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科
摘要:伴隨互聯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已經成為當今消費的主流趨勢,互聯網金融消費有效刺激了我國市場內需,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復蘇。互聯網金融消費可以有效反映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現狀,體現出我國人民的消費理念。雖然互聯網消費金融順應了時代發展需求,滿足了市場消費者多元化消費需求,但是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還存在諸多不足,因此,本文主要從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念出發,分析了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具體的防控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防控措施
當今社會網絡技術突飛猛進,虛擬的互聯網中平等和分享等特性日益融入我國的金融行業,互聯網消費金融應運而生。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逐漸成為我國經濟新的增長點。然而,在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金融風險,對人們的利益造成嚴重損害。深入分析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探索防范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的有效措施,有利于規范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是當今時代值得探討的重大課題。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概念及模式
互聯網消費金融,指的是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向個人或家庭等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務。也指互聯網中與金融有關的全部消費活動,包括理財、信貸和資產管理等。當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主要包括電商平臺模式、信用卡模式和P2P模式等。電商平臺模式是電子商務公司依托自有平臺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業務,如淘寶向消費者提供“花唄”。這些業務具有不大的借貸依據通常是消費者在平臺的消費依據和信用等。電商平臺黏性較大,在信用方式幫助下更多消費者會超前消費。在信用卡模式中,消費者可以通過信用卡進行消費結算。消費者可以透支或者是進行分期付款。在P2P平臺模式中,大多提供的是無抵押擔保小額信貸,消費者先獲得平臺的籌資,然后進行消費。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消費金融不同。首先,其服務性更強,對消費者的體驗更加重視。其次,與傳統消費金融相比較而言,互聯網消費金融服務范圍更加廣泛,普惠性更大。再次,目前互聯網技術平臺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基礎,互聯網消費金融可以根據自身的性質劃分消費者群體,并從消費者不同的消費需求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開發信貸產品。
二、優勢
(一)便捷性
互聯網消費金融與傳統金融模式不同,它主要以互聯網技術為依托,消費者通過網絡就能夠辦理業務,實現金融消費,其便捷性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其一,客戶不需要到相關金融公司去辦理業務,只需要借助金融公司網絡平臺或者APP軟件就能夠進行業務辦理,能夠有效節約時間、精力;其次,金融消費品供應公司提供的平臺或者軟件操作方便,過程簡單,只需要一些基本信息就能夠進行消費,而且通過金融消費還能夠滿足客戶各方面的需求,解決資金緊缺等問題,避免傳統貸款的麻煩。
(二)普惠性
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有很大的區別,具有普惠性特點,互聯網金融平臺所提供的產品或服務能夠滿足大眾需求,而且可以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服務,其普惠性主要表現在:其一,客戶群體具有廣泛性,互聯網消費金融具有大眾化特點,所設計產品能夠滿足中低層人群的需求,大多產品沒有門檻限制,幾百元都可以進行金融消費,而且產品內容簡單,容易理念,普惠性比較強;其二,產品類型多種多樣,不僅包括金融理財、信貸、投資等方面產品,還包括教育貸款、裝修貸款、購車貸款、購買手機分期付款等各種類型的金融消費產品,涉及人們生活方方面面。
三、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尚未全面普及
盡管互聯網金融在現代消費中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金融消費市場還尚未得到有效拓展,互聯網金融消費理念還沒有得以全面普及,很多人對互聯網消費金融并不了解,這就導致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惠性并沒有充分發揮。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人們的消費理念已經非常超前,很多人都是先消費后買單,根據數據顯示,美國在互聯網消費金融方面的比例已經占整體金融消費的60%,而我國尚不足20%,之所以產生這種狀況,主要與我國傳統消費理念有關,我國居民比較注重儲蓄,往往有足夠錢財才去進行消費,這就制約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不利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及推廣。
