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仁淑
“大家嘛站直了,量出來的服裝尺寸嘛才準確,做出來的衣服嘛才貼身!”5月14日,阿依托爾汗·吾休爾一邊麻利地為阿拉爾市西北興業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員工量著服裝尺寸,一邊喜笑顏開地叮囑著。
阿依托爾汗·吾休爾是阿拉爾市阿依托爾汗服裝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今天,她與阿拉爾市西北興業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就服裝生產加工雙方達成一致協議,簽署完150套工裝的訂單合同后,高興萬分,立即親自動手給公司員工測量服裝型號,準備將這批服裝連夜加工生產。這也是阿依托爾汗·吾休爾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現年44歲的阿依托爾汗·吾休爾,家住阿拉爾市托喀依鄉納格熱哈納村,家有五口人,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家里有五畝棉花地,三畝核桃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總是入不敷出。怎樣才能另辟門路,創業增收呢?阿依托爾汗·吾休爾終日愁眉不展,悶悶不樂。
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經過多次與她仔細交流談心,了解到她具有縫紉技術的情況后,腦洞大開,“何不指導她利用現成的縫紉技術做服裝加工增收呢?”

確定好思路后,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對她進行了及時的指點和幫助,單槍匹馬不行,抱團闖市場才能力量更大。今年1月,阿依托爾汗·吾休爾將村里7名同樣具有縫紉技術的少數民族婦女組織聯合起來,成立了阿拉爾市阿依托爾汗服裝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
注冊,選址……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一遍又一遍幫她跑。阿拉爾市阿依托爾汗服裝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在阿拉爾掛牌營業了,專門對外承接服裝生產加工。阿依托爾汗·吾休爾帶領手下的七名維吾爾族婦女憑著精湛的技術、細致周到的服務、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很快打開了工作局面,前來訂制服裝的顧客絡繹不絕。
“在她們這里量身訂做的服裝,無論是做工的精細度還是貼身度,都非常不錯,價格也適中,每做完一件衣服,她們都要里里外外仔細檢查一遍,把接線頭清理干凈,然后再熨燙得平平整整交給顧客,讓人很放心。”顧客唐麗說。
阿依托爾汗服裝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口碑越來越好,生意也越做越紅火,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又及時向阿依托爾汗·吾休爾伸出了援助之手,對該服裝加工合作社進行了大量的宣傳,紛紛為她們聯系介紹訂單,加工訂單從剛開始的單個顧客發展到承接公司、企業的集體訂單,幫助這個合作社發展壯大。
一些集團公司、企業、工廠也結合“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為進一步加強民族團結,促進和維吾爾族同志之間的交往交流交心交融,紛紛向阿依托爾汗.吾休爾拋出了橄欖枝。阿拉爾市西北興業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為規范公司統一管理,需要訂做150套工裝,于是找到阿依托爾汗·吾休爾,經過雙方友好協商,達成一致協議,于是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為了進一步將合作社做大做強,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又建議、指導阿依托爾汗·吾休爾把所學的技術與民族特色融合起來,創立自己的品牌。
在接下來的品牌命名、品牌注冊上,阿依托爾汗·吾西爾自己連續申請了五六個名字都沒有審驗成功,阿依托爾汗·吾休爾又犯愁了。
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聯合多部門積極為她構思品牌名稱,在一次又一次的醞釀構思后,終于幫助她注冊了自己的品牌——阿拉爾古麗。
“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現在,我們不光是有了自己的合作社,還有了屬于自己的品牌,我這心里嘛是越干越亮堂,現在嘛合作社八個人,每人每月最少嘛增收2000元以上,感謝黨,感謝兵團紀委駐村工作隊和大家對我的幫助,我嘛有信心,把這個合作社嘛越干越好,大家收入嘛也越來越高。”阿依托爾汗·吾休爾說完這些話,滿臉溢滿幸福的笑容。
阿依托爾汗·吾休爾只是幾千萬少數民族同志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和指導下增收脫貧的一個縮影,她的變化,折射出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這個偉大決策所散發出的磅礴力量。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如何不讓一個貧困戶掉隊?如何拓寬增收門路?如何保障貧困人口脫貧增收?“訪惠聚”工作隊和“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干部們用一個個實際行動作出了鏗鏘有力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