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程涵,馮運奎
(中鐵二院成都工程檢測有限責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該鐵路橋梁樁所在軟土地區距海岸線約100 km,地面標高約10.00 m,地形平坦,地層主要為粉質黏土、淤泥粉質黏土、粉土、粉砂、中砂;地表水、地下水豐富,粉質黏土為弱含水層,且地基承載力特征值分別為淤泥粉質黏土40 kPa、粉土和粉砂80 kPa。由于設計基樁頂標高位于地面下3~4 m,基坑開挖后才露出樁頂,對于粉質黏土層基坑可自穩,對于淤泥質黏土、粉土、粉砂、中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基坑及孔下宜坍塌。
軟土地區橋梁灌注樁的完整性檢測時,對于樁長不大于40 m應采用反射波法,采用激振力棒激發并由接受儀器得到反射波曲線,從反射波曲線的變化形態、速度值來判斷灌注樁的完整性,其尼龍頭、鐵頭分別激發并由接受儀器得到反射波曲線為反射波低頻、反射波高頻曲線,二者互補可有效進行樁完整性分析。
該軟土地區橋梁灌注樁設計混凝土標號為C40,并做1.2 m×0.2 m×0.2 m模型樁以及現場實測樁統計,各所測反射波樁端曲線呈正向,反射波完整速度約為4 300 m/s。
為便于安全操作,在地表置一大于樁直徑,且一定深度的鋼護筒鋼,灌注混凝土時鋼護筒下突變至設計直徑,其地表淺部為粉質黏土,置鋼護筒直徑1.8 m,鋼護筒高1.5 m,灌注混凝土時鋼護筒下0 m高度內樁徑突縮至設計樁徑1 m。
取XX特大橋88-4樁分析:該樁設計直徑1.0 m,樁長37 m,樁頂至樁頂下3.5 m施工時置有直徑1.2 m的護筒,混凝土標號為C40,樁頂標高8.821,其反射波低頻曲線、反應樁深3.5 m處正向缺陷特征呈多次反射,正向缺陷特征的下沿延伸至零線以下較長,趨于斷樁特征,且速度為3 771 m/s,開挖驗證樁深3.5 m處近呈斷樁如圖1所示,分析該樁混凝土灌注完后,拔護筒時初拔擺力過大,使此處飽和粉土涌入樁內。

圖1 88-4低頻曲線及開挖照片
取9-4樁分析:該樁設計直徑1.0 m,樁長37 m,樁頂下施工無護筒,混凝土標號為C40,所測9-4樁反射波低頻曲線,反射波高頻曲線如圖2所示,其反應深度5.2 m處呈正向缺陷,且速度為3 500 m/s,分析該樁灌注混凝土時,其深度處的飽和淤泥粉質黏土涌入樁內,開挖驗證樁深5.2~6.0 m處呈厚度0.8~0.3 m的樁徑1/3內夾泥,淤泥清理干凈復測合格后進行了接樁。取77-7樁分析:該樁設計直徑1.0 m,樁長36 m,樁頂至樁頂下3.5 m施工時置有直徑1.2 m的護筒,混凝土標號為C40,其反射波低頻曲線、反射波高頻曲線如圖2所示,且樁深6 m處正向缺陷特征明顯,正向缺陷特征的下沿延伸至零線以下較長,且速度為3 472 m/s,分析樁深6 m處飽和粉土涌入鋼筋籠內,沿著鋼筋籠塌入樁內。
由于地層的復雜性及地質條件較差,樁底未清理干凈,產生樁底沉渣,取332-6樁分析:該樁設計直徑1.0 m,樁長31 m,混凝土標號為C40,樁頂至樁頂下2.5 m施工時置有直徑1.2 m的護筒,其樁深8~25 m反射波曲線呈擴徑,對應地層為中砂層,反射波速度為3 697 m/s,分析施工時樁底中砂塌孔未清理干凈,導致樁端混凝土離析,布鉆孔驗證樁端25~31 m芯樣,其中樁端30~31 m芯樣破碎無法取芯,并在樁端下進行了水泥壓漿,且共壓漿水泥2 t,凝期達30 d后采用反射波法檢測,其樁壓漿后反射波低頻曲線,反射波速度為4 070 m/s,提升至完整速度4 300 m/s的95%,水泥壓漿有明顯效果。
161-1樁設計直徑1.0 m,樁長36 m,樁頂至樁頂下3.5 m施工時置有直徑1.2 m的護筒,樁頂測得樁徑1.0 m,混凝土標號為C40,反射波低頻曲線、反射波高頻曲線出現多次反射,反射波速度為3 700 m/s,開挖驗證如圖3所示,其樁深1.5~2.3 m擴徑,擴徑直徑2.4 m、樁深1.0~1.5 m鋼筋裸露(盲區內),并有飽和粉土水平涌入樁內達1/3.當擴徑直徑較大時,擴徑混凝土灌注速度加快,導致上端混凝土供運不足,形成鋼筋裸露。

圖2 9-4、77-7反射波曲線

圖3 161-1反射波低頻、高頻曲線及開挖照片
對于軟土,地下水豐富地區,應設淺部井點降水或深部降水井,按施工設計樁的外側增加一稍大直徑的鋼筋籠,鋼筋籠的外側用土工布纏緊(常規樁直徑1 m,護筒1.2 m,雙籠直徑1.1 m),避免或減少淤泥黏土、粉土的涌入。拔護筒方向偏移或力度過大,易使樁開裂,周邊淤泥黏土、粉土涌入,應確保護筒拔護筒垂直上拔,促使護筒能順暢垂直上拔。軟土地區摩擦樁的擴徑易引起樁頭附近混凝土供運不足,使鋼筋裸露。樁底沉渣要控制終孔清孔的有效時間,并使用樁底沉渣厚度測定儀監測沉渣厚度達到規范允許范圍內。
根據軟土地區摩擦樁的特點采用反射波法檢測,發現樁身質量存在問題主要是水平涌孔以及樁底沉渣引起,在分析原因的同時反思施工過程中的具體施工細節,并指導施工,使問題消除于施工過程中。要想使每施工一根樁、每檢測一根樁均為合格樁,關鍵在于施工過程的嚴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