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娟妮 秦冬梅 程紅玉
30多年來,她的人生軌跡始終與水利事業的發展壯大緊密聯系在一起。作為一名水利戰線上的女同志,她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奮斗在生產第一線,以求真務實、勤奮進取、勇于奉獻的水利人作風,贏得全處干部職工群眾的贊許。先后榮獲過“兵團水利系統先進生產者”“師市先進女職工”等等,還連續多年被單位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她就是三師前進水管處水管二站黨支部書記潘桂珍。
前進水管處自來水服務站肩負著墾區近3萬人口的人、蓄飲用水,而自2004年成立以來效益一直處在低谷狀態,2011年,潘桂珍作為自來水服務站一肩挑的支部書記深感責任重大。
為盡快進入角色,她刻苦鉆研業務,攻讀了所有供水設備的產品說明書,很快了解了設備的性能和管理。為掌握管網分布情況,她查閱安裝施工圖紙,親自帶隊對通往墾區各個連隊的管線進行摸底,一一對照,利用一個月時間全面摸清了墾區的管網分布走向、管徑大小、閘閥的安裝和計量水表狀況等。同時,她又對水廠前幾年運行管理進行分析,了解到水廠的實情,找到了供水的弊端。通過與單位骨干溝通談心,經過討論研究最終確定了“服務民生求發展、夯實基礎強運營、以人為本抓管理、提升文明塑形象”的發展思路和措施,她還對自來水生產經營活動的每一環節提出了具體目標和標準,根據不同的崗位制定了詳細的量化考核指標,層層分解,責任到人,使每個干部職工的“責、權、利”盡可能達到統一,出臺了20余種規章制度承諾,形成了人人有崗、人人有責,獎罰分明,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新機制,極大地增強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她的帶領下自來水服務站連續三年實現效益最大化,自來水回收率由以往的85%增長到95.6%以上,產值年均保持遞增15%,并實現了扭虧為盈20余萬元,創建廠以來最好的成績。
2014年前進水管處成立了漁業隊,當時擔任水管一站支部書記的她同時又被任命為漁業隊隊長,從此,她肩上又多了一份責任。漁業養殖對技術和管理的要求很高,為預防魚病,潘桂珍不斷提高本單位養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了一套獨特的養殖新方法。
“職工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把每件平凡的小事做好是我最大的心愿。”潘桂珍經常這樣說。
前進水管處漁業隊少數民族約占80%,作為一隊之長,她深知民族之間的團結和社會穩定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保證。每次下站點檢查工作時,她都要詢問他們生產生活的情況,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同時,將民族團結宣傳教育穿插在業務工作中。2015年,在潘桂珍的帶動下支部幫助兩名少數民族職工解決了兩萬余元春耕春播資金。在扶貧幫困結對子活動中,她主動承擔了本站最困難職工吐拉洪的幫扶任務,在給他技術指導和精神鼓勵的同時,2016年1月又為他墊資4000余元購買了一頭母牛,讓他發展畜牧業。60歲的低保戶帕迪木汗患有腹腔腫瘤需動手術治療,因無錢,子女準備放棄住院治療,潘桂珍得知后立即拿出一萬元現金,送到帕迪木汗家中讓她安心治療,一年后帕迪木汗康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