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有植
隨著網絡攻擊的盛行,在一些國家出現了網絡安全保險,顧名思義,就是像保險公司那樣的一項保險。可以在企業遭受黑客攻擊的時候進行一定的賠償。現在已經成為企業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網絡安全保險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安全意識的進步,算是網絡安全發展良好的表現,但是保險并不能代替真正的安全措施。
很多企業選擇花重金購買網絡安全保險而不注重增強安全防御機制,這樣做的結果是可能會招來更多的黑客攻擊。更重要的是,保險的理賠并不一定能彌補攻擊帶來的損失,只是個心理安慰罷了。
企業遭到一次網絡攻擊,損失的可能不僅僅是數據,因為安全防護能力薄弱,可能會給客戶帶來不可靠的印象。當企業對自身數據安全不以為然的時候,它的品牌和聲譽也不復存在。想要再改善這個狀況可能需要非常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并且存在無法挽回的可能。
著名電子產品企業施樂(Xerox)的首席信息安全官艾莉莎·約翰遜(Alissa Johnson)博士,在談到企業信息安全時表示,在未來能夠對安全帶來影響的因素,主要是人的創造力(科技的發展)、不同組織間的合作能力,以及逐漸趨向自動化的辦公場景。
她認為,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以后人們得到的信息將會是多個數據糅合的結果,而這些信息會受到來自多方面的干擾:例如隱私政策、安全協議、潛在威脅等。任何小問題都有可能帶來大的影響,人們總是想要一勞永逸,防患于未然沒有錯,但是安全沒有捷徑,必須穩扎穩打。
網絡安全保險?還是網絡安全防御?
企業安全防護往往具備一定的復雜性,需要根據企業需求的不同來定制,通過多個模塊共同協作來保障系統、數據的正常運營。當然,也存在一些想要偷工減料的例子,一些企業試圖通過簡單的部署達到全然的防范,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各項安全措施的存在是為了相互補足,想讓其中某一項去取代或填補另一項的空缺是不切實際的想法。
安全帶來的收益
以施樂公司為例,由于主要業務的獨特性,因此非常容易收到APT攻擊。為保護公司的正常運行,該公司采用了時下較為先進、全面的安全防御技術。該技術具有設備受損檢測、文檔和數據檢測等多個功能,能夠長時間持續對設備、數據進行監控。
其中,入侵檢測技術,依賴于企業內部部署的防火墻、用戶訪問機制以及McAfee的身份驗證和白名單功能。檢測受損的設備則是采用固件驗證的方式。對企業信息數據采用多種加密功能,保障個人隱私和敏感信息的安全。同時,施樂長期與McAfee保持合作關系,也保證了設備更新的時效性。
通過與專業的安全公司、技術團隊合作,能夠有效的提升企業安全素養。并且相對自動化的防護也為日常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約翰遜表示,長時間保持對信息安全的關注,除了能確保第一時間處理問題之外,還對企業文化的建立帶來一定的影響。安全意識的提升,不僅對自身有益,還能增加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