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林
摘要: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時代經濟的不斷發展,二者之間逐漸形成緊密的聯系;在融合的過程中,要不斷創新探究,與時俱進,協調發展,及時改善出現的問題,使其融合能最大程度的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發展路徑
一、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聯系
在管理會計出現后,一般認為管理會計是對內的,主要用于企業內部的管理,而財務會計是對外的,管理會計是在會計原始資料基礎上分析并形成有助于企業管理的報告,財務會計則是生成財務會計報告提交給外部利益相關者,它們是兩個不同方向的分支。但是事實上,在會計實踐中,二者在功能、核算對象以及信息來源方面都具有極其密切的聯系,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需要構建一個現代會計體系,將大數據技術融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中,讓二者融合并互相促進,充分發揮二者的作用。
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幫助企業管理貼近經濟提升的規律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企業財務會計需要具備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說要實現企業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這樣能夠實現優劣互補,二者的相互融合能夠幫助企業的財務會計明確企業的管理目標,在財務會計詳細了解企業管理信息的條件下,有效發揮財務信息的價值,進而實現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事實上會計信息在近年來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大程度的進步,在大數據、互聯網的影響下,實現了工作效率的提升,實現了財務信息的有價值分析,科學的理論依據更加提升了財務信息的應用價值。因此將財務信息融入到企業的管理會計中能夠更好的監督企業的發展,讓企業的管理更加符合經濟效益提升的規律。
(二)優化企業管理結構
客觀的來說企業的財務會計和企業的管理會計二者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可以發現在工作人員進行財務會計相關工作時會涉及到一部分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而在管理會計部門在進行工作時也會遇到與財務會計相關聯的工作內容。務會計會對管理會計產生的監督的作用,同時二者都具備監督和考核的功能,是相互依存的關系。二者從事的工作內容都包括企業的生產經營信息。在信息的收集方面,管理會計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不同的管理信息,而信息的核心不外乎企業的財務核算信息。因此二者之間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通過融合能夠優化企業的組織結構,能夠實現信息資源收集的高效性。
三、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路徑研究
(一)政策性的支持是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融合的前提
管理會計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規劃和決策,能否做好適合市場運作的規劃與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因此國家應通過建立健全金融體制和價格機制等外部激勵機制,為管理會計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和引導,讓管理會計充分發揮作用。另外,管理會計的主導作用在于對資源的配置,而資源的配置主要取決于市場機制,因此,需要有相應的可以支持大數據環境的完善的市場經濟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管理會計的主導作用,規范管理會計行為。此外,要規范管理會計的有關法律法規,特別是相應的細則或司法解釋,讓管理會計有章可循。同樣,財務會計也需要按照相應的會計準則,在適應管理會計信息需求的同時,依法依規做好會計核算工作。這樣,在國家各種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方能有序融合。
(二)實現財務思維管理思維的相互轉變
新經濟常態下,經濟高速增長的環境已經轉變為中高速增長,在這種情況下經濟的粗放式增長也已經不復存在,而是要求企業提高質量效率,只有符合集約型模式的企業才能保持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在實現企業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融合過程中,要轉變觀念,在管理規范嚴格的條件下,提升企業的服務水平。然而在現實的工作中,管理和財務的性質仍然是不同的,要想真正的實現二者的相互促進,還需要良好的配合。考慮到二者的出發點有時會有所不同,所以在融合時,二者都需要相應的轉變觀念。也就是說財務會計的思維要向著管理思維適當轉變,而管理會計的思維也需要適當的向著財務思維轉變,這樣才能實現財務與業務管理目標的一致性,進而實現企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的綜合提高。例如在財務會計的日常工作中常常說的話應該是“這個不行,資金不允許,不能做。”而轉變觀念的表現就應該是以管理者的思維思考出“這個應該怎么做”。
(三)人才培養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無論在信息質量、服務對象等多方面的差異都比較大,財務會計需要工作人員有較強的業務能力,管理會計需要從業人員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兩者融合后就會提高對工作人員的要求。企業需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加大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保證工作人員在做好財務工作的同時也能做好管理。工作人員需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熟悉企業基本業務;企業應與高校建立密切聯系,根據市場變化及需求適當增加教學內容,學成后,企業可以從高校引進人才;將現有工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及熟練度進行培訓,不斷提高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
(四)實現從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轉型是二者融合的基本路徑
大數據背景下,財務部門的主要工作是對資金的收支進行核算、對資產進行管理、對經營進行分析等,以提煉出有利于企業發展的經營管理方案與策略。而事實上,在財務核算過程中已滲透或混雜了一部分管理會計的內容,這種混合型的方式無法完全明確二者之間的職責。若想要實現二者的融合,可以考慮將財務管理的職能獨立分離出來,也就是將利用大數據技術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整合、淬取、提煉等工作全部納入管理會計中,然后逐步發展成為獨立的管理會計部門,專門作為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的智庫,以實現混合型到融合型的轉型。
(五)改進會計報告
財務會計所反饋的是企業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對資源利用的情況,在企業決策著眼中,它的作用微乎其微,信息需求者對財務信息的了解是多方面的,然而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是單一的報表形式,不同的使用者對財務信息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會計報告者所提供的信息一面向決策者為主,再通過管理會計對外適當披露,其他企業人員可通過管理會計獲取同等價值的會計信息,這樣不但促進企業決策的有效性,也能加強企業對外合作能力。
(六)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
在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融合的過程中,要學會借助計算機系統促進融合過程,首先利用在計算機的智能系統對企業原有的財務信息進行整合、管理,這樣,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在使用這些信息將非常方便快捷。也可以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企業財務進行實時管理、遠程控制、在線管理,無時無刻都在為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的數據采集提供相關信息。計算機的合理運用,將大大促進這兩支分流的融合與發展。
四、結束語
當代我國的財務系統分為兩大類,即財務會計系統和管理會計系統,管理會計是對企業內部資金流動的管理和規劃,財務會計是針對企業的財務展開的財務活動,是企業對外資金運營進行全面的核查和監督,為外部投資人與企業有經濟利害關系時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及盈利能力所展開的一系列財務活動。綜上所述,以上內容就是對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發展路徑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