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蒼溪縣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全縣有3萬多名優秀兒女參加了紅軍。紅軍在蒼溪創建根據地的兩年多時間里,曾與敵人進行過數百次大小戰斗,烈士們甘灑熱血寫春秋,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蒼溪各級關工委為把先烈們留下的紅色傳統、紅色精神、紅色基因傳承好,在近25年的探索中,總結出了一條“謀、建、學、講、看、唱、寫、行、樹”的9字教育新途徑,形成了科學施教的有機鏈條,推動紅色基因傳承教育活動深化發展。
謀——在縣委、縣政府領導下,縣關工委十分重視抓好紅色基因傳承或紅色傳統教育的謀劃工作。每年,縣關工委都要通過召開座談會、調研會、辦公會,拿出一個思想性強、目的性明確、操作性科學,受青少年群眾歡迎的實施意見。同時,制定了全縣3年至10年的長期紅色教育規劃,使立德樹人、育人鑄魂這項根本任務不斷推向前進。
建——紅四方面軍在蒼溪創建根據地期間,經歷數百次戰斗,烈士的鮮血灑在蒼山溪水間,留下了許多動人的故事。為把這些不可能再生的紅色資源開發出來為青少年教育服務,20多年來,縣委、縣政府已投入3.5億多元,以渡江戰役渡口為依托,建起了以“紅軍渡”為中心的基地群,是國務院授予的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為滿足對邊遠山區青少年開展紅色教育的需要,縣關工委向全縣各鄉鎮關工委發出開發紅色資源的號召,各級關工委和廣大五老懷著對紅軍先烈的崇敬與對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擔當,經過5年的開發,投資近7000多萬元,現已建成鄉村紅色教育基地58處,為全縣15萬名青少年的紅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好去處。
學——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活動中,縣關工委一方面要求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領導要帶頭學好習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帶頭做好紅色基因傳承的明白人,踐行的帶頭人,深化的領路人;另一方面要求全縣廣大青少年要認真學習習總書記的講話,學深悟透,從而為廣大青少年學習紅色傳統定了向,明了理,提了神,為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教育奠定了堅實的思想保證。

蒼溪城郊中學組織學生開展“重走紅軍長征路”實踐活動
講——縣關工委組織五老先后撰寫了《弘揚紅軍精神,爭做紅軍傳人》《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梨鄉紅霞》《紅色蒼溪——我永遠的根》等10多本紅色故事書籍,為青少年提供了精神食糧。縣關工委精心組織老紅軍、老干部、老教師等近100人參加縣、鄉(鎮)、校三級聯合的宣講團,分別深入到學校、鄉村、社區進行面對面宣講中國故事、中國精神。99歲的老紅軍劉玉貴到陵江鎮第四小學為1600多名學生講長征故事時,堅定地說:“在長征路上三次過草地、爬雪山,生活環境十分艱苦,但心中有黨、有毛主席,為窮苦大眾求解放,我無怨無悔。”當孩子們聽到這真實而動人的故事,都異口同聲喊出: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年近八旬的老干部任琦,是縣關工委宣講團的一名老同志,20多年來,他不僅撰寫了近50萬字的紅色文化宣講材料,而且多次深入學校、機關、村(社區)進行宣講。
看——縣關工委在每次教育中,不僅要求每個學校、機關、村(社區)關工委要有目的地組織廣大青少年觀看《長征》《閃閃的紅星》《黨的女兒》《小兵張嘎》《紅孩子》等紅色電影,了解紅軍發展的歷史,增強對紅軍的熱愛感、崇敬感、感恩感。同時,縣關工委在廣泛收集、整理紅軍英雄事跡的基礎上,還精心制作了圖文并茂的掛圖100多套,組織專人背挑肩扛,奔赴農村、城鎮、學校以及場鎮進行掛展。通過活動,那些英雄人物深深地印在每個青少年的思想里,轉化為健康成長的精神動力。
唱——廣元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原蒼溪縣縣長、縣關工委顧問莫異矩帶頭抒發對紅軍的情懷,和同志們編寫的《唱紅軍》《紅軍是我們最親的人》《紅軍渡口的塑像》《將軍頌》等歌曲,一時成了鼓舞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的強大動力。
寫——各級關工委特別是中小學校關工委精心安排學生寫日記、寫心得體會、寫作文,目的是了解大家受教育的深度和熱愛紅軍的情感濃度。據不完全統計,在紅色教育中,廣大青少年積極寫心得筆記、留言達10多萬件,極大地激發了青少年好學上進的正氣,有力助推了學校的德育和教學工作。
行——一是通過開展夏令營、春游、野營拉練等各種實踐活動,組織青少年“重走紅軍長征路”。2014年,全國少年軍校——蒼溪城郊中學組織全校師生5000多人,沿著當年紅軍突破嘉陵江西去北上抗日的崎嶇山路徒步60多公里,許多同學在“長征路上”克服了種種困難,以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決心,灑下了一路熱汗,留下了一路深深的腳印,鑄就了一顆顆赤膽忠心,贏得了國內外的點贊;二是把踐行落實到文明習慣的養成之中,不少中小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城市文明監督崗,送溫暖、做好事;三是把紅色實踐活動引入留守學生之家和寒暑假中,積極組織留守兒童學紅軍精神,樹新風、做新人。陵江鎮土地梁社區等21個留守學生之家,多年來組織留守學生為孤寡老人做好事,送溫暖,參加農村公益勞動,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
樹——樹立先進典型是縣關工委多年來不斷拓展紅色基因傳承的基本措施。在蒼溪這塊紅色沃土上,誕生了舍己救人的少年英雄楊芹英,為國捐軀的青年英雄向中懷。新的世紀又捷報頻傳,涌現出全國道德模范、十八大代表羅瑋,四川省孝道模范、為救父而捐腎的少女李丹等先進人物,在梨鄉群眾中被傳為佳話。
縣關工委執行主任黃元龍深有體會地說:“‘九字’方法的實踐與成功告訴我們,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的政治站位是關鍵,廣泛動員群眾參與是根本,不斷探索科學方法是途徑,著力教育效應是歸宿。只有這樣下繡花功夫,傳承紅色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