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琿春市森林覆蓋率達86%,別名森林之城,是著名的“中國東北虎之鄉”。琿春市關工委利用特有的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在青少年中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并逐漸打造成一項品牌性教育活動。
起先,市關工委生態文明教育活動局限于城市各社區,是配合“森林城市”建設,在寒暑假組織青少年開展以“讓森林走進城市、使城市擁抱森林”為主題的知識講座及相關的剪紙、集郵等活動。后來,逐漸延伸到各中小學課堂,形成有知識講座、文藝演出、作文競賽、主題中隊會、夏令營等活動在內的系列性宣傳活動。雖然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多彩,但零零散散,缺乏規范化、制度化的問題也暴露出來。于是,市關工委在市教育局支持下,組織力量編寫《我愛琿春,我愛東北虎——琿春市中小學校綠色鄉土教材》,在全市26所初中以下學校的“家鄉課”或“綜合社會實踐課”上使用。教材緊抓以東北虎為標志的琿春生態環境特點,介紹生態文明理念和中華虎文化的發展脈絡,變生態保護宣傳為生態文明教育,適應了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的大形勢,受到中小學師生的普遍歡迎。課堂上,孩子們爭相展示和東北虎相關的書法、繪畫、剪紙、表演、作文才能,連那些最淘氣、最內向的孩子都發表自己的看法。教材反復修后,更名為《我愛家鄉,我愛東北虎》,由現代教育出版社以“全國未成年人生態道德教育系列教材”名義正式出版。今年4月,市關工委協助汪清縣關工委,培訓汪清縣各初中和敦化市黃泥河鎮初中地方課教師,并贈送《我愛家鄉,我愛東北虎》900余冊。
實踐是生態文明教育的基本特點。市關工委下功夫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校園觀鳥、城市綠地觀鳥活動。在敬信學校組建起第一支觀鳥護鳥隊之后,關工委陸續在琿春三中、四中、七中和昌盛社區、居安社區組建觀鳥護鳥隊,并為每支觀鳥護鳥隊配備2架望遠鏡,免費印制隊旗、觀鳥標志帽、觀鳥記錄本。每年3月琿春市賞雁節期間,各中小學校相繼組織學生到敬信濕地觀鳥,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琿春四中同學還即興創作觀鳥詩歌數十首,把生態道德教育活動同語文教學相結合,實踐活動與思想教育相結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琿春四中觀鳥護鳥隊到敬信濕地觀察大雁等鳥類的遷徙和生存狀況
持續不斷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豐富了青少年的生態知識,使他們通過了解和參與家鄉的生態建設而熱愛家鄉,進而熱愛祖國。同時,也通過他們影響自己的父母親友,加快全社會關愛生態環境、支持東北虎保護事業局面的形成。目前,琿春市野生東北虎的種群數量已經恢復到27只左右,山山嶺嶺都有東北虎活動,已經開始發揮我國東北虎種群恢復工程的主要戰略支點和生態通道、種源基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