全省率先開展了中小學知識產權普及教育,培育了一批工作體系健全,教有師資、學有課時、鼓勵發明、重視創新的示范試點學校,初步形成了具有濮陽特色的中小學知識產權教育模式。
實施“321知識產權人才培育工程”,面向政府領導、部門管理人員、企事業負責人及研發人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產權培訓,培訓各類人員2萬余人次,已初步形成知識產權人才梯次和競爭優勢,為濮陽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濮陽市創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以來,超額完成了各項目標,企業知識產權運用和專利技術產業化能力顯著提升,經濟發展持續趕超,經濟規模不斷壯大,速度效益同步提升。2017年生產總值完成1 253.61億元,增長10%,增速居全省第2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29.79億元,增長12.8%,增速居河南省第2位。
將知識產權打造成濮陽市創新發展新引擎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中原更加出彩。總書記把中原出彩與中國夢聯系在一起,照亮了河南發展前行之路,點燃了濮陽市進一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的奮斗激情。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
回顧三年來濮陽市的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建設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推動了濮陽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但與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的各項指標要求相比還處于低標準,與知識產權強國強省建設的要求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這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站在新時代的新起點上,亦步亦趨跟著別人走是沒有出路的,只有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創造出更多的模式和經驗,才能有新作為。
“未來,我們將按照驗收考核組的要求,認真總結三年來的創建工作,積極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強化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將濮陽打造成為富有創新活力、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匯聚、知識產權轉化渠道通暢、市場競爭秩序規范的知識產權強市。”濮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永振說。
孫永振表示,我們將重點抓好專利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抓好自主專利技術產業化和優秀專利技術引進轉化兩個層面,大力推進專利技術產業化,把專利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抓好濮東產業集聚區、開發區專利導航實驗區工作,以專利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高石油能源、裝備制造、化工、電子材料產業發展,提高產業集聚度、延展產業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探索出臺降低、分擔、緩釋風險相應的辦法,積極引進專利權估值、擔保等服務機構,提高專利權質押融資力度,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高能效注入活力;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推進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在全社會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社會氛圍,以知識產權助推經濟轉型,加快濮陽社會經濟發展!
更加出彩,就是要緊跟時代步伐,自覺把握規律、順應趨勢,與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用新時代的眼光和標尺作牽引,把應該做的事情做早、做實、做優,才是真正的出彩。
追憶往昔歲月崢嶸,展望新時代,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繼續深入,濮陽將知識產權打造成創新發展新引擎,實現知識產權驅動創新發展,達成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目標,未來可期。
今天,濮陽人正踏著時代的鼓點、和著時代的節拍,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奮進新時代中切合社會期待的戰略部署,凝聚磅礴的力量再闖新路,力爭上游。
我們堅信,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的神圣使命、接續奮力前行,就一定能夠譜寫出濮陽知識產權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作者單位:河南《創新科技》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