(二)征信體系尚不完善
消費金融是為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提供消費信用貸款,這類貸款金額數目較小且還款期限短。商業銀行推出此類貸款的對象少,且占的比重小,若遇到壞賬等問題,并不會造成嚴重的信用風險。而互聯網消費金融與之不同,再加上如今我國的互聯網征信體系發展不健全,信用評估結果不能真實反映用戶的信用情況,這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除此之外,伴隨著不同形式的行業中消費金融機構的出現,同一個用戶可以通過商業銀行,電商平臺,分期購物平臺等等不同的新的渠道來進行業務或者是購物,同時也可獲得超過用戶本身還款能力的信用額度,然而不同的平臺,其信息資源是無法達到共享的,容易產生相應的信用風險。最令人擔心的是,一旦行業中存在的信用風險同時集中爆發,會給金融市場帶來災難性的損失以及嚴重的連鎖反應。
四、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
(一)增強宣傳力度,提高普及性
針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局限性以及認知不足問題,我國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加大消費金融的宣傳力度,提高普及性,讓廣大消費者能夠對消費金融有更全面的認知,廣泛參與到互聯網消費金融當中。具體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作為國家行政機構以及國家政策的執行者,政府要積極擴大消費金融方面的宣傳推廣,通過政策來鼓勵企業加大該方面的宣傳推廣,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等媒體進行宣傳;其次,對于平臺而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化的作用,利用網絡以及多媒體來對網絡金融產品進行普及宣傳,此外,金融公司或者有關電商平臺還可以將平臺與金融理財產品進行有效結合,通過金融產品來轉變人們的消費觀念,例如,我國第一電商阿里將很多消費金融納入到了平臺當中,尤其是芝麻信用、余額寶的推廣,有效實現了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普及推廣。
(二)繼續構建并完善征信體系
在互聯網產業發展尚不健全之時,傳統商業銀行和民問征信機構往往采取線下等方式進行收集、審核等事宜,其中,商業銀行主要依靠中國人民銀行的征信系統,包含的數據類型主要為信用卡記錄、貸款記錄以及公共信息賬戶記錄,數據類型較為單一。而民間征信機構則往往采用自身搭建的數據庫。但是傳統征信獲取的數據來源、數據類型、數據格式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與傳統征信不同,互聯網征信采用更為多元化的方式收集用戶實時數據,并合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進行處理和分析,從多維度、多角度對用戶進行信用評價。根據上文,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需要對內部和外部的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而征信則是風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三)避免互聯網消費金融信用風險的發生
一是盡快完善互聯網消費金融監管制度。對當前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加強監管,明確監管內容。嚴格審查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的財務信息,特別是對互聯網消費金融機構貸款的壞賬和資格條件等,必須深入及時掌握相關動態。二是不斷完善個人征信體系建設。明確當前的征信人群,擴大征信范圍,記錄好互聯網消費金融平臺信貸信息。要進一步加強征信體系制度建設,并設立專門的征信制度執行機構,對征信信息進行綜合管理,實現征信信息的有效利用。
(四)注重對金融消費產品進行創新
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中存在著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產品結構比較單一。而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的發展必須創造出性價比更好、結構豐富的產品,才能夠使消費者更加樂于使用互聯網消費金融進行消費。因此,在推動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過程中必須做好對金融消費產品的創新,使互聯網消費金融所推出的產品更加多元化,也更加符合消費者的需求,從而促進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
(五)提升監管力度,控制風險
消費金融是一種具有較高風險的金融服務方式,科學適度的外部監管是消費金融持續、穩健發展的保障。消費金融公司的監管應從嚴格準入條件、設定合理的監管指標、采取有效的監管手段以及強化信息披露等方面著手。
五、結束語
在互聯網信息化時代,網絡消費金融已經成為現代消費的一種趨勢,當然,任何一種新型消費模式在推行過程中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風險,對于這些問題要以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待,要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刻分析,并根據問題制定具體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確保整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健康運行